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甘地--Gandhi

甘地传/甘地

8 / 240,236人    191分鐘 | 240分鐘 (rough cut)

導演: 李察艾登保羅
編劇: John Briley
演員: 班金斯利 甘蒂絲柏根 Edward Fox John Gielgud 屈佛霍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總飯二郎

2005-06-10 09:55:51

孤獨的甘地


文/halleybachelor


從前學世界史的時候,總覺得「非暴力不合作」是如此可笑。毛主席不是教導我們「槍桿子裡出政權」嗎?毫無反抗坐以待斃也太過迂腐了吧?但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思想震撼。
  
  「人必須有勇氣接受多次打擊,表明白己雖不還手但絕不退縮,以喚起人的本性,使對方減少恨意,起尊敬之心。」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國,甘地的主張無疑跟佛教忍受痛苦、普度眾生的教義是暗合的。雖然佛教在印度已然失傳,但長久以來與各種教派間的相互滲透,使得印度人在心理上也接受了這種思想傳統(反思到中國,雖然是世界佛教最昌盛之地,但這種平等博愛的精神吸收了中國特色以後,要嘛上升為愚民的工具,要嘛墮落為避世的藉口,只剩下一幫清談詭辯者打著永遠猜不透的機鋒)。甘地枯槁的形容也頗有苦行僧的味道。他提到《新約》中說「敵人打你的右臉,就把左臉也迎上去」,在這一點上,釋迦的「慈悲」、基督的「愛」乃至孔子的「仁」都是相通的觀點。當英軍催馬殺向遊行隊伍時,馬兒卻反而不忍踏向臥倒的人群,這種人性和獸性的倒錯是值得深思的。
  
  「只有神能決定誰下地獄。」我們中間沒有任何人有懲罰罪惡的權力,因為我們本身都是有罪的。而且殺人本身就是一種罪惡,用以懲罰另一種罪惡只會陷入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也就是國人所謂的「冤冤相報何時了」。(這令我想到《火線追緝令》里凱文史貝西假借上帝的名義殺人,只要明白了這一點,他的理論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只有通過道德感化才能獲得心靈的救贖,才是唯一的正道。所以當一名印度教徒的兒子為回教徒所殺後,他以牙還牙殺死了對方的兒子,而甘地卻奉勸他去領養一名回教的孩子撫養成人,這樣才能得到最終的解脫。
  
  「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最終還是會失敗。」這就是儒家所說的「霸道」和「王道」的區別。(在某些理論當中,常用「左」和「右」來進行標誌並一概抹殺。)武力只能逞一時之快,推行仁政和包容之心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同樣是民族獨立精神的體現,這與《勇敢的心》所講述的專制時代不可同日而語。甘地的出身是熟知英國法律的律師,很清楚西方國家的民主傳統,知道以暴力對待手無寸鐵的平民必然是不得人心的。這與中國曆史上的「主和派」也有本質區別,後者是妥協退讓,前者是積極進取,後者是人格骨氣的軟化,後者是民族尊嚴的凸顯。
  
  甘地不僅是思想上的巨人,也是他理論的身體力行者。無論是親手織布做衣服,還是步行赴海邊製鹽,都表明了他信念的堅定和為人的務實態度。他的絕食能令三億多人為之關切動容,這樣的領袖氣質和人格魅力對一個政治家來說恐怕也是曠古絕今的了。(與某些聖主不同的是,「聖雄」並不是他自封或個別狂熱分子所加的名號,這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人們對民族英雄的不自覺敬仰。)
  
  值得注意的是,甘地被暗殺前有個女記者告訴他自己是他的仰慕者,甘地卻認為「這是危險的」。他很清醒地意識到在政治領域進行個人崇拜的危害性。其實每個當權者只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老想著把名字刻上石頭或者用名字來命名城市以圖不朽,很多獨裁、暴君就不會出現,很多悲劇也能夠得到避免了。
  
  可惜的是,直到如今印巴依然各執一端、衝突不斷,很多地方還是因為民族和政治偏見走不出暴力的泥潭。甘地只能成為二十世紀孤獨的先知者,他所創造的奇蹟也只能遺作近現代史的絕響了。

"An eye for an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blind."
以眼還眼,世界只會更盲目。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活著,就好像明天你就會死去。學習,就好像你會永遠活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