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孔雀--Peacock [2005]

孔雀/Peacock

7.6 / 1,129人    Germany:144分鐘 | China:136分鐘 | 244分鐘 (original length)

導演: 顧長衛
編劇: 李檣
演員: 張靜初 馮礫 呂玉來 劉國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vkalu

2005-12-07 00:45:26

《孔雀》一個有家的導演給我們的感動



題記:
「獻給雯麗」
――――導演的話和我也想說的話


我們都在懷舊,懷念在特定年代緊張而有著人情味的年代,在氛圍上我肯定相信攝影出身的顧長衛,那孩子的白衣藍褲,那女孩烏黑的麻花辮,以及燒媒的煙囪里裊裊的炊煙,開場這一眼,就是那個年代的親切。甚至背景聲他都選用了那個年代的流行――手風琴。
姐姐自從路遇傘兵就有了說不清楚的味道,確實,顧導演員挑得也好那兵哥面色紅潤,英武神氣,那年頭穿軍裝的兵哥是姑娘們心儀的對象。有些人認為姐姐仍酒瓶有些過,殊不知這種安排正好反映了姐姐的個性。
我們的電影已經很久沒有詩意和真正的嚮往了,所以,當那降落傘揚起的時候那是一種電影人心中在灰暗存在裡的詩意,那是心中的浪漫以一種無的必然寫成光影里有的詩化,
姐姐看人拉琴到自己拉琴的段落充滿著韻律感,特別那段朝鮮音樂旋律張靜初的肢體語言恰到好處表現了音樂的特點。
小時候學作文老師總是強調抓住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這些斷斷續續的個人記憶就成為了螢幕上集體的回憶,畫面裡的場景和那些偽現實主義的影片去比較,就會知道,這一切是多麼的不同。
電影可以詩化任何年代,前提是細節上必須和那個年代一致,顧導是個樸實的人,他的光影里至少我進得去。
那個昏暗的排練廳裡,朝鮮舞的飄逸里我看到了那種《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所溢出的金黃,在任何的顏色之上普照心靈。在這種音樂里傳遞的是人的情意,就像當年那些旋律給我們心靈的激揚。
配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和劇情是緊密聯繫的。當那觸碰心扉的旋律散盡,在機械的洗瓶聲突然進入了急促的人聲……
只有境遇相仿的人才會有著溝通的機緣,只有同樣的寂寥才會有慈愛的暖意。而且,這個細節鋪墊極好,在老人跳朝鮮舞的段落,門外的兩個人的注視讓老人突然停止,這種傳神的描摹只要經歷那個年代的人就能意會。
家,是具體的,它在全家五人做煤餅的滂沱大雨中父親的肩上;
家,是具象的,它在母親為女兒出嫁所一針一線縫的棉被裡,老花的母親在所有的發生後將家的情意縫進了女兒的心裡。
家,是那些不起眼的塊糖,每多給哥哥一塊就是一份家的關切,而哥哥給小鵝糖的舉動是導演再次給觀眾確認哥哥的善良,為下面的鏡頭留下伏筆;
家,是哥哥被人欺凌,弟弟在嚴冬裸身奔回家的急迫,兄弟之誼溢於言表;
家,是妹妹的不惜以身的代價找人為傻哥哥報仇的堅決!
當這些生活的殘片在一個時間段里湧現,那叫記憶,那是昨日的凝望,在未來某刻感動。
家,是媽媽為了傻兒子而去央告那個不認識的女孩幫忙,這樣的場景即便是小說裡的虛幻也足以打動人心,我們總要有些東西感動!
家,是傻哥哥到學校送傘弟弟處於難為情不願相認而放下的一柄傘,這樣的細節充滿了人性的感動和光輝!這樣的溫情是一個有家的導演才能刻畫的(我想起了那「獻給雯麗」的字幕,他來自一個溫暖港灣對於世界的理解和期盼,在那柄傘里凝聚著傻子對於人和人之間的卻被理解,謝謝導演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刻,傘就像彩虹橫亘在人心之上。)
然而,在現實世界裡,我們不難理解弟弟的選擇,這個被設計的段落非常好,因為倘若導演安排傻哥哥進入女廁所就全砸了,導演讓傻哥哥在外猶豫招人誤解,那泥候般被人在地上暴打,讓我們看見了人性的盲從和暴力!那個時候上帝在雨幕後哭泣,那個時候有個聲音在質問:你們怎麼啦!
…… …….
青春是什麼,它是戴望舒的巷子,在斑駁的老巷裡尋找一位「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
請原諒我的岔題,因為我也曾在那悠長的記憶那段有著怦然心動的一刻。
我也相信顧長衛的心靈是澄澈的,就像他的夫人雯麗的賢淑所以讓那段因為面子的糾葛在 「天鵝」之死的哀惋里讓親情的暖意衝破死神的猙獰,當那鞋盒裡的小鵝出現時,所有的語言都是虛設!
這是一個家,在風雨之後的瓦藍天空。
回憶裡也有著青春的迷惘,青春期的性騷動是必然的人生經歷,弟弟在這個段落裡的戲份被刪節了,顧長衛這樣說:剪輯是自願的,我這人有點老好人。跟電影打這麼多年的交道知道有規則在,有的東西不能碰。要是說妥協,首先是對自己的妥協。他讓我們記起我們國家的禁忌,他讓我們隱約感知著幕後的震撼,導演說他會剪個完整的導演版DVD,我們期待,我們有理由去期待和見證這一段和我們生命同在的歲月!他在我們的血脈里奔流,他呼喚著我們去傾聽人的聲音!
我一直非常喜歡韓國古裝電影對服飾和禮儀的考究,在顧導的電影裡我看到了這種細緻,這種源於生活的真情實感是打動人的。有些人認為顧導的鏡頭靜得呆板,其實70年代的日子就是這樣的灰藍的沉鬱調子不驚不乍的平淡如水。影片因為公演長度和檢查制度的限制刪去了一些輔助敘事的鏡頭,影片立足於弟弟對姐姐和全家的回憶,最後部份有著一點急於收尾,忙於交代,其實就這個版本而言倘然止步於姐弟買番茄姐姐悲泣的一刻或許更有震撼(導演版除外),番茄已經有著可以都解出本片的意義,雖然編劇李檣解釋了《孔雀》的題意,不過我以為還可以另外解讀:
我們都在期待生命的美好和輝煌,但是,往往為我們自己不經意的時候擦肩而過!反之,在輝煌誕生的一刻,我們忽視了我們敞露在外的尷尬!
我相信只要有好的本子和導演,以後女主角張靜初必然會磨礪成一位演技派的明星。
這一個冬天即將過去,我們等待顧長衛的《立春》吧!

【附錄:影片片名編劇李檣的解釋】
「其實人與人之間一生都在互相觀賞,某個人的喜訊與醜聞,落魄與榮華,四週人盡收眼底。我們彼此都像動物園籠子裡的動物,被人們觀賞。我們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長滿故事,一生中經歷過的愛恨情仇,如同色彩各異的羽毛長滿人生。孔雀這種鳥好像是動物園裡最具觀賞性的,人一點也不次於它們,好比《孔雀》劇本裡的那三個孩子。人生是個籠子,我們每個人都被關在裡面。別人觀賞我們,我們也觀賞別人,同時我們也觀賞自己。

【附錄:影片資料】
《孔雀》2005大陸
編 劇: 李檣
導演:顧長衛
主演:張靜初 馮瓅 呂玉來
片長:240分鐘
獎項: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評委會大獎)
投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美國Media Asia, Inc
發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發行放映分公司 中國保利華億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推薦指數:收藏級(和導演版一樣值得收藏)(藝術性9.5,觀賞性9)個人以為是近年最棒的華語電影!

2005年3月3日 星期四 上午上午6時38分 黎明東方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