電影訊息
真愛滿行囊--Call Me Elizabeth

真爱满行囊/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叫我伊丽莎白

6.9 / 459人    France:90分鐘

導演: 尚皮耶亞莫斯
編劇: 尚皮耶亞莫斯
演員: 雅柏貝露琪 史蒂芬.福瑞斯 瑪麗亞德梅黛洛 友蘭達夢露 班傑明羅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aring

2007-09-25 21:09:46

孤獨,孤獨,孤獨


昨天看了法國片《真愛滿行囊Call Me Elizabeth》,我哭了兩次。

第一次,是貝蒂她爸跟她說精神病人只是無法適應生活時的對話:
爸爸,我覺得我快發瘋了。
為什麼這樣說?
我也無法適應生活。
因為你是個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影響,而且你的想像力很豐富。
你沒發瘋,不要怕,相信我。

第二次,是貝蒂在學校給人嘲笑,爸爸又拒絕給她贖回史尼克後,她悲慘著哭著,並且寫下遺書,準備用玻璃碎片劃破手腕的一剎那。

整齣戲,由始至終都在極力渲染著貝蒂的孤獨。背景是人煙稀少的法國鄉下,神秘的鬼屋,那扇會自己關上和打開的大門,貝蒂家陰森的大屋,只有一門之隔的療養院,呼呼的大風,昏暗的天色。故事開始,貝蒂身邊的人便在陸續地退場:姐姐快樂地離開要去城裡認識新朋友,雖然她說週末會回家陪貝蒂,但是自從她走了電影后面再也沒出現過姐姐艾格妮的身影,估計是樂不思蜀了;雙親感情破裂並且媽媽在外面已經有了新的愛人,一家人,其實早就貌合神離,已經面臨破碎的邊緣,但她自己卻又無能為力;長期面對孤獨的環境,可家裡的傭人也是一個精神有缺憾的人,無法給予貝蒂更多的安慰;曾一度帶給貝蒂快樂和動力的伊凡,也因為要繼續躲避警察的追捕而不得不把他送走;連學校的同學都利用自己製造笑柄;原本以為一直最疼自己的爸爸卻不了解自己,寧願給她蓋一個遊戲房也不願去拯救她心之所繫的小黑狗。在種種壓抑的因素影響下,小貝蒂徹底地崩潰了。最後,她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一切了,便選擇像奶奶一樣割腕自殺。天啊!才十歲的小孩子,卻要承受這麼多她根本無法負荷的精神重擔。換作是我,我也不擔保會作出比貝蒂理智多少的決定來。

我覺得貝蒂肯定在想老天爺是不是故意在整她。不然她這麼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女孩,卻總是無法得到別人的關愛,不要說她自己,連我都很難理解。你看她班上來了個胎記男,大家看見他第一個反應都是驚恐狀,避之則吉的,更加別提和他做好朋友了。但是貝蒂卻那麼勇敢而小心翼翼地主動和他說話,並且還相信了胎記男的謊言把自己的尿液給他,為的只是幫他解除胎記的魔咒;還有那條叫史尼克的黑狗,怎麼看,都是一隻其醜無比又給人拋棄的流浪狗,但是貝蒂卻一再地懇請爸爸去把它買下,好讓它逃脫給人屠宰的命運;最明顯的,就是她那麼無微不至地照顧從精神病院裡逃出來的伊凡,並且把他當作最好的朋友來對待。她分明就是屬於那種九型人格里付出型的典例啊!她對別人的目光都是平等的,也從來沒有歧視過任何一個人。她僅僅希望別人也能夠關心她,和她做好朋友而已。她確實太孤獨了。

她爸爸的話是對的。他的女兒,是一個敏感而且想像力豐富的人。這種人,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她的敏感,她能感受到很多別人忽略的東西,也因為她的感性,她因此受到情緒的影響會更大。另外她那豐富的想像力,又經常會讓她生出許多疑幻疑真的猜測,並深深地植根在她的意識中而無法自拔。這種人容易走向極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小貝蒂會年紀輕輕就選擇了自殺。她想不開。相反她的爸爸,則是一個成熟淡定,善於揣摩別人心理的療養院醫生的角色。他知道他病人的問題出在哪裡,他知道自己女兒的問題出在哪裡,當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但是由於長期理性的工作經歷的關係,他已經逐漸變得麻木了。他對妻子失去了愛,對工作失去了激情,對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也失去了最切實的關懷。他那蒼白的面孔,無奈的笑容,落泊的背影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其實他也是孤獨的,只是他有足夠的理智不讓這孤獨毀滅自己而已。

說回電影本身。現在的小孩子真的越來越懂得演戲了。整齣戲差不多有三分一的時間,攝影師都把鏡頭對準女主角小貝蒂的眼睛。她那眼睛絕對不比趙薇的小,而且她那眼神,無時無刻都在透露著一股隱忍的孤獨和疑惑,既天真無邪又充滿了小孩子不應有的抑鬱。我真的一看她眼睛就馬上能感受到她的心情,實在要為小演員喝彩。電影的其他部份,因為沒有太多的了解,就不多說了。如果你有經歷過童年這種蒼涼和孤獨的話,看這部電影,你會有很多感受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