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港)/布拉格的春天(台)

7.3 / 37,728人    171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米蘭昆德拉 尚克勞凱立瑞 菲利普考夫曼
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 茱麗葉畢諾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nie

2006-01-21 07:21:42

布拉格之戀


《》VS《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先書,後電影。看書的時候年齡尚淺,並不大懂書背後蘊藏的深意,電影幫助了我,讓我重溫昆德拉書寫的雋永。也許電影不失導演主觀闡述的片面(88年上映時也曾受昆德拉書迷們的抨擊),但對我而言,這樣的演繹已經很精彩。我的胃口已經被好萊鎢的溫情敗壞不少,偶爾在其中發現些人文關懷,就滿足的不得了。

影片似乎說的是一段愛情與忠誠的故事。男主人公一直在追逐,用性來填補莫以名狀的空虛。他娶了最愛他的女人泰瑞莎,而不是最了解他的薩賓娜。薩賓娜以藝術家的脾性容忍他去找別的女人,可鄉下女孩泰瑞莎卻為此痛苦不堪。而在兩個情敵之間也產生了奇怪的情愫……
性,可以很輕;愛,可以很重。但與國家的命運相比,一切都不值一哂。在嚴酷的政治環境下,主人公最終選擇逃離,離開被監控的生活,離開熱衷追逐的女人,在鄉間耕種,守著泥巴女人和狗,心境得以寧靜,慾望得以寡淡。。。影片的最後,雨中一段水霧朦朧無限蜿蜒的小路,托馬斯問答泰瑞莎:「我在想,此刻的我是多麼快樂啊。。。」能夠在寧靜快樂中死去,也算是一個幸福的ENDING吧?

最喜歡的角色其實是薩賓娜,那個喜歡戴男式黑色禮帽、保持自由和獨立遺世的女人。她說:「我不是反對共產主義,我只是反對媚俗。」能按自己想法活著的人很酷,但也容易得不到現世安穩的愛情。

「托馬斯突然想起柏拉圖〈會飲錄〉中的著名的假說:原來的人都是兩性人,從上帝把人一劈為二,所有的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遊著尋找那另一半。愛情,就是我們渴求著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如此說來,人到底愛的還是自己吧?

(電影的選角配樂攝影都很不錯,劉易斯的手真性感,比諾什長得像天使愛美麗,可那身材,嘖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