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予川 評論於 2015-10-19 03:08:18
看完之後對導演賈法·帕納西有了很濃厚的興趣:「2010年12月20日,伊朗官方宣佈,因為危害國家安全和做了不利於國家形象的宣傳,賈法被判6年有期徒刑,20年內不得製作或執導任何影片,不得寫劇本,不得以....
46人有用
把噗 評論於 2015-09-16 07:42:53
業餘-影像業餘-影像無非是在消解專業-影像的權威性。帕納西首先作為計程車司機,其次作為曾經拍過電影的導演(而不是正在拍)放置了那四個攝影機:分別是置於儀錶盤上對著車廂的偏左、偏右各一,后座前,置於後窗....
33人有用
陌上 評論於 2015-02-12 02:00:33
看電影的時候常常有這樣的體驗:看完一部片子後,大家會熱烈討論影片裡的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然後有人一語道破:這是真人真....
8人有用
小孩 評論於 2015-09-18 21:43:26
賈法被關過,被禁過。終於在多年之後帶著《計程車》與大眾再次見面。《計程車》作為賈法在受到壓迫後的再現於世界的作品,並未妥協。這也符合賈法的個人作風,要不然也不會被伊朗當局這麼對待。我們看到的《計程車》....
7人有用
牛腩羊耳朵 評論於 2015-04-12 03:06:03
計程車大概是呈現社會問題的最佳交通工具,固定的司機遇到各種各樣的社會人,阿巴斯2003年在《十段生命的律動》里已經通過計程車女司機與十名乘客的對話從平民的角度表現了伊朗政治社會的現狀。今年帶著同樣形式....
7人有用
eva 評論於 2015-09-21 01:33:53
賈法·帕納西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值得信任的人,計程車是那種一眼看上去沒什麼壓力的環境,這種故事可以發生在世界各地,也可以發生在伊朗。這電影似乎沒有一個明顯的主題,但短短的七十幾分鐘,卻把能講的幾乎都講到....
5人有用
西風獨自涼 評論於 2015-12-13 07:19:16
對於喜愛伊朗電影的影迷來說,賈法·帕納西的名字並不陌生。帕納西處女作《白氣球》(1995)顯露的才華令人傾倒,影片超越《櫻桃的滋味》(1997)、《小鞋子》(1999)、《黑板》(2000)、《我在伊....
3人有用
a 1 and a 2 評論於 2015-10-18 06:19:34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腦袋裡面已經對藝術層面的政治鬥爭失去了概念,也不知道是新聞看的少了還是新聞看的多了,總覺得一切都在歌舞昇平,和諧美滿中有序的進行。特別是電影,除了少數幾個不著調的導演還扯淡的拍幾....
3人有用
優遊卒歲 評論於 2016-03-26 19:43:44
伊朗電影,算是世界影林中的一個獨特現象。在一個對於電影製作來說環境並不友好、甚至可以說嚴苛之地,卻產出了如此之多高水平的影片,這些年在國際影壇上頻頻獲獎,在各國影迷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伊朗電影總是以小....
2人有用
十日談 評論於 2015-11-04 05:35:00
實驗性質很強,不過我好像沒有很喜歡呢,節奏怪怪的。。這種迂腐與自卑同在的現代社會怪相看多了,大篇幅是在說盜版和伊朗的電影制度,對於天朝影迷來著這都不是個事啊。其實讓一個小女孩嘮嘮叨叨來報制度我覺得略做....
2人有用
十八爺 評論於 2016-08-28 09:56:48
最早接觸賈法·帕納西的作品是2000年的《生命的圓圈》,以及被伊朗政府封殺之後的《這不是一部電影》和《閉幕》,前一部講的是七個女人一天中的心酸故事,後兩部則是賈法自己的禁閉生活。在《生命的圓圈》中,所....
2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