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2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黄飞鸿2/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

7.3 / 10,339人    113分鐘

導演: 徐克
演員: 李連杰 關之琳 莫少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總飯二郎

2005-06-18 04:08:40

《黃飛鴻》三部曲:中國往事.民族氣韻.英雄史詩


《黃飛鴻》三部曲:中國往事.民族氣韻.英雄史詩

文/賣碟自由人
  
  
   一代大師賽吉奧.萊昂內(Sergio Leone)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首開「往事」冠名之先例,冠於「往事」兩字的電影,需要創作者有廣博的視野,和處理宏大敘事的藝術造詣,〈韓國往事〉、〈印度往事〉都散發著厚重濃郁得讓人無法釋懷的歷史感--在描寫青春成長題材的〈童年往事〉(侯孝賢)也折射了歷史若隱若現的影子,但模仿吳宇森起家的羅德里格斯的〈墨西哥往事〉和近期國產電影〈台灣往事〉則純屬虛張聲勢,扯起「往事」的虎皮做了一面空洞的大旗。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黃飛鴻〉系列的英文譯名.用「中國往事」來命名黃飛鴻三部曲(〈黃飛鴻〉、〈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盡顯徐克對歷史進行影像化表述的勃勃野心。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官方的史書過於刻板,撰寫者的目的也顯得可疑,而正史之外的野史密聞,特別是簡直近年來風行的清朝宮廷劇,對中國年輕一代正確史觀的形成簡直是一種災難。有人曾開玩笑說如果把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改編成電影的話,其執導著非徐克莫屬,我深以為然。《黃飛鴻》三部曲,便可以讓人在感性的視聽語言中了解宏觀的歷史。
  
   飄零去,莫問前因,只見半山殘照,照住一個愁人。去路茫茫,不禁悲來陣陣;前塵惘惘,不禁淚落紛紛……你看沉沉暮藹,西風緊,南飛北燕,怕向客中聞……
   ----《男兒當自強》中的粵曲唱詞
  
   在這段民間老藝人悲傷的嘆詠中,不到三分鐘,徐克就把清末中國的時代氛圍渲染得風雨飄搖,多達三十二個的鏡頭,切換頻密,但又和音樂在節奏、色彩、情感上的對應分毫不差,傳達出豐富的情和景的資訊量:內憂外患的政治時局,東西方文明的衝突,麻木而愚昧的國民,保守頑固的清政府官員。在徐克對環境的精心營造和充滿想像力的道具運用下,〈黃飛鴻〉三部曲幾可成為最生動形象最富感染力的清末歷史教科書。
  
   身歷安史之亂,目睹大唐帝國從煌煌盛世的光芒萬丈到日薄西山,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用沉鬱頓挫的筆觸譜寫了一首首亂世的悲歌,世稱「詩史」;徐克的亂世情結,來源於其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熱切關注,對歷史興亡更替中民生之多艱的同情。其剖析亂世人心和描摹亂世圖景的影像功力,象杜甫的詩一樣,精確,簡潔,傳神,而又富於節奏韻律美,堪稱是自杜甫後千年來最傑出的亂世詩人。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中國曆史上從不缺英雄,但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學一樣,英雄的缺乏是最大的遺憾,忘記建國後那些意識形態色彩過於濃厚的國產英雄片吧,中國螢幕上真正的英雄史詩,在我看來,僅僅只有《黃飛鴻》三部曲而已。
  
   如所有的黃飛鴻傳統電影一樣,李連杰版的黃飛鴻武功卓絕超凡,具備仁義禮恕忍的傳統美德。但徐克就是徐克,舊瓶仍在,倒出來的已然是新酒,黃飛鴻的形像在他那裡,已經是渙然一新。
  
   三部曲第一部〈黃飛鴻〉,在情節上基本還是延續懲惡揚善的傳統模式,黃飛鴻的形象,仍然定位行俠仗義的層面上。只是面對紛亂動盪的時局,他內心生出許多的迷惘和困惑:金山如果真有,為什麼洋人、洋船,會來唐山?也許,我們已經站在金山上了。
  
   第二部〈男兒當自強〉,黃飛鴻已經參與到反封建帝制的革命運動中去---孫文陸皓東領導的未遂的廣州起義,並對西方先進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醫術和教育,但在歷史的洪流中,他仍然只是配角或者是見證者。
  
   到了第三部〈獅王爭霸〉,這個在香港螢幕上活躍了半個世紀的民間武師步入了紫禁城,也步入了中國的大歷史範疇之中。黃飛鴻的北上,無疑隱喻了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往事:南方出身的風雲人物,改變了北方政權統治之下的中國曆史。一介武夫,在東西方文化夾擊的陣痛中,終於覺醒,成了那個時代無數尋求民族富強之道先行者的化身:
  
   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的神威,而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麼多人……以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抵抗外敵,最重要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還請李大人三思。
  
   這番給李鴻章擲地有聲的諫言,即使是送給今天中國的當政者,仍有著振聾發聵的警世作用。如果不廣開言路允許自由爭鳴的話,象慈禧太后的賽獅大會那樣舉行一屆奧運會又有什麼意義?耗國庫財力就為了多拿幾快金牌又有多少意義?黃飛鴻和因質疑北大一塌糊塗BBS被關閉的合法性而上書中共最高領導層的人大法學三博士,他們在為民請命勇於直言的精神上,是一脈相通的,他們就是魯迅所讚譽的「中國的脊樑」。
  
   歷史的演義,演義的歷史,爭論真假的考證總是可笑的。中國150年來的歷史與現實,以及在歷史大染缸中形成的國民的劣根性,在徐克電影中都有很多的影射,這些也讓徐克在黃飛鴻身上寄予了太多的熱望,《黃飛鴻》三部曲,第一次使香港電影超越了通俗的娛樂消費層面。
  
   在《獅王爭霸》片尾激昂的鼓聲和鏗鏘的嗩吶中,黃飛鴻昂首踏步的熱血之軀為《黃飛鴻》三部曲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留給我們的,是無畏的膽略,是無敵的身手,更是充盈在影像間的浩然正氣和自強不屈的男兒精神,一如所有遠古的英雄史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