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啃晴天
2016-04-09 23:01:20
反戰、人性、自我救贖
影片簡介:
二戰後,丹麥政府迫使2000多名德國人在丹麥西海岸排除雷區的150萬顆地雷,而其中很多都還是十幾二十歲的孩子,電影「地雷區」(Under sandet)就是講述的其中的一個排雷組的故事。
整片講述的是一名丹麥軍官在帶領一群德國孩子在西海岸排雷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描述他是如何由對德國人的無比憎恨,到對自己人性的思考,進而在不斷有孩子排雷被炸死的整個觸目驚心的過程中,他又是如何一步步玩成自我救贖,最終幫助倖存的四名孩子逃回德國。
反戰、人性、自我救贖。
整個二戰前後大家都覺得德國人是魔鬼,殊不知,每個人都有魔鬼的一面。即使你不是德軍,你是盟軍,也可以在戰後這種看似平靜的表面下嶄露出你邪惡的臉龐。
同時你會發現在影片中,但凡是親眼目睹了這些爆炸的場景,且了解到這些孩子的經歷的時候,即使之前你扮演的是魔鬼,扮演的是沉默的農場主,你也會自然流露出自己人性中善的一面。
當然還有一點,也是我最想說的,就是大家的焦點不一樣,不站不到那個位置,你看不到那樣的場景,你就了解不到那樣的人性轉變,我想我們應該儘量多的在人生中尋找機會能站到一些不一樣的位置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你就不會一直是那個侷限在軍中帳篷裡的邪惡軍官,你也不會一直是那些其他海岸線的冷酷軍仕長,你也許就有機會和片中軍仕長一樣得到某方面的昇華。
同時這也讓我想到了百度賣吧事件,百度中的員工都不覺得自己在作惡,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比這裡面所有的軍官都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大多數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也不會去作出改變,畢竟像片中的軍仕長能最終獲得人性解放的畢竟是少數。不過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這兩個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如果覺得這個集體、這個集團的整體方向是違背人性的,那我們能在之中做什麼呢?如果說把這種反人性的大環境理解為一個短期的大勢,單個人無法扭轉,那是不是應該像李笑來老師說的那樣:
不要問自己,這個大勢如何才能為我所用?
而要問自己,這個大勢中我們去做什麼才最划算?
是趁著終於德國人戰敗這個大環境,把那種硬氣拿來,欺負折磨無知的德國孩子?
還是在戰後如何維持我人性中善的一面,不去毀了更多人的人生,更不會毀了自己的人生。
我跟這個世界,我跟我曾經的敵人,我跟未來的自己,我跟我的孩子,我跟我的親朋好友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聯結」?我在這個大勢中做的事情,對今後的世界、今後的自己、今後的孩子、今後的親朋好友會有什麼影響?
讓今後的自己備受折磨?讓自己的孩子為自己困惑?讓親朋好友難以啟齒?讓世界上邪惡的種子越種越多?
人原本就是趨利避害的,我們在對自己人性的審視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成本考量的過程,你是貪圖一點眼下的利益,還是要一個長久的幸福。
更進一步說,你是否能轉換到正確的「焦點」、做正確的「聯結」,來區分出什麼是利,什麼是弊?
同樣的邏輯我想百度員工也應該好好思考。
不要再被公司的價值觀所左右,我們應該有自己健全的人生觀,加入公司,與公司結合,那只是你人生的一段與這個公司有共同的走向,或者說有共同的利益關係。當你思考到「聯結」的時候,也就是你能轉換「焦點」的時候,你就會重新來權衡利弊,是讓自己的家人甚至是自己都生活在這樣一個虛假廣告滿天飛的世界,還是想想在這個大環境下應該做點什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