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里走單騎--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千里走单骑/RidingAloneforThousandsofMiles

7.4 / 4,556人    107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張藝謀
演員: 高倉健 中井貴一 寺島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ayexch

2005-12-26 23:48:14

父子情


我至今去影院看過三部國產影片:《英雄》、《天地英雄》,今天是第三部——張藝謀作品《千里走單騎》。

我關注它,自從它去年宣佈選用高倉健作為男主角,另一日本演員中井貴一在片中扮演他的兒子。《天地英雄》中那個大唐的日本籍「捕頭」,一襲黑甲的來棲大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乃朝廷欽差。大唐無官之處,我便是官。」當來棲單槍匹馬攔在城門口,面對數十殺氣騰騰的響馬鐵騎亮出身份與勇氣的象徵——金鞘寶劍,剛毅地說出這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時,我開始對這個「小日本」產生了一絲好感,不錯,是條漢子。隨後不久,就在報紙上得知他將與恩師高倉健共同出演張藝謀新片《千里走單騎》。原來他與高倉爺爺有師徒名分?怪道對他的氣質依稀有幾分熟悉,甚至連服裝,也是同樣的一襲黑衣。就在那不久,我才剛看過高倉健主演的《鐵道員》。那是我第一次看他主演的電影,格調十分的沉鬱,看時心中總有什麼堵著似的。他那寥寥數語的台詞,孤獨的身影,刺耳的哨聲,和著北海道漫天飛雪,給我留下了一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一個痛悔的孤獨的父親,成了我對他的螢幕形象的個人化定位。

終於,《千里》在今年的農曆冬至節,12月23日上映了。盤算了好久,我還是決定為了高倉健、父子情這六個字而再去一次影院。說實話,《十面埋伏》已把我對張藝謀最後的好感磨平了,「張藝謀作品」這幾個字對我已無絲毫號召力,如果非要有,也是一絲厭惡。我想如果《千里》換個導演,我今天還會走入影院,靜心觀看這部電影。

影片長長的開頭部份,在日本實景拍攝,我就一直憋著勁,高倉健、寺島忍(後來看演員表時才知道姓名)依次登場,而中井扮演的兒子卻始終未見人影。直至父親到新宿中心病院探望重病的兒子時,兒子還是倔強著,「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地堅拒與父親見面。他似乎比父親更心如鐵石。

鏡頭再轉時,父親已坐在了一架中國的民航客機上。父親踏上了千里走單騎的征程。從日本到昆明,再到麗江、李家村、石頭村,父親都是一個人,多數時間身邊只有一個把「no problem」「OK」與日語夾雜著說的外語蹩腳的土導遊。在一個陌生的語言環境中,你會更覺得孤單。而他此行,還肩負著一份對這個木訥的老漁民來說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拍攝一場雲南儺戲,而且,演員正在服刑。

全片真正讓我淚如雨下的鏡頭,也就是此前外間報導上極力渲染的那個情景。父親買了當地來說兩面質量最好的錦旗,各繡了一個大字:助,謝。DV帶中,那個被兒子稱作無情的父親終於高舉著錦旗流下了眼淚,而那面旗也被父親年邁粗糙的手捏得嘎嘎作響,為了去監獄完成兒子那場或許只是一句客套話的拍攝。我的眼睛徹底模糊了,只得摘下眼鏡趕緊抹了一把淚。但是,DV也就在我戴回眼鏡那一刻結束了。我在影院裡無聲地哽咽良久。父親的感情瞬間爆發了,為時不算久,但真正的讓人相信,它是醞釀、蓄積了十年的。就只看這一個鏡頭,我就確信,高倉健老而彌堅。

這個場景也許也有著人文關懷等若干頗具高度的解讀。但打動我的恰是最直接的,一種自然而發的情感,而不是一種理論上的共鳴。我也是為人子者,若干年前,我的父親也曾有過類似的強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的記憶神經一下子被觸動了,眼淚自從邱林開始「同聲翻譯」就在眼眶中醞釀,甚至DV帶播放時畫面內外那兩面錦旗順序顛倒的「包袱」也沒能阻止淚不斷地打轉。簡單是一種力量。沒了花哨的鮮花戰甲、蚊香王城,只有一雙如刀砍石刻的手,一面不斷顫抖著的錦旗,它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現實與大螢幕上的意境開始融會,這就是《千里》對於每個男性觀眾來說極具「淚腺殺傷力」的緣故。因為我們作為父親、兒子,總有著一絲無法言明的誤解的記憶,或多或少。《千里》的魅力,就在於把這份歉疚在父子陰陽相隔的迫近中擴大了,觸目地擺在每個觀眾的面前。

中井扮演的兒子直到曲終人散也沒有露面,只有在兒媳給父親讀兒子遺書,畫外音從強忍悲傷的女聲轉為低沉的中年男聲時,兒子才以這種方式登場了。我一下就聽了出來,不錯,是中井貴一。內斂的表達,直白的話語,兒子在向父親傾訴、道歉。

也有輿論批評《千里》情節簡單蒼白,內涵不深,不像另一部「大片」那樣,戰甲、饅頭、黑袍,每個道具,每句話都有深刻含義和象徵所指。我卻對此論不以為然。父子間的誤會鬱積了十年,當最後生離死別時,還要讓一個垂死的兒子,年邁的父親再怎麼含蓄下去?錯過最後的和解機會嗎?電影要還是那麼玩概念,裝深沉的話那就太矯情了,讓人受不了。居家生活本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平淡,平淡到我們每個人都懶於去經營它,最終卻帶給我們無限的悔恨和哀思。能在這部「簡單」的電影裡反思一下生活,它的意義難道還不大?鏡頭語言的多重含義真的能代替我們對生活的思考嗎?

轉載自我的個人部落格:http://www.blogcn.com/user69/fayexch/index.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