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1 01:06:00
說實話, 對《天才捕手》這樣的片子能夠引進還是有些意外的,因為它實在不太有賣相——前兩年我非常喜歡的傳記片《極速風流》國內票房也不好。以國內院線電影風格、類型之貧乏,實在需要更多這樣的影片才好。
作為一個中文系出身的人,我對影片充滿好奇與期待。雖然對美國當代文學很感興趣,但不幸一直沒有讀過托馬斯·沃爾夫和他的名作《天使,望故鄉》。影片一下拉近了我和這位文學天才的距離,讓我腦海中建立起一個活生生地作家形象(儘管電影未必全是真實的),這是閱讀不容易做到的。讀了那麼多年村上春樹,我都想像不出此君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會是什麼樣子呢。電影的好處就在於此。
影片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也很有趣:兩位男主角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都是英倫戲骨,女主角妮可爾·基德曼和男配角蓋伊·皮爾斯來自澳洲,只有蘿拉·琳妮是地道的美國人。由此,這部描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巨匠及圖書編輯的電影,卻帶上了一種莫名的英國味道,甚至影片中的紐約在低色調低飽和的復古鏡頭風格下都恍如倫敦。整部影片都在微昏的出版社辦公室、充滿蒸汽的火車站以及編輯麥克斯·珀金斯傳統的美式家庭中展開:第一個鏡頭開始,就是二十年代紐約的街道,天上下著雨,地下無數人在雨中簇擁著來來往往。而在這些人當中,站著一位未來的天才:當代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托馬斯·沃爾夫。
托馬斯·沃爾夫絕對是位天才,在二三十年代經濟蕭條的時代,他卻寫出了充滿激情和迷茫,極具個性的文字。連寫出《喧譁與騷動》的威廉·福克納對其都敬佩有加。類似描寫科學、藝術天才的傳記電影,我們會聯想到《美麗心靈》或《莫扎特傳》。但細加琢磨就會發現,這些電影都無法回答一個觀眾可能非常感興趣的問題:天才是如何成為天才的?電影只能幫助我們理解,天才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他們的生活、夢想、恐懼、慾望又是什麼。《天才捕手》的視角倒是稍有不同,它描述的是,天才是如何被發現並被打磨發光的。
影片通過編輯麥克斯·珀金斯與沃爾夫之間的友情來貫穿整個故事,這個角度的有趣之處在於,某種程度上,這兩個人都徘徊在失意與詩意兩種生活狀態之間!科林·費爾斯飾演的珀金斯平常是個無趣的男人,他雖然愛他的妻子和五個可愛的女兒,但她們卻不是他的生活重心。他不參加家庭遠行出遊,也不支持妻子的戲劇事業,還一心想要一個兒子……他的生命其實已經奉獻給了菲茨傑拉德、海明威以及沃爾夫這樣一些後世赫赫有名的作家,特別是他們構造的文學世界。這是一個無力創造世界,卻能幫助你完善一個世界的伯樂。他的夢想和慾望——流芳後世(他對兒子的強烈期盼就是這種夢想的隱喻),以及他對自己職責、位置毫不逾矩的瑾守(聽到沃爾夫前言中把新書獻給自己時的淡然)構成了極有魅力的人格。科林·費爾斯的表演舉重若輕,尺寸拿捏已入化境,真是淡而有味。
另一方面,沃爾夫則被影片塑造成了一個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性情中人,他可以對拋家棄子追隨多年的情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以對深陷痛苦中的同道菲茨傑拉德大加苛責毫無同期,他可以以每天幾千字的速度瘋狂寫作,也可以在珀金斯說服他之後忍痛老老實實狂刪心血之作……失意生活似乎正是他詩意的來源,因為支持他的是對文字的野心和傳世的渴望,現實世界反倒成了一時的幻象。有段戲很有意思:當沃爾夫已經成名之後,他回到紐約,看著街上等待接濟的人們,不由質疑自己寫的書有何意義,對這些根本不會看他書的人是否毫無價值?這是一種太年輕,太簡單,又有點單純幼稚的想法。而這也恰恰就是沃爾夫這類作家的價值所在:儘管他們或狂妄或清高,內心裡他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文學天才。
茨威格曾經說過,那些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偉大,都是因為「到不朽的事業中尋求庇護」。我很不喜歡有人把珀金斯與沃爾夫的友情描述成一種基情,在我看來,他們兩人遠不止惺惺相惜這樣簡單。兩個人在失意與詩意的生活中相互拯救,在偉大的文字中共同尋求不朽。這也是在結尾,當沃爾夫離開之後,珀金斯第一次脫下帽子的真正涵義:斯人已逝,再沒有人能夠拯救他並被他拯救。那些偉大的文字和曾經偉大的生活就此結束了。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題材,但影片確實與《莫扎特傳》、《美麗心靈》這樣的經典還有點距離。最大的問題在於,故事情節以沃爾夫小說修改為線索,缺乏真正深入兩位主角心靈的時刻,多半流於表面——比如珀金斯曾發出疑問,不知自己的修改是否真的成就傑作,還是扼殺了初版稿件的獨特光芒?一個本可以深入主角內心,展現其恐懼、自信、猶疑、自省的機會被輕鬆放過了。對沃爾夫的刻畫也是如此。我們發現,描寫這些文藝天才時,一定要把作品帶入其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帶入其作品——就是說,藉助他的生活故事來展現作品及其特質,而不是把作品當做影片的素材。這點上,《莫扎特傳》就非常高明!
沃爾夫、《天使,望故鄉》、美國當代文學、二三十年代的紐約故事……這些離普通中國人的距離可能都過於遙遠了。君不見國產的《黃金時代》票房都不理想嗎?但陌生的題材,不夠刺激的類型,恰恰該是我們去看電影的理由吧。影院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場所,它更是體驗生活、感受世界的窗口。偉大的人物到不朽的事業中尋求庇護,我們不正該到優秀的電影中去尋求庇護,尋求人生失意或詩意的體驗?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