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梅爾吉勃遜—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

我们曾经是战士/梅尔吉勃逊勇士们/越战忠魂

7.2 / 151,320人    138分鐘 | Argentina:140分鐘 | Germany:126分鐘 (cut) | Spain:143分鐘 | Turkey:124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道爾華利斯
編劇: Joe Galloway Hal Moore (Ⅰ)
演員: 梅爾吉勃遜 麥德琳史道威 山姆艾里歐特 葛雷肯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6-01-02 08:32:21

無題


是政經課上老師放的片子.
作為作業,要寫影評.
這,真是扯啊~

以上~


    開篇便是在一片戰場上的血腥撕殺.背景給的是越法戰爭.雖然老師在電影開始之前,有對我們做過提醒,說這片子的內容,是相對比較血腥暴力的.但,你知道,真的等到電影開始以後再來看這殺人的場面,一梭子子彈射過去,就看中彈的傢伙們,血一下子從彈孔的地方噴出來,就連鏡頭上也被濺上了血點,身臨其境的真實.這大概也還算好的,若是再趕上被子彈一下子暴頭腦漿噴灑的,那畫面就更沒法看了.
    但,這只是電影,把真實的生活美化了給你看的,所以,可想而知,真實的戰爭場景,又是如何?
    開篇的越法戰爭只是簡單的向觀眾們展示了一下殘酷戰爭的一小部份,這種冰山一角的瞥視,更讓人覺得,接下來的故事會讓人難以繼續.

   「你們正在向一個死亡之谷前進,在那你們將只能看到你身旁人的背影,他看你時也一樣。你不要去管他是什麼膚色的,他叫什麼名字。我們將面對的是一些驍勇而且頑固的敵人。我不能承諾將活著帶你們回家。但是我發誓,開戰以後,我將是第一個走進戰場、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戰場的人。我不會留下任何一個同胞,不管是已經犧牲的還是仍然活著的。我們所有的人將一起回家」。這是帶領士兵們進入戰場前一天的哈爾-穆爾(Hal Moore,梅爾-吉布森飾,Mel Gibson)中校向他的士兵們和家人們說的上述這些話。
  但,我其實以為,這大概像極了遺言.面對殘酷的現實,還能夠說出這樣的話,我不得不承認,中校是個極有勇氣與魄力的人.而且,從這裡,更可以看出故事在後面發展時對中校這個人物的描寫.
   個人以為,導演在此處設下這段劇情,在全劇中起了一個中心的作用.更是為了後面情節發展埋下了伏筆.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時48分,哈爾-穆爾中校和他第七裝甲兵第一營年輕的士兵們在Ia Drang山谷的X登陸區著陸,這個地方是越南著名的「死亡之谷」。用了類似記錄片的方式,在畫面上打出了時間地點等資訊,更加突出了故事的真實感.
   作為中校,更為了之前所許諾的話,哈爾第一個踏上了這片即將令他們終生難忘的土地.400名士兵,其中既有對戰爭一無所知年輕人,又帶著那些早已經受過戰爭考驗、帶著傷疤和戰爭的榮耀的老兵們,但,只要他們踏上了這片土地,便再也不能回頭,即使戰爭結束,也沒人願意回首這段往事,更好的解決方法,到不如永久的留在這片土地——死!
   當他們有所察覺時,已經是被2000多名驍勇善戰的越南士兵包圍了.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漫長的煎熬——美國曆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鬥,也是美軍和北越部隊之間的第一次正式交火。

  之所以在前面介紹中多次提到"真實"這個詞,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本片正是根據當時作為美軍隨軍記者的約瑟夫·加洛威親眼目睹的這場血戰的經歷,在戰後,與已經是中將的哈爾一道撰寫的《我們曾經是年輕的士兵》一書所改編的.
  這部片子,在我看來,並非是要像電影介紹廣告所說的那樣,要表現當時殘酷的戰爭,而是要表達人性,通過對人性光輝的描寫,反襯出戰爭的醜陋與冷酷.
   
   這樣一部片子,描寫了在污泥與血水中頑強求生的故事.我不願將他與戰爭相聯繫.在國家利益至高無上的前提下,任何政府所作出的任何一項決定,都絕非出於人性的考量.因此,我們無權對這場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做出一個所謂的道德上的評判.因為,不管在這場戰爭中,哪一方做出了何種行為,這都應將作為其對生命的渴求.他們只是在為活著而戰.
   一部充滿男性的影片,卻在中間不時的穿插了對幾為女性的描寫.她們不是別人,她們是那些在戰場上為了同妻子兒女團圓而奮戰的士兵的妻子.她們對於這場戰爭,沒有怨懟,有的只是企盼丈夫早日平安歸家.但,當她們中一個又一個接到了通知書時,希望破滅了.......在用激烈的畫面來詮釋驚心動魄的戰爭景像時,突變的鏡頭轉換到妻子們每日忐忑不安小心翼翼的生活,對於每日散步,回到家門口看到信封時的恐懼,讓人覺得戰爭更加骯髒!
   再來看看那些作為父親.丈夫和兒子們的士兵們.他們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有著豐富情感,有血有肉的錚錚男兒.他們也是渴望和平,企盼團圓的人.當他們自知命不久矣時,嘴中仍唸唸不忘的是深愛著的妻子......

   在眾多的場面眾,有些讓人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
   在片頭,最後一幕,一個法國士兵,在氣管被炸開後躺在地上奮力地喘氣時,越南士兵走近,舉起了帶著刺刀的槍,在畫面黑下去之前,我從那士兵的眼裡看到的恐懼與絕望.
   在戰爭開始時,彈藥充足時,我看到了,真正進入戰區的士兵們,全部自覺的將槍上的刺刀安裝準備好.這,大概也是有了某種自覺了吧.
   在戰爭中,夜戰,彈藥已經消耗怠盡.趴在地上的士兵們,大氣不感出一聲,緊握著手中的槍,彷彿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因為他們深知,這是生存的最後一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已經成為了鋼鐵般的信條.但,當一個照明彈發過來,他們看到的是近在咫尺的越南士兵——
  新兵一個勁兒的問長官,我們能回去嗎?長官回答,我們一定可以回去.可,轉眼,一個白磷燃燒彈打過來,白磷灑在臉上,蓋不住,撲不滅.最後,戰友只能拔出刀子,在慘叫聲中將皮割下來.
   燃燒了一夜的天明,處理士兵的屍體.到處是燒焦的屍體,難聞的氣味以及熏人的黑煙.躺在各處的戰友們,此時已經再也不能奮勇的衝鋒了.處理屍體的士兵,準備將戰友的屍體拉到集中的地點,只觸及到腳腕,手稍稍一使勁,整個腿,除去骨頭,連著皮肉,一起拽下來了,或者的士兵,只剩下眼淚.
   年輕的記者,從開始的畏畏縮縮,到後來成長成為一個抱著槍,在殺場衝鋒的真正士兵.他見證了太多太多.
   越軍的一名士兵,悄悄地繞到了美軍的背後,快速的在草叢中前行,就在他即將走到哈爾的身後時,一發子彈射中了他——腦袋的正中間.就那樣倒下去了.
   美軍的援兵坐著飛機來了,只在空中投下幾顆炸彈,什麼事情就都解決了.1000多越南士兵,一瞬間就成了炮灰,不見蹤影,不留痕跡.
   在堆滿越軍士兵屍體的越軍基地前,哈爾拔下了越南的國旗,差上了美國的星條旗.當美軍撤退後,越軍領導人走出來,把美軍的旗子拔了下來,感慨萬千的看了很久,又再度插上去了......
   最後,門鈴響了.哈爾的妻子驚恐的睜大眼睛看著門的方向,一邊安撫孩子門到樓上去玩,一邊一步一步地屏住呼吸,做好心理準備,打開了門.出現的不是郵遞員,而是滿臉倦容的丈夫,這時孩子們也聽到聲音下樓來.一家人團聚了.
   然後,故事完了.

   全片沒有一個CG場景,完全用真實的畫面來衝擊你的視覺.真實得就如同你身在戰場.當然,我相信,每個看完它的人心裡都會想:幸好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有經歷過那場戰爭.
   另外,在演員方面,不僅有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的精彩演出,更有《盡善盡美》的格瑞格·金尼爾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巴里·佩伯,是很不錯的演員陣容,根據新聞了解,梅爾這次為了拍哈爾,還故意增肥了30磅.足以見其敬業程度.而在導演方面,蘭德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更是與梅爾成功的合作過.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拍攝與9.11以後, 在"後9.11時代",眾多反映越戰的片子裡,此片有著其深刻的意義.雖然影片裡描述的是美軍在越南戰場上的一次慘敗,但卻在全片中貫穿了英雄主義的精神.
   雖然在故事中,美軍從一開始就備嘗失敗的苦楚,但是,影片本身所要反映的,不僅僅是一次失敗,更多的是哈爾和他的隊伍勇敢頑強地奮戰,在殺敵甚多的同時,也承受慘痛損失;當然,更不會是勝利,一支受過專業訓練,武器裝備精良的美軍在這裡遭到重挫,最終灰溜溜地離開這片土地.

   戰爭,誰是勝利者?NO ONE!
   戰爭,誰是受害者?EVERYONE!

以上~


http://dyyao.blogc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