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力效應--A History of Violence

暴力史/暴力效應/暴力事件

7.4 / 253,008人    96分鐘

導演: 大衛柯能堡
編劇: John Wagner (Ⅲ) Vince Locke
演員: 維果莫天森 瑪莉亞貝蘿 艾德哈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於是

2005-12-23 00:26:09

個人的暴力史


這個電影刻意用一種美國式的非誇大手法處理暴力場面,讓你明白,暴力其實不止是槍枝爆發、血漿流溢的瞬間,暴力深入一個人的骨髓、以及一整個環境的語境。

主人公隱姓埋名的事實,在電影后半段中才得以確信。所以,前半段時,我還以為是一起意外「英雄」事件帶給一個人的質變,諸如媒體的轟炸,家人的態度(比如兒子也會信賴暴力可以解決尊嚴問題),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的估算全都錯了。
喬伊和TOm是同一個人。暴力史原本被刻意地壓制在殺手喬伊的生命里,隨著Tom洗心革面遠離風暴中心,它原本就已經終結了。但即便最平凡的咖啡店的生活也會需要暴力——當人們都認為是Tom殺了搶劫犯、拯救了一屋子人時,也許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那不是英雄行為,只是自救。那些人想必不會為了咖啡店區區幾張現金而去,所以,Tom必須瞬間回復到喬伊,在身份和過去沒有被他人曝光之前,速下殺手。
喬伊是殘暴的。他喜歡攻擊人的臉。面目全非。
但因為整個電影中人物的情感表達都不算很誇張,我竟然分辨不清:Tom(我們都還以為這個人只是Tom)面對臉孔被打爆的屍體,那是木訥的性格、還是慌張的不知所措。。。。
最後,我恍然大悟,那便是喬伊再現的標誌,俐落的殺人,對著一張張破臉無動於衷。

兒子用無師自通的殘暴解救了Tom。父子的擁抱隔著別人的鮮血,無法用任何語言表達任何意義。
妻子終於明白,自己與丈夫分享的姓氏只是無意義的假身份,丈夫的前身,她是無法接受的。於是,生活即便再美滿再安全,也無以為繼了。
愛情的殘暴之處,也恰恰在此:你可以為了過去、將來,遭受當下可感知的愛情的拋棄。一筆勾銷的愛情,究竟算不算愛情呢。(我想到天生殺人狂咯...sorry,那是愛情的癲狂統一,我認為)

所以,暴力是DNA中的一種元素。如同愛是本能一樣,暴力亦是。
Tom或喬伊只是這根神經過份發達的強手,以致於他要想某些人克制性慾那樣克制自己的暴力技術。他可以做到,但他不允許自己去做。從這個角度去說,看他那麼痛苦的樣子,那麼沉默寡言的個性,是否,你會發現:暴力這種本能不能肆意地發展出來,亦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不公平之處?甚而可以說,也是某種不人道。
當我們看清暴力是本性時,Tom或喬伊的行為便無關善惡了。

另外,影片的節奏有點慢,看著不舒服。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