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碎大石 評論於 2008-04-14 05:14:20
有趣的片子。有政治,人生觀,可都是四兩撥千斤的。看著她和真主說話就特別有趣,後來又跑出來一個大鬍子爺爺不知道是不是馬克思她的戀愛也有趣 , 挺反諷的 ,經典 。像是女子要碰到的倒霉愛情的集合。初戀是G....
0人有用
w...y... 評論於 2008-04-07 21:25:48
用動畫的形勢去諷刺政治,本身也有一種欲言又止的無奈.在小女孩眼中,伊朗永遠只有黑白兩色,而歐洲卻是五彩繽紛的.她始終是熱愛祖國的,但卻不法承受政府對人民的精神壓制,最終她只能無奈地說"自由是要付出代價....
0人有用
scarllet 評論於 2008-04-07 07:24:37
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結尾時 再次出來那段關於茉莉花的對話 我在想 這是瑪贊奶奶說的呢 還是瑪讚自己做了奶奶後跟孫女說的話? 然後繼續看影評 果然涉及政治的東西都會受到來自對立的兩方不同的評價 那麼我只好從....
0人有用
阿亮 評論於 2008-04-06 20:36:19
讓我很意外的一部電影.特別是在美術表現上,可能是對美國或是日本的精良製作看得太多,反到忽略了歐洲類似的寫意表現形式,總體感覺故事雖然平淡,但有點娓娓道來的意思.畫風也很清新從情節上講,我倒不認為這是以....
0人有用
哈哈貓 評論於 2008-04-03 06:38:58
很喜歡細節化的東西,比如馬贊跟同學們在教室上課的時候,警報突然響了,所有人都呆住了,老師的粉筆頓住了書寫,向下劃了一道,粉筆灰簌簌落下來,那個鏡頭,真是細緻……跟書相比較,去掉了一些個人喜歡的情節比如....
0人有用
洛城上空的麥田 評論於 2008-03-24 00:06:51
電影一涉及到政治,尤其各自國家都半斤八兩差不多,大傢伙一下子都感慨了,都唏噓了,都發帖了,都要說的啥了,都要發洩點不滿了。。。嗯嗯....
0人有用
黑白影像 評論於 2008-03-23 19:17:24
看來那麼多的電影,還是喜歡評論現實的電影,電影,從出生的那刻起就決定了它記錄事實的本質,只是很多的所謂藝術家開始以電影為媒體表達或真實或陰暗的思想。&n....
0人有用
plarisyoyoo 評論於 2008-03-22 02:34:23
這個超級棒,原來就很喜歡法國的動畫,這部片子是從開始做就開始一直關注的,一直到它的發佈。整部影片的黑白風,SO ATTRACT ME~~~~特別是影片剛開始的片頭,感覺有點像剪紙,太棒了~~~~~~~....
0人有用
麥師傅 評論於 2008-03-20 09:06:04
這是一個黑白和彩色穿插的故事。只是我看得斷斷續續。本以為是童年生活的一場懷舊。小女孩的故事我連續看了3個晚上才看完。感覺還行,但共鳴很少。我再想問題究竟出在哪了。可能是太多的政治和戰爭。隨著年齡的增長....
0人有用
我要作只好咩咩 評論於 2008-03-19 20:40:51
你可以說這是對彩色動畫的顛覆,這是對動畫主題的重新審視,或者,這只是作者對自己童年時光的回憶,是對奶奶胸前所散發的神奇的茉莉香的眷戀. &nb....
0人有用
Amy 評論於 2008-03-15 17:56:12
今天把一部2007年底上映的電影《我在伊朗長大》看完。乍聽名字,覺得是一部政治味很濃的電影,看完後,其實並不是那麼的簡單。《我在伊朗長大》絕對不是告訴你「西方比伊朗社會制度更優越」,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一....
0人有用
三年 評論於 2008-03-15 02:07:15
到如今.大概已是大名鼎鼎的動畫了.我慕名而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從影片的表現方面.在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這樣一部純黑白的動畫.給人強有力的視覺衝擊力.作為一部動畫.當然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片中蘊含著大....
0人有用
菸斗 阿摺 評論於 2008-03-10 08:38:02
辦公室窗外,是各種綠色下露出灰褐色山體的山頭;山上方是濛了層灰的藍色;香港夜景是耀眼得不能直視的白色;《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是閉上眼睛仍能殘留在視網膜上的黑白。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出生....
0人有用
annie想旅行 評論於 2008-03-07 05:42:28
這是一個大眾傳媒之外的伊朗,一個我們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伊朗,同時又是一個親切的、我們能感同身受的伊朗。畢竟,人類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的心都是一樣熱的。....
0人有用
Gunar槍小姐 評論於 2008-03-04 00:29:12
這是一部動畫片,但可以肯定它不是為小朋友而做。影片根據同名漫畫改編所做,講述的是一個在伊朗伊斯蘭革命那段時期成長的小女孩的悲傷故事。通過九歲小女孩瑪讚的雙眼看世界,通過她的口述,讓人們感同身受的經歷一....
0人有用
Mr.王 評論於 2008-02-29 23:01:23
不幸得很,最近看的電影跟書,全都是圍繞著「更好的生活」。比如,今晚這部《我在伊朗長大》,似匕首,似刺刀,在我心上狠狠剜了一下,撕心裂肺地痛。我們的女主人公最終還是離開伊朗,走向了廣闊的歐洲。注意,她去....
0人有用
zeiss 評論於 2008-02-27 04:31:52
面對著海報中那個別緻並且閉目凝思的女人,兒時的家庭合影溫暖而溫情。從《我在伊朗長大》、《茉莉人生》兩種片名來看,我無疑的選擇了後者。《我在伊朗長大》改變自伊朗女插畫家Marjane Satrapi的同....
0人有用
羊家™ 評論於 2008-02-24 07:39:50
伊朗和伊拉克打了八年戰爭,死傷無數,損失無數。我們常聽書本說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傷痛,可是傷痛究竟有多深,只有身處戰爭中的人們才能夠真實體會得到,尤其,是那些在戰爭的夾縫中掙紮著長大的孩子們。飛毛腿飛彈....
0人有用
悟空joseZ 評論於 2008-02-23 20:50:10
革命,殺頭,革命,殺頭,革命,殺頭,似乎就是如阿Q正傳裡面的所寫的一樣,有些人為了自由,有些人為了信仰,有些人為了人民,有些人為了私利,有些人不知道他們為了什麼,總是在這個時候鑽了出來,加之以名義,堂....
0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