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教父3--The Godfather: Part III

教父/教父第三集/教父

7.6 / 423,605人    162分鐘 | 170分鐘 (The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VHS Special Edition)


演員: 約翰薩維奇 導演: 法蘭西斯柯波拉
編劇: Mario Puzo 法蘭西斯柯波拉
演員: 艾爾帕西諾 黛安基頓 泰莉亞雪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微安夏爾

2006-01-04 07:24:52

命運之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All the power on faith can't change destiny."——任何信念的力量,都無法改變命運。《教父3》的海報標語如是說。某一本電影雜誌曾將其列為「最經典的海報標語」之一。的確,有時後,一句話,便是一部電影的眼睛。
    《教父3》作為《教父》系列的「收山之作」,在繼續敘述了前兩部充滿著危險、陰謀甚至殘殺的黑幫生活的同時,更飽含著一個黑手黨首領在暮年的悽惶與悲涼。影片在一步步展開的敘述下,漸漸強化了這樣的意味:在這個充滿了權利與利益的紛爭的黑暗世界,參與者越陷越深,除了繼續,他們沒有任何的出路。即便如麥可•可里昂一般用盡全力地尋求全身而退,也是一樣無力回天。
   懺悔與贖罪也是影片中極為重要的部份。晚年的麥可不斷憶起早年犯下的罪惡,雖然那種殺害親人的悔恨和自責被掩藏在他深不可測的沉默中,但在偶然的袒露心跡的機會下,那種深埋多年的罪孽感遍強大到可以瞬間擊垮他的忍耐,讓人看到一個負罪纍纍的靈魂以及他所背負的孤獨和衰老的軀殼。
   主人公的恐懼和歉疚同樣隨著影片的展開而顯露出來。麥可在竭力地保護著家人不受傷害,在用遲暮的愛來彌補他未能給予他們的溫暖。然而,命運,正如那一語中第的海報標語所說,如同被施了了魔法的巨大的車輪滾滾向前,碾碎了一切阻擋它的東西,信念的力量也無法扭轉它的進程。
  第三部在敘述上,除了麥可贖罪這一條線索之外,還進行著一條文森特成長為新一代的「唐•可里昂」的線索。而且,在文森特的身上,我們不難找到他前輩的影子。在街上扮做騎警殺死喬伊薩沙的那一幕,令人想起當年老教父開創基業的時候在房頂追蹤街區一霸並刺殺他的情景。文森特出場時強烈的性格洋溢著桑尼•可里昂的風采;而最後部份一第一部以為相似的復仇一段,則預示著文森特正如第一部中的麥可一樣,負擔起家族的興亡。
   與前集故事的相呼相應亦是《教父3》在敘述上的一大特點。在影片主要故事以線性結構展開的同時,大量的閃回和與前集相似的或暗指前事的場面構成了結構上非線性的一面。影片一開始,便出現了第二部結尾處麥可派人殺死胞兄的片段;情節進展中,出現了青年時代的麥可與家人的合照;西西裡的風光和曾經熱愛的歌曲喚起了麥可關於第一次婚禮與新婚妻子的回憶……還包括前邊提到的文森特身上「再現」的一些場景。最令人深感震撼的是影片結尾的幾段舞蹈場景以及麥可孤獨的老邁而終的結局。如果看過前兩部的話,那婚禮上起舞的新人和家族聚會上年輕的凱與一身戎裝的麥可定會勾起人無盡的嘆惋;而麥可在花園中倒下的一瞬,也是他在重赴父親的腳步。由此,三代人的命運便交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迴環」。命運的手,終將把文森特推向又一輪驚險而又苦難的歷程。
   在音樂剪輯上,聲畫分立的運用無疑是最精彩的部份。留給我印像極深的有兩處:在西西裡的小型宴會上,麥可的兒子湯尼用木吉他彈唱那首悠揚的義大利歌曲的時候,畫面由麥可戴著墨鏡的沉思的臉轉為舊時婚禮上兩人的翩翩起舞。麥可回到故鄉的喜悅(美好回憶)與悲傷(物是人非)便自然地推至高潮,接下來麥可感極而泣的場面便顯得合情合理、毫不突兀。
   另一處音畫分立的地方則是歌劇、復仇平行剪輯的一大段。兩伙勢力相互殘殺的行動與歌劇的起伏跌宕極為吻合,陰謀、爭端、險境、罪誅,在始終進行著的歌劇的聲音環境下更加的濃重和精彩。這一段的音樂事實上是配合著畫面的平行剪輯在聲畫同步-不同步-同步的形式下穿插的,使明處與暗處的爭鬥更顯激烈兇險。
   此外,影片中「無聲」的使用也是讓人驚嘆的。在女兒遇刺後,麥可仰天長號的聲音完全被抹去,觀眾所看到的只是那一張極度悲傷的臉。然後,麥可的最後一聲悲呼突然出現,寂靜後的一聲尤顯撕心裂肺。如一位網友所說:「誰能忘記老麥可那一聲如狼一般絕望的長嘯?」導演很好地掌握了一靜一嘆之間震懾人心的力量,用最巧妙的方法達到了最好的效果,讓人感受到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
   《教父3》與前兩部的輝煌相比,顯得有一些「慘澹」。的確,如許多人所說的「所有的技巧都是前邊玩剩下的」一樣,《教父3》並沒有給人觀看前集時那種被漂亮眩目的技巧所折服的感覺。然而,《教父3》的風格和整體架構卻很好的延續了前兩部開創的凝重、濃冷靜的風格,也在收筆時給人留下了無盡的餘味,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