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甘地--Gandhi

甘地传/甘地

8 / 240,088人    191分鐘 | 240分鐘 (rough cut)

導演: 李察艾登保羅
編劇: John Briley
演員: 班金斯利 甘蒂絲柏根 Edward Fox John Gielgud 屈佛霍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賈三變

2005-10-08 21:28:52

從電影《甘地傳》看甘地


《Gandhi》獲得1982年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創作劇本 、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接七項奧斯卡獎。
      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 Gandhi),被稱為聖雄,在南亞又被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巴布」(父親),英國的邱吉爾形容他是半裸的苦行者,這位傳奇的人物來到印度時沒有任何財產,而當他離開時仍然是孑然一身,他從未擔當國任何官職,卻被尊為印度的國父,近神的人。正如他死後愛因斯坦所說——若干年後,人們將無法想像曾經有這麼一位人物生活在世上。

     觀看這樣一部電影,你很難做到脫離人物只考量電影本身,因為甘地的一生太具傳奇色彩了,影片的開始便以一篇序言說道:「沒有一個人的生平可以在一個故事裡都包括進去,也不可能把每年發生的事件都給予同等篇幅,把與事件有關的人也都寫進去,只能在精神上符合原來的人物精神面貌,不漏掉重要的時間,通過這些事件,把人物的人生目的和精神面貌表現出來。」在接下來的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裡,自1948年甘地被印度教極端分子暗殺,印度舉國舉行國葬開始,使倒敘他的生平,從1893年年僅24歲的留學英倫後踏上南非的土地開始,向觀眾娓娓敘述了甘地平生的若干重大事件,影片剪輯巧妙,劇情流暢,上下五十年,縱橫數萬里,是一部氣勢磅礴的大手筆之作。

     飾演甘地的本金斯利是英印混血兒,當年38歲,身上兼有印度和英國的氣質,這非常符合甘地早年留學英國的背景,本金斯利為演好這位不同凡響的人物,下了極大的功夫,潛心準備,在影片中,他扮演的甘地形神兼備,宛如聖雄重生一般,叫人嘆為觀止。

     本片導演里查德·阿敦巴羅畢業於英國皇家戲劇學院,演員出身,這部《甘地傳》他整整醞釀了二十年,他的苦心孤詣成就了他迄今為止的最高成就。

     好了,終於可以聊聊甘地了:

     縱觀世界偉人的隊伍中,甘地絕對是特別中的特別,宗教與政治在他身上融合一氣,他的思想又似乎是東方傳統文化與西方近代思想激烈碰撞之後產生的火花。世界上有著「國父」之稱的人物不在少數,但如他這般竭力宣揚「非暴力」的革命的人,寥寥無幾。而且他真的做到了。

     非暴力的思想貫穿著甘地的一生,早年,他是一位留學英倫的律師和翩翩紳士,基督教中的博愛精神與他不謀而合,而當踏上種族歧視到了近乎瘋狂的南非之後,哪怕因為膚色而被白人扔下火車,他的非暴力思想非但沒有就此打住,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當世界橫遭暴力蹂躪之時,甘地建議人們走另一條道路,即非暴力主義。他宣傳非暴力學說,終於發動了印度人民大眾,奮起將英國驅趕出印度半島。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份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滔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譟一時,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的國家的人民群眾。他招賢納士,既不求助於權勢,也不乞靈於錢財的誘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誨號召他們:『願意追隨我的人們,你們必須準備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節制食慾,清理廁所。』他建議同夥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顏色淺淡的土布衣服,牢固將印度人民大眾團結起來,正像褐色的軍服把歐洲獨裁者的軍隊聯繫在一起一樣。」{引號內文字摘自多米尼克·拉皮埃爾(法) 著《聖雄甘地》}

    喚起敵人內心的愧疚,而實現自己的目的,這種想法為常人所難理解。這種難以理解的思想在影片中被很好的詮釋出來,其中一個場景,是甘地向當時的印度的革命領導人解釋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我們不去聽他的語言,僅從他的一系列舉動中便可窺見一斑:大家坐在吉諾(印度早期革命領袖、國會議員,穆斯林,後任巴基斯坦開國總理)家豪華的客廳中,討論下一步如何反抗英國的統治,甘地站起身,向大家解釋他的非暴力思想,他邊說邊走向門口,從誰都沒有放在眼裡的一位侍者手裡接過裝著茶壺的托盤,並對他點頭致謝,然後回身給在座的每個人斟茶,而此時,他正好說到用自己的行為喚起每個人的羞恥之心,他的這個舉動,讓在座的每個高談闊論著爭取人民平等反對殖民統治的領袖們全都汗顏了,當時年輕的尼赫魯(後任印度開國總理)站起身,微笑地端起茶杯請甘地為他斟滿。這樣一個細節,將甘地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不吝筆墨詳細敘述了甘地的兩次絕食,皆因為他的非暴力思想:第一次,當印度舉國都在舉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長期積壓在人民心中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憎恨開始爆發,運動超出了甘地最初的設想,一些地方相繼出現了屠殺英國平民的事件,甘地十分不安,要尼赫魯停止這次運動,這讓幾位革命領袖幾乎詫異到了極點,他們認為這麼好的革命形勢,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一旦爆發,絕難回頭,甘地聽到這裡,決定絕食,直至運動停止,他這麼說,也這麼做了,人們聽到了聖雄因為出現了暴力事件而開始絕食已經奄奄一息的消息,紛紛停止了暴動,甘地自顧自的絕食著,直到他的目的實現,還未完全恢復健康的他立刻被殖民政府關進了監獄,罪名是擾亂治安,尼赫魯氣的大叫:「擾亂治安?他剛剛制止了一場革命!」於是,一場幾乎要發展為暴動的運動因為甘地的絕食而戛然而止,這對習慣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我們來說實在難以理解,看到這兒,我甚至認為甘地不僅頑固,而且近似於迂腐,怎麼可以以生命為賭注來制止自己的人民推翻統治者,這儼然是一個保守的分子的作派,就像戊戌變法後淪為保皇派的康有為。
 
     我的這種想法,在看到影片中甘地第二次絕食的時候徹底改變了,這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建立了國家,分別代表著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利益,甘地的關於無論教派、信仰的人們都是兄弟的想法破滅了。在印巴邊界,是浩浩蕩蕩相向而行的人群,人們背井離鄉,分別到各自的教派國家尋找庇護,他們痛苦的遭遇轉化為彼此的憤恨,各地爆發了嚴重的宗教仇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互相指責對方是殺害自己親人的兇手,衝突逐漸升級,南亞各地相繼爆發了暴亂,大批教徒在騷亂中被殺,而這對於甘地來說簡直如夢魘一般。甘地要求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制止騷亂,但無濟於事,他毅然搬進了騷亂最為嚴重的加爾各答市,住進了一家穆斯林人家中,開始了絕食,是時一些頭腦過熱的印度教徒已經難以理解他們的聖雄此舉的良苦用心了,他們認為甘地是在幫助穆斯林對付印度教徒,一些極端的人甚至高喊「甘地滾出加爾各大」「殺死甘地」,甘地毫無懼色,絕食在一天天的持續著,他的健康迅速的惡化,正如南亞半島的情勢一般危在旦夕,這一次,甘地堅定的表示,只要各地不停止這種兄弟相互殘殺的事情,他便絕食直到死亡。虛弱的甘地堅持這他的思想,儘自己最後一份氣力來換取南亞的和諧安寧,加爾各大的曾經憤怒的人們聽到了甘地因為他們的仇恨而奄奄一息的消息,紛紛放下了刀劍,來到甘地的住處表達悔意,也有人並不能理解甘地的做法,但無法拒絕他們最為尊敬的「巴布」為他們做出的犧牲。電影中,一個滿眼怒火的印度教徒衝上甘地躺著的屋頂平台,將一張餅狠狠地扔在甘地身上,對他喊道:「吃吧,吃,我就要下地獄了,可也不想背負殺你的罪名!他們殺了我的兒子,而我將一個穆斯林小男孩摔死在牆上」,甘地用微弱地聲音對他說:「我知道不入地獄方法,找一個父母都死了的一樣高的穆斯林小男孩,好好把他撫養大,而且要將他教導成穆斯林」,這個曾經因為仇恨而迷失的印度教徒,聽到這兒,滿眼淚水,跪在甘地的榻前親吻甘地的腳,(印度習俗,小孩親吻父親的腳表示尊敬),就這樣聖雄再一次用他的頑固感化了數億民眾,人們紛紛從無謂的仇恨中清醒過來,剛剛擺脫殖民命運的印巴兩國因為聖雄而免於陷入無休的仇殺暴亂。

     我不得不重新認識先前覺得不可理解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誠如影片中曾幾次提到的甘地的一句名言:「There have been tyrants and murderers and for a time, they can seem invincible but in the end they always fall. Think of it, always.」(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一段時間內他們似乎是不可戰勝的,但終究難逃失敗。認真想想這些,永遠都是這樣。)其實所謂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諧,這是人類的最終歸宿,任何因暴力而取得的成果,終會為暴力所奪去,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暴力往往是人類最先想到的解決方式,但他永遠不是最好的。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激盪不安的社會,無論是國際矛盾還是國內問題,都時刻可以成為醞釀暴力的溫床,想想半個世紀前的甘地所說過的和所做過的,在聖雄的生平與思想中找回一些被我們忽視的甚至從未認識到的答案吧。

     極少數電影不可不看,《甘地傳》是其中的一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