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 評論於 2010-11-18 09:20:00
不過有感 不評論一堆不知名的人湊在一間小屋裡看了這片子 越來越沉靜 讓我覺得自己快被侵蝕了 看完片子腦子裡面一直迴蕩那些歌 那些動畫 那些情緒和那些類似隱喻的東西 當然還有主角那張無眉毛的臉 我一點也....
3人有用
亢蒙 評論於 2010-05-09 07:28:10
很多人都拿這部電影當成一部時間超長的mv來看,這樣觀賞這部電影會喪失一些樂趣也會多了一些輕鬆。非要帶著嚴肅的藝術之心去看,反而顯得這部電影不那麼嚴肅。僅僅從留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幾個鏡頭來看,《迷牆》的....
3人有用
pH7[..匪七..] 評論於 2005-11-10 04:57:47
看完了很遺憾,沒有我當時想像的那樣震撼,大概是當時意淫般的想像過度了吧? 很遺憾不是在十年前看到,很遺憾不是在82年看到,在84年到來之前.很遺憾,我看到後不怎莫感動,影片的背景更接近70's的英國,....
3人有用
Dorothy 評論於 2012-07-21 09:23:56
Pink Floyd樂隊是目前影響世界的一隊朋克(Punk)樂隊之一,如果說拍電影有助音樂事業,這是理所當然的。1968年披頭四樂隊有他們專屬的動畫片《Yellow Submarine》,....
3人有用
Alcibiades 評論於 2006-09-29 03:05:03
電影《迷牆》是我看過的最有震撼力的影片之一,不僅僅是因為片子中瀰漫著的反戰和濃厚的性意識,而是因為它肆無忌憚地表現自己想法的態度,雖然它有著堆徹象徵符號的毛病。在這樣的一部影片中,它到底要表達怎樣的內....
3人有用
夏日飛雪Sara 評論於 2010-08-06 18:24:05
Pink Floyd The Wall / 迷牆---我們會在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重逢 在荒原上嚎叫的我們,不過是牆上的某塊磚-------《迷牆》 其實我的音樂細胞不是很發達,並且我五音不....
3人有用
不定期改名 評論於 2010-07-10 21:11:40
如今到處都可以遇到星座專家,他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遭遇處女座時,最好準備一盒鎮腦寧。專家們解釋說:這個星座的人具備自我、敏感、固執、較真等鮮明特色,但這些並非其最為致人頭疼之處,更厲害的是他們心眼裡不....
2人有用
沙丁魚2 評論於 2006-06-02 18:29:16
第二次看完的時候想,如果這是我週六去電影院看到的話,肯定對此讚不絕口,但在家看完DVD之後卻覺得無話可說。「哦,就是反戰、對抗、孤獨啊。」音樂方面看了幾篇pink floyd的訪談,覺得不過如此。當然....
2人有用
菜刀暗夜獨行 評論於 2008-06-18 04:01:53
從個人經歷上來看,pete townshend和「the wall」的主創roger waters都非常坎坷,「tommy」和「the wall」都可以....
2人有用
黑澤Heize 評論於 2011-10-02 07:39:32
看這樣一部作品首先是讓人消沉和痛苦的。譬如看《全金屬外殼》《午夜快車》《控制》《飛越瘋人院》甚至很多更接近我們這個時代,接近我們身邊現實的作品,綜合著各個時代的荒涼,讓人情緒低落。我們很容易就陷入這年....
2人有用
王二仙 評論於 2006-08-24 02:21:17
這裡固然有平素對音樂概念培養的缺少,更多是一種狀態下,遊歷在生活方式之外的表面鏡象所帶來的模糊.我不熟悉PINK,不懂音樂,對他在搖滾史上的地位也不清楚.電影卻依然能以一種快速方式攻佔內心.我用最適合....
2人有用
Ten 評論於 2007-09-19 01:10:39
長想像來似乎什麼都沒做。。沒有出遊,只是參加了同事的婚禮; 喝了長輩的生日酒。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只是用回憶來過濾了一些鏡頭。沒有聽過一張新專輯,只是回顧了一下Stone Rosese,Suede和Bl....
2人有用
木頭 評論於 2007-06-19 04:19:48
《迷牆》是先有了PINK FLOYD的同名專輯才有了電影的,而電影與專輯講的是同一個故事。一個叫PINK FLOYD的男孩,幼年時二次大戰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他在母親的過份呵護下長大。始終過著意氣....
2人有用
黃七陽 評論於 2006-10-26 07:11:20
我終於完整地看了【迷牆】,幾次淚水充溢眼眶。那是Roger的人生,是Syd的人生,更是千千萬萬流離失所的心的一生。我在凌晨翻出Pink Floyd的專輯來聽,心裡緊緊地想念一個死去的人。發資訊給老孔問....
2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