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
2016-04-21 08:38:14
在「德國人不挖,難道要丹麥人挖嗎」之外
幾個小時前,在資料館看完該片,看到了很多,也聽到了很多,其實我自己也忍不住自問:「這些地雷,不讓德國人挖,難道還要丹麥人挖嗎?」
再細細想來,便發現這問題實在沒意義。影片要討論的,是「地雷該誰挖」嗎?顯然不是。二戰結束後,約兩千德國人在丹麥沿海挖地雷,大部份為年輕人,且其的一半在這項任務中喪命或重傷。這已是歷史的事實。而戰爭的歷史敏感性和戰爭中人性的複雜,讓這一問題無解,並將永遠無解。
所以,影片展現的和討論的,正如導演所說,是在戰爭結束後,在後戰爭時代,人們怎樣生存的命題。片中的人物,被抽離了宏大的國族身份,而成為某一類個體。從而顯示出更多的人性。他們的故事,至少讓觀眾感知,戰爭的雙方勝敗與否。個人總是辛苦的生存,無論肉體還是精神。
控訴戰爭,嚮往和平的影視作品,國內從來不少。看來看去,總是敵人多殘忍,我軍多堅強。最終苦盡甘來,紅旗高展,觀眾長舒一口氣。展示戰爭殘酷的同時,總也不忘隱隱灌輸敵人的可憎。與其反思戰爭本身,可能更多還是買下了恨的種子。如《秋日》《鬼子來了》《南京南京》等另類視角的影片還是極少。
而《地雷區》無疑提供了展現後戰爭時代的另一視角,一群年輕的德國小伙子,在海邊一個個拆除他們父輩買下的地雷。而這種生存困境的原因,並不在丹麥,而在於戰爭本身。影片不對雙方進行深度的是非判斷,而是呈現一種難解的處境。一種由戰爭本身,而非戰爭中的某一方,或某個個體造成的困境,因此,看完了影片,觀眾終於可以去反思戰爭,從而嚮往和平,而不是心存憎恨。
當然,我也十分好奇該片在丹麥本土的票房情況與觀眾接受程度。可惜問題沒能問出。也許歐洲的一體化以及德國在二戰後的積極作為,能夠削弱戰爭造成的歷史性的國家隔閡。而當下中國的情況不能與其一概而論,因而我也無意拿國內抗戰影片與之比較。試想在如今背景下若國內出現類似影片,我也很難在情感上進行認同。對於本片,我無意同情某方,而是深思於它提供的看待戰爭的視角。真正的用個體身份考察戰爭,反思戰爭。從戰爭本身出發來反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