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孔雀--Peacock [2005]

孔雀/Peacock

7.6 / 1,129人    Germany:144分鐘 | China:136分鐘 | 244分鐘 (original length)

導演: 顧長衛
編劇: 李檣
演員: 張靜初 馮礫 呂玉來 劉國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和菜頭

2005-11-14 19:22:03

毛主席想念莫扎特---《孔雀》觀後


  買下片子已經一週,如果再不看的話按照我的個人風俗就得送人。所以今晚終於拿出來看完了,在此之前我已經看了太多推薦,太多碟評。

  為了支持國產電影,我購買的是廣州中凱的正版。春節一過,這班SB故態重萌,片前廣告再一次無法快進,逼迫你必須看完。廣州中凱,你媽貴姓?

  片子我用快進2檔看完,不影響字幕,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也不影響欣賞劇情。和以往的國產片一樣,配音得零分。做事一定要用心,配音也是藝術。看藝術片,絕對不能容許在一片噪音的背景下強調你想配的那幾種聲響,那是犯罪。

  開頭沒幾分鐘,我就看見了膠片劃痕,不禁長嘆。攝影做導演,居然也有這種事情發生?

  老實說,這片子我沒看明白。有很多地方沒看明白,但是又有那麼多的人稱讚,所以這裡我把我的問題列舉出來,希望得到解答:

  1、姐姐在樹林索要降落傘一段。為什麼要脫自己的褲子?為什麼不是上衣?男青年為什麼要向自己的腳開一槍?能為降落傘脫褲子,為什麼不能為了當傘兵脫褲子?

  2、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河南的一個小縣城裡的一個沒什麼學歷的小妞,從什麼地方學習到打桌球套瓷?又是從什麼地方學到的送禮?

  3、母親丟錢的一段,整個房間裡只有母親壓抑而低沉的哭聲。我覺得很真實,因為中國人愛面子,當時的隔音又不好,所以哭泣和吵架都要壓低嗓門。那麼,已經有了一個破鞋女兒的老爸,當看見自己兒子作業本裡的裸女時,何以雷霆萬鈞?又怎麼會拉開門大聲嚷嚷「我家出流氓了」讓鄰居們都聽見?

  看完了片子,我注意到了這片子刻意強調的畫面感。經常覺得這是畫好了一框,讓演員進去走位。比如姐姐上天台晾蘿蔔一場,比如門框裡人們等爆米花的一場,再比如弟弟在舞廳外面下象棋的一場。但是,為什麼?有什麼目的嗎?

  再說這一家人,三段回憶裡沒有和鄰居的交往,沒有朋友造訪。看得我非常恐怖,覺得這一家人不食人間煙火,完全是一班古墓派的高手。如果解釋成回憶的主觀性,那麼這家人絕對是精神上的貴族,絕對自戀到開裂,因為目無全人,因為全無人味,全無人間煙火。

  有人講這片子的結構不好,但是節奏不錯。我快進二檔根本不影響任何觀賞,沉默,有的是長時間的沉默。全家跟開會一樣,要嘛在門外圍一桌子吃飯,要嘛在房間裡安靜打座。對白非常少,經常是攝影機沙沙做響。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在對白之間的真空地帶是為了給演員表演和攝影鏡頭留下表達的空間,類似中文書法裡的飛白。我的問題是:有沒有一種書法筆筆都有飛白?偶爾為之,那是書法藝術。筆筆飛白,那就只能說明是支禿毛筆。

  音樂,這片子的作曲是不是給李少紅《橘子紅了》配曲的那一位?一樣的詭異,一樣的突兀。有的時候還會比鏡頭領先,相當精彩,非常搶戲,讓人異常明顯地意識到了作曲家的才華橫溢,和他在本片中的堅實存在。

  本片的語言據說是採取河南話,但是我聽下來覺得和《莫扎特與小裁縫》裡的語言很類似。後者是北京生的四川人試圖講湖北話,而前者我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地方的話,但我懷疑那是否真是方言。這是毛病,要語言特色,請說原汁方言,加中文字幕。或者純正國語,讓觀眾人人都能聽懂。千萬不要雜交,中文是很優美的語言,請別糟蹋。

  影片最後,讓姐姐找了一雲南傣族同胞,那廝紮著包頭很牛B地指著孔雀說了一聲:孔(七一窩)。臨了還涮了一把傣族同胞,那他媽是標準的昆明話發音。西雙版納在昆明以南50分鐘飛行距離的地方,說的是傣味漢語,不說昆明話。

  在我看來,全片最打動人心、最為成功的場面是姐姐重逢當年夢中情人的一段。偶遇,對話,對方已經認不出自己了,從英俊的北京籍軍人變成了一個啃著包子的潦倒中年漢子。姐姐回來,和弟弟有說有笑。等到了菜市場,挑選番茄的時候,姐姐突然面部完全扭曲,極度痛苦,淚如雨下,低聲嗚咽。一瞬間,能從臉上看出往事和生活對一個人內心潮水般的衝擊。演員的表演極為精彩,相當真實,不比劉曉慶當年的《小花》差,看到我滿心滄涼。可惜,這樣真正滿足影片立意的段落僅此一段而已,叫人無限惋惜。

  記得在《巴爾扎克和小裁縫》里,有一首曲子被知青命名為《莫扎特想念毛主席》。看完了《孔雀》,我覺得毛老人家估計會很想念莫扎特。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