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滿行囊--Call Me Elizabeth

真爱满行囊/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叫我伊丽莎白

6.9 / 459人    France:90分鐘

導演: 尚皮耶亞莫斯
編劇: 尚皮耶亞莫斯
演員: 雅柏貝露琪 史蒂芬.福瑞斯 瑪麗亞德梅黛洛 友蘭達夢露 班傑明羅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淺草

2007-10-08 10:04:47

童年的恐懼和孤獨


法國電影似乎對童年有種特別而虔誠的關注,能馬上回憶起的有《蝴蝶》《情定日落橋》《美麗的約定》《放牛班的春天》等等,弗洛伊德那麼強調童年經驗對一個人一生的潛在影響,但人長大了被更多的俗事煩惱,容易忘卻了童年那些成長的陣痛,童年並不像現在記憶中所粉飾的那樣無憂無慮,《叫我伊莉莎白》會把你帶到對真實童年的體驗中去。

貝蒂和姐姐偷偷闖入一個荒廢的城堡,突然大門自己緩緩的打開,兩個小姑娘轉身逃跑,可是姐姐跑的比較快,她驚慌的叫喊,姐姐跑的更快,沒有要等她的意思,後面不知名的怪獸好像瞬間就能把她吞沒。影片一開始陽光明媚,風光宜人,兩個衣著鮮艷的小女孩玩著她們童年的小冒險,樂趣之餘,貝蒂逃跑時候卻帶著的真實的焦慮和恐懼,一方面是無形可怖的鬼怪,一方面別人比自己強大可以逃的比自己快,而且自己被她拋棄了,小孩其實都有一種弱小無助的自覺,這讓她害怕很多東西,比如一陣風或者一聲鳥叫。

姐姐要離開家上學了,另外的朋友和精彩的生活在等待著她,不僅是沒有了玩伴,而且自己將成為這個家裡唯一的小孩,孤獨本身也許並不可怕,但那種對將要到來的孤獨的恐懼更使人揪心。何況姐姐告訴她一個秘密,姑媽是自殺的,原因很神秘,而她將獨自留下來面對這個家裡神秘的一切。果然,半夜裡她聽見父母的爭吵聲,父母已經不再相愛,遲早有一個會離開,可是她還害怕父母知道她已經知道這個秘密,小孩可以有多堅強,父母恐怕永遠也想不到,《清潔》中張曼玉那麼費盡心思的跟兒子隱瞞家庭的悲劇和生活的艱辛,到最後發現兒子原來一切瞭然於心,還配合著所有人裝得純潔無知。貝蒂看見爸爸的臉割傷了,很決然的在腳踏車上弄傷自己的小指,把血塗在爸爸的傷口上說從此我們是歃血的兄弟應當毫無秘密,她在向父親表示承當責任的勇氣,父親雖然被震懾一下,但終究認為她是小孩敷衍著答應了,永遠進不了大人的世界,永遠只能等大人做了決策自己才知道何去何從,這何嘗不是小孩的悲哀呢。

預感到將要失去很多,貝蒂想努力留住一些東西,她想要買那條又醜又老等待著被殺的狗史努克,在小木屋裡收留一個從父親療養院裡逃出來的神經病人伊凡,學校里她主動去接近一個帶著怪異胎記大家都不理睬的小男孩,可是爸爸一直不同意買那條狗,他不明白史努克對貝蒂的意義,那個帶著胎記的新生竟然在全班面前愚弄她,母親去城裡好幾天都不回來,父親很孤獨卻仍然不願與她分享。只有伊凡依賴她,總是在小木屋裡等她,而且學著記住她的真名,她對伊凡的照顧,竟有母愛一般的細心和堅持,但是伊凡總是發病,父親也打算為她把小木屋改成遊戲室,諷刺的是,他們並沒發現小貝蒂有多不願意他們去碰小木屋。送走伊凡後,她有些情緒極為低落

     爸爸,我覺得我快發瘋了。
  為什麼這樣說?
  我也無法適應生活。
  因為你是個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影響,而且你的想像力很豐富。
  你沒發瘋,不要怕,相信我。

我仍然認為瘋本身並不可怕,對變瘋的恐懼才是真的恐怖的,十歲的小孩,一些大人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讓她感到對未來的恐懼,他父親此時也仍然沒有意識到這一切對一個孩子是多麼沉重,他有更多更實際的事情要去操心。可是導演用鏡頭反映在螢幕上時,相信所有的觀眾都能感受到一個十歲女孩內心的絕望,看著她用玻璃割自己的手腕,誰說小孩的痛苦就不算痛苦呢,她們的悲哀那麼真誠。

有點神經質的保姆救了她,伊凡也回來找她了,似乎只有精神有問題的人才能真正走進小貝蒂的內心,大概是她們的內心也純粹和直白,沒有那麼多自以為是的成熟。貝蒂和伊凡救了史努克然後一起出走,一個弱智的大男孩,一個隱隱有著悲哀的小女孩,和一條死裡逃生的老獵狗,遊走在陽光燦爛山清水秀的森林中,如海報所見,美的讓人釋然和心疼。

片尾一個橋段顯得落俗,他們來到那個廢棄的古堡,父母及姐姐也找到這裡,伊凡病發,貝蒂去救他發生意外反被伊凡所救。獨白中貝蒂總結了自己的成長,希望大家叫他伊莉莎白,獲得一個正式的名字,就是獲得一個正式的身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世界,慢漫長大,也就慢慢忘卻了那些曾經真實的無助和恐懼,皆大歡喜的樣子。

值得一提的是出演貝蒂的小女孩,生著一雙帶著憂鬱的大眼睛,臉蛋安靜可人,卻可以傳達出細微的感情,在學校被那個胎記小男孩愚弄後她一邊飛快的騎著腳踏車一邊強忍著眼淚的表情,絕非一個普通演員所能做到的,一向理性觀影的我,竟然被感動哭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