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6 / 17,306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果子

2005-07-12 02:45:42

那一場喜宴,那一種委曲求全……


    知道李安還是因為《臥虎藏龍》。雖然裡面有我喜歡的發哥,雖然《玉蛟龍》是我小時候就熟悉的故事,雖然這部片子在好萊塢得了獎,但我還是沒覺得這是一部好看的武俠片。也許這其中也包涵了對章子怡的不認同吧。終究還是因為《臥虎藏龍》知道了李安。終於也開始了解一些關於他的資訊,例如他之前還拍過《飲食男女》、《喜宴》之類的倫理片,例如他因為《推手》而成名,例如他是台灣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關於綠卡的影片,美國拍過,同是台灣人的張艾嘉也拍過。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我一直覺得《少女小漁》就是沿襲了美國影片《綠卡》的套路,沒有什麼新意。而李安的《喜宴》裡面,男女主角之所以在一起,一半的原因也是為了綠卡。對女主角威威來說,婚姻就是為了能得到在美國的永久居留權,即便那只是一張沒有實質意義的證書。當然,從威威和偉同相處的一些細節中也可以看出,在威威心裡,夾雜著一股對偉同的愛戀,儘管這是她的一廂情願。然而,《喜宴》終究不是圍繞著這張綠卡,而是男主角偉同的同性之戀。

台灣人偉同在紐約生活了十年,有一個同居五年的朋友賽門。偉同的父母想抱孫子,時時催促偉同找女朋友。威威是偉同的房客,喜歡畫畫,卻因為沒有綠卡常常失去工作。為了幫助威威,也為了對偉同的父母有個交代,賽門提議二人假結婚。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卻因為偉同父母的到來而意外連連。

李安對家庭倫理題材的處理,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在《推手》裡面,李安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公公與兒媳婦的相處方式表現出來。氣定神閒的太極推手和焦躁不安的英文打字構成了影片中十分明顯的文化對立。《喜宴》中,差異仍然存在,只不過,已經開始呈現出中西方文化逐步交融的態勢。而且,不僅僅是中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的倫理觀念也在影片中得到了交匯。父子關係的發展是表徵,兩種文化、倫理的交融是實質。

作為東方人形象出現的高偉同,不僅在美國留學、定居,而且習慣了美國的倫理觀念和生活方式,在他身邊,有一個相處五年的同性戀人。一個在西方生活的東方人,這本身就是一種地域文化的交融。五年不是一段短的時間,這個時間概念體現出偉同在情感追求上傳統的一面。不止如此,漂亮的女房客威威也多次表現出對偉同的好感,卻因為偉同對愛情的堅定與執著不得不望而卻步。這種傳統的對情感的堅守與現代倫理觀念中的同情戀情共同組成了高偉同這個矛盾的統一體。

父母不滿意兒子媳婦處理終生大事時候的潦草態度,堅持要有一個傳統的儀式。於是,偉同的婚禮也出現了兩種文化的折衷,既有西式的公證,又有中式的喜宴。中國餐館陳老闆,昔日偉同父親的下屬,自告奮勇張羅了一切。一場喜宴就這樣展開。鬧酒、鬧洞房,鬧到威威心思恍惚,假戲真做也在情理之中。而偉同呢,僅僅只是因為醉酒嗎?

應該說,偉同一直試圖在兩種文化、兩種倫理觀念中求得一種生存。這是委曲求全,也是為了在對立之中取得平衡。為了平衡,他要應付母親寄來的交友表格;為了平衡,他和威威演了一出結婚的戲;還是為了平衡,即使到最後,偉同也不忍心告訴父親實情,擔心父親的病體承受不了打擊。

而這樣的委曲求全,何嘗不存在於父母中間。面對兒子媳婦的公證式婚禮,父母即使滿腹的怨氣與傷痛,也沒有把這種不滿化為直接的衝突,他們在觀禮的時候仍然強顏歡笑。父親的沉默,母親的失態,到陳老闆承諾婚宴以後二老的開懷大笑,這人之常情的反應中更蘊涵著一腔心酸。

母親終於得知了兒子是同性戀者的真相,但她並沒有做出過激的反應。她不能理解,卻還是選擇了寬容。其實,父親也並不是偉同想像的那樣不能溝通。只有賽門知道,那個用英文吵架的早晨,偉同的父親已經聽明白一切。父親並沒有戳穿,任由他們為了盡一點孝心而演戲,我想,並不只是希望能真的抱上孫子。對於父親來說,迴避矛盾其實也就意味著一種變相的接受。

三個年輕人找到了最適合的處理方法,也滿足了父母的願望,結局應該算兩全其美。而這個結局,也是偉同父親無奈之下的期望吧。父親臨別時感謝賽門照顧偉同,而對威威的感謝明顯是為了高家的香火。機場安檢時,父親舉起雙手的背影,似乎隱喻著一種投降,那是父母為了子女的幸福而作的投降,是一種不得已的退讓。而這種退讓,同樣存在於子女之間。傳統與現代,其實也用不著決裂。就算是委曲求全,也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更何況,因為理解對方而退讓,總是會給人帶來溫暖的。

那場喜宴,畢竟存在過。在兩代人的記憶中,也將一直存在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