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評論於 2010-06-08 21:36:22
難得有如此佳作出爐,不寫點東西覺得對不起導演對不起自己,只怕表達不清諸多感想,寫出來反而對不起觀眾了。 &....
663人有用
建瓴爵士 評論於 2010-06-19 07:40:38
面試的主題,讓人往往會想到只有一個人合格。於是主要矛盾凸顯在相互的競爭和排擠上。導演選擇了10個不同學歷、經歷、膚色....
273人有用
馬英豪 評論於 2010-09-02 01:49:10
關於這部電影,除了故事之外,還有三個方面可以探討:1、性格分析;2、服從實驗;3、創造性思維訓練。參加面試的8個人,來自八個不同的地區,8種完全不同的性格,所以,從性格分析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也是很好....
58人有用
junhaicai 評論於 2010-06-15 22:23:40
電影還是不錯的,小小空間懸念迭出,讓人不能罷手。人物設置也是環環相扣。有兩個戴眼鏡的(公司員工和總裁,因為答案需要眼鏡才能找出),有懂法語的兩個人(公司總裁講法語,還提示考生們只要看仔細,就能看見想看....
39人有用
方洛洛 評論於 2010-08-09 01:12:08
許多電影都是扯淡,但扯得成功就成了經典。比如《電鋸驚魂》、《大逃殺》、甚至《心慌方》。這三部電影的主角們都非常可憐,他們都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被困在一個相對幽閉又十分恐怖的空間。如果你逃不出這個空間,那....
33人有用
飛魚 評論於 2017-01-14 21:20:27
有空看了《終極面試》這部電影,整部電影很壓抑,講的不只是面試,最後還有人性。大致記得一個人開槍打死了另一個,為了面試成功,為了金錢,不惜用槍殺對方,不讓對手吃藥,讓他們各種方式的死亡,最後一個人雖然贏....
32人有用
PixelGirl 評論於 2010-07-06 14:28:04
先聊聊電影本身. 想來在習慣了用視覺,音效,演員陣容等的華麗去掩蓋編劇的貧乏甚至漏洞,或者直接上升到"哲學""心理學"的範疇忽略掉邏輯性的電影時代.(當然,科學的哲學心理學也是有....
26人有用
透 評論於 2010-08-16 23:23:51
看完影片之後發現不止一個人認為八名面試者中存在多於一位是公司故意安插的「托」,甚至有人說Blonde是唯一的應聘者,這種猜測未免太過離譜了。而對於「不就是一個面試嗎?有誰會為了一個面試殺人放火?」質問....
25人有用
仙童 評論於 2010-06-12 17:02:49
為了一個職位,搞得幾個人都要發瘋了,果然資本主義社會是剝削人的社會啊。另外,電影一大半時間都浪費在一個錯誤的思路上,到影片最後又另起爐灶,雖然可以自圓其說,似乎很有邏輯,但卻忘了這是一部懸疑電影,讓觀....
15人有用
losingle 評論於 2010-11-03 06:48:14
這部影片對典型性格的分析到了極點,這些典型性格是普遍存在於人群中,這些個性其實並不是像人們抱怨的那樣,被現實所迫,而是自我催眠的結果。一件相同的事,卻形成8種不同的狀態,往往是人自我意識過強,導致對事....
10人有用
zyz 評論於 2010-06-13 05:04:18
不管如何其實進入房間的人都是通過考驗的這個團隊角色理論叫做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Belbin team roles),貝爾賓(Dr. Raymond Meredith Belbin)是英國的一個教授,他....
10人有用
sarah 評論於 2010-06-21 23:02:14
這當然也包括我自己,電影開場,我就覺得考試題目是8個人用各種方法淘汰別人,然後最後剩一個人就算贏。結果發現10個評論有9個都這麼覺得,而且都自以為自己這樣的想法很高明,其實我們都是平庸之輩。。。悲傷一....
9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