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里走單騎--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千里走单骑/RidingAloneforThousandsofMiles

7.4 / 4,556人    107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張藝謀
演員: 高倉健 中井貴一 寺島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vkalu

2006-01-05 05:05:02

《千里走單騎》放下面具的老謀子給世界上了一課



題記:
因為失去,我們才反思我們可能的過失,在大限來臨之前,試圖去改變所有的遺憾,那麼,為什麼在可以改變的一刻不試圖去學會溝通呢?
   ――――卡夫卡·陸KavkaLu

[img]http://www.hb.xinhuanet.com/fashion/2005-12/31/xinsrc_261202311633250238426.jpg[/img]

這是關於人情的電影,在一個物質化年代裡敘述真情可貴的電影,說到煽情這本身就是一種受眾的需求,回歸的張藝謀。
在中國電影裡有兩個非常執著的人,一個是老想把電影哲學化的陳凱歌,一個便是非常理解中國農民的張藝謀,從人情世故而言,張藝謀比陳凱歌更加聰明。這部電影的背後依舊有著許多玄機。
張藝謀的優秀在於文化壁壘裡的造境,那種取材於現實卻有悖於現實的展示方式,那種以寫實主義去套存在可能性的做法的無疑不公正的,作為影像本身它總是有著寓言性和高於生活的部份,這是每個導演思緒裡的世界,從這點上我們可以讀到張藝謀的骨氣。
非常簡單的故事,涉及的是東方的面子,在儺戲《千里走單騎》的指涉下敘述一種傳統精神在當下的位置。
倘若理解寓言,那也就理解了張藝謀從《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到《一個都不能少》在寫實主義背後的寓意。
試想一下,倘若高田是個中國人他能夠進入監獄拍戲嗎?監獄的戲很正面,就像我們目擊的公示,甚至張藝謀連這樣的的細節也未曾放過,在儺戲的第二次演出里警官打開的轉燈以及陪看的犯人們。這種不露聲色的展示有著反諷的意圖,充滿有著農民式的狡黠,導演用這樣的方法質疑了關於專政的面子。
這是存在,也是我們一貫的面子,在李加民的拘謹和淚水之後的語義,電影沉默以對。
同樣,邱林還給高田辛苦費的情節是張藝謀給全體日本人上了一課,通過中國人助人為樂情節,弘揚這個民族善良的美德以及普濟的精神,中國人是講「義」的民族,這樣的安排有著現實的含義,有人說張藝謀習慣為「哈哈」頌德,然而,張藝謀明確告訴了世界中國的形像是什麼!
我們更有必要去解讀高田和導遊關於健一談話背面的東西,健一不是邱林的朋友,他很孤獨,患了絕症,疏於交流是日本人典型的形象,弦外之音頓現
我們都在現實里活著,我們比世界更加理解民族本身的核心,導演同時以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呼喚我們這個民族正在成為書寫式的某些東西,比如古道熱腸,比如寬恕和善意。
面子和溝通是這部影片的主題,影片有一個關於手機信號的章節,一個仰拍的高牆上高田打手機的鏡頭無疑指涉了人與人溝通的困難和必須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可能性。
這個場面讓我想到了東協會議上的借筆,東方人的智慧就在無意里顯現。
山道上的壞車是非常重要的戲,張藝謀營造了一個孤絕的境遇,兩個語言不通的人試圖理解對方的意思,這種溝通是友誼,老人和孩子很能代表世界,早晨的蓬勃和晚霞的悽美,我個人認為楊楊拉屎非常之絕:我拉屎你拍什麼?似乎是為了最後的劇情,似乎導演又想告訴我們什麼,一個外來民族的特性。特別是高田那句話:當你處在一個陌生的語境,你會覺得更加孤獨。孤獨的本質是人際的隔閡和疏遠,是各種原因造成的交往壁壘,這個刻意的段落里導演再一次體現了他的寓言性。
楊楊的跑還留下這樣的話題,我們是否要學會傾聽,這是高田給村幹部的點子,也在楊楊最後的哨聲里導演告訴了我們溝通的結果就是相互的了解,就像哨音一樣它不需要語言,就像愛和善意的微笑同樣不需要語言。
遠景裡的楊楊有些孤獨,只有哨聲傳遞著孩子的心聲,對於楊楊,對於所有隔漠的人們而言,這是一個可貴的開始,試圖了解對方,在孤單行走的路上尋找知會(相知和會意)和同伴,這就是每個人一生的精神之旅。電影畢竟不是生活本身,為了敘事的需要拔高一些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張藝謀的電影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思維方式,一根筋是他電影的基本元素《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有話好好說》甚至《十面埋伏》以及此片都是一脈相承。執著是他幾乎所有影片的潛台詞,而執著的背後是人的意志,嚮往溝通的努力。
我們注意到影片一再出現的象徵物,關公的大刀,這是大多數中國人都能理解的「忠義」象徵,而張藝謀在眾多的地方戲曲里選用了中國戲曲的活化石之一儺戲(盛於貴州,可以追述到商周)來表現《千里走單騎》,它有著深沉的文化含義,面具和真實世界的關係,關公假面之內的精神指向,義字和存在的關係。
高田兒子健一一句客套話讓高田登上了千裡的路程,當健一去世後一個心願在高田的心裡成為了善意的傳遞,從拍攝的心願到傳遞楊楊照片的心願之間是人類情感最沒有瑕疵的一部份――親情。
而這個心願屬於所有的人,包括監獄裡的犯人,這不是高田進監獄拍攝時警察關於怎樣拍攝的囑咐,有著一種作為權利的生硬,當高田第二次來到監獄的時候,楊楊的照片(包括山上拉屎的照片)不僅讓李加民動容,也讓在場的犯人淚光閃動。為什麼,因為是真實的人和真實的情感,到此時我們方能體現楊楊拉屎照片對於真實二字的詮釋,張藝謀以這樣的方式告訴了所有的人真實的可貴。
善良的心願不是造作的目的,它是生命過程里人性的暖意,它會隨著時間而變化,然而它的善意將匯聚起更大的光芒,讓生命相信希望和生路的意義。

回到日本的高田失去了兒子,但是,他千裡的路程讓他獲得更多,面對大海的平實,我們都會有放下面具的輕鬆,那是生命的善意和人的相互理解。

這是2005年筆者看過最優秀的中國電影,簡單的情節卻有著勸世的哲理,你可以把它當成現實主義來看,而在我心裡它是一部優秀的寓言電影,智慧而平易。

(最為滑稽的是網上關於此片的介紹竟然是愛情加仇殺,倘若原初的本子真的如此,那今天的脫胎換骨真的是不容易的。)

【附錄:影片資料】
《千里走單騎》中國2005
導演:張藝謀
編劇:張藝謀 鄒靜之
主演:高倉健、中井貴一、蔣雯、寺島忍
片長:105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性7.5,欣賞性7(一部重要的中國電影)

2006年1月4日 星期三 下午20時58分雲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約稿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