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布

2005-12-22 22:52:36

總有些東西說也說不明白


童年的時候,都去過動物園的吧。那時候可真是個大事,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裙子,紮上大大的蝴蝶結,穿上黑色的小皮鞋(現在想想簡直像隻米老鼠)。爸爸拿著相機,媽媽拎著各種各樣的小食和飲料。多今天我又去了動物園,感覺惶如隔世,現在看到斑馬、耗牛、孔雀、長頸鹿、猴子、猩猩……然而很無趣,因為看到沉默的獅子、老虎,看到衰老而眼神凌厲的狼。

常年囿於此地的它們,疲憊不堪、萎頓不振,束縛它們的牢籠,是那樣的嚴實而逼仄。生於斯,長於斯,捕食者的天性,早已遺失殆盡,剩下惟一能做的,只有用兩對茫然若失的、噙著淚花的眸子,可憐巴巴地盯著來往的人類。它們的不幸刺痛了我麻木的神經,人道的良知久久在腦海中縈繞,這樣的心情下,我翻出碟子,再次邂逅了《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依然發揚了夢工廠一貫的作風:顛覆迪斯尼傳統動畫、「惡搞」好萊塢經典電影,以及動畫造型複製明星的面孔等。影片的高潮段落,出現了《荒島餘生》、《人猿星球》等諸多橋段惡搞,但這些絕對不是簡單的笑料。

雖然並非童話,但故事裡的動物們還是侃侃而談,其實那僅為它們之間的--是人類所不知的另一個世界的。例如片中幾次交叉出現人類視角中的獅子:人類的肉眼看到它似乎咆哮,而實際它是在與同伴交談呢。這樣的細節有很多,可以說故事相當由兩個不同的空間所搭建,一個是人類的,另一個是人類尚不熟稔的動物之間的。

除了人類的視角,影片也多次模擬出獅子的視角。在餓昏頭的、險些喪失理智的獅子眼裡,它的斑馬朋友、以及其它素食動物變成了一塊塊鮮嫩的牛排(雖然它還不知「捕食」為何物),它趕忙揉了揉雙眼,才未釀成大錯;中了麻醉針的獅子,它的瞳孔中呈現出一個色彩綺靡繽紛、物體線條瀲灩迤邐的夢幻世界。如此表現,真的可以給夢工廠豎起拇指,這種把抽象感官視覺形象化的手法,幾乎達到了實驗cult片的高度,也許它是在向那部偉大的《Train Spotting》致敬吧——順大便來一張我喜歡的Ewan McGregor——同事過來瞟了一眼,就說:k!一看丫這眼神就知道是你喜歡的那類邊緣人士!嗯,嗯?嗯!莫非偶道德淪喪?哭一個

咳咳咳,扯回來,話說獅子麻醉醒來之後,人類正在採訪,振振有辭地說著所謂的動物權益,睜開一條小縫的眼睛,麻醉針噼里啪啦又來,正中掌心,接著又萬花筒一樣掛掉了……這段很有點周星星的無厘頭。

片中獅子能與斑馬等素食動物和睦共處(影片伊始還煞有介事地讓斑馬把頭顱插入獅子的血盆大口,戲劇性地拿出一個水晶球),決不同於迪斯尼那種把食物鏈法則忽略不計的童話思維。這正是由於獅子從小就被人類圈養,飯來張口的生活,導致它喪失捕獵者的獸性。繼而後面也出現獅子回歸大自然後,與夥伴(素食動物)們因生理本能而分道揚鑣的唏噓一幕。

  動物們流落孤島的段落,猛然讓我憶起深作欣二的《大逃殺》:被置之孤島的中學生在生死存亡考驗中,人的生存本能慫恿著靈魂的泯滅。那麼,人性真的不堪一擊嗎?深作欣二告訴我們:世上擁有遠比生存更重要的東西。流落馬達加斯加島的獅子,幾乎搶在意識反應之前撲向了斑馬朋友的屁股,這是大自然的嚴酷法則,影片把它喻為一個人的靈魂的徬徨躑躅:在惡劣的環境中,「他」體內潛藏的黑暗(獸性)的一面被誘發了,同時又被體內善(友誼)的一面抑制著。所謂集體影響下本性大爆發,亦或者集體影響下意識的瘋狂化。

  故事的結局,不說了,糟爛!肉食動物和植食動物之間這種天然矛盾是消除不了的——還好沒有像世界大戰的怪物一樣莫名奇妙地死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