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鐵巨人--The Iron Giant

钢铁巨人/铁巨人/大铁人

8.1 / 227,762人    86分鐘 | 90分鐘 (Signature Edition)

導演: 布萊德柏德
編劇: Ted Hughes 布萊德柏德
演員: 珍妮佛安妮斯頓 小哈利康尼 馮迪索 詹姆斯甘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沸水冥想

2006-01-25 08:20:31

《金剛》《鋼鐵巨人》與《E.T.》


http://blog.sina.com.cn/u/3ee165a5010001rw

  看了重拍的《金剛》,似曾相識,終於想起《鋼鐵巨人|The Iron Giant》這部1999年的動畫片。一邊是孔武有力的超級大猩猩,一邊是威力無比的鋼鐵怪物;一邊是野獸與美女的微妙感情,一邊是機器人與小孩的純真友情;一邊是人類社會最終消滅了猩猩,一邊是機器人為了拯救人類自我犧牲。
  
  鋼鐵巨人確實很應該與金剛進行一番比較,因為他們太相似了,他們都感動了我。但這兩次感動又有許多細微的不同。
  
  金剛出現在大蕭條時代的美國。金剛的出現,象徵著人們對強大力量的既著迷又恐懼的心態。那個年代的美國人,既然不知道希望在哪裡,也就對各種威脅更加敏感,失業、地震、戰爭……到處都是或大或小的威脅。金剛的適時出現,滿足了美國人多方面的心理需求——
  
  ——當你為一個懸在頭頂的威脅整天提心弔膽煩躁不安的時候,這個威脅一旦到來,你是不是反而會奇怪的舒一口氣,嘆道:「終於來了」呢?金剛的出現就剛好打開了觀眾積鬱已久的心理閥門。
  
  ——大蕭條時代,恐怕大家都混得不好,不過觀眾終於可以看看別人是如何擔驚受怕了。這也是金剛帶來的心理舒緩作用。
  
  ——金剛如此威猛,但終究被人類消滅,而且還是用很落後的雙翼飛機,這無疑也對大蕭條中的人們帶來一點振奮。(33年版的金剛並沒有那麼多悲劇含義,相反包含了強烈的白人可以戰勝一切的思想)
  
  這種複雜的心理在《金剛》里表現得淋漓盡致——導演卡爾看到金剛後,對攝影師說,只要帶廣角鏡頭。他是想近距離拍攝這隻龐然巨獸。卡爾將金剛帶回紐約,吸引了眾多觀眾的觀看。金剛在逃命過程中大肆破壞,最後又被人類擊斃。1933年的《金剛》甚至還突出表現了金剛爬上帝國大廈(強大美國力量的象徵),捶胸怒吼的示威場景。這個橋段在傑克遜的《金剛》中被弱化了很多,金剛的身軀在建築的陪襯下不再顯得龐大,沒有了耀武揚威的感覺。在1933年的鏡頭中,金剛彷彿霸佔了整個帝國大廈的樓頂部份,尖塔似乎就被他握在手中。而在05年版中,金剛還需要一步步爬上樓頂的尖塔,使觀眾覺得金剛更像一個弱者而不是一個征服者。如果一個征服者被消滅,只會有大快人心的感覺,就像33年的金剛。如果一個曾經的強者,在人類的強大攻勢下淪為弱者,進而被人類消滅,悲劇的效果就產生了。
  
  《鋼鐵巨人》是以冷戰為背景的。當時蘇聯剛發射了人造衛星,美國社會對此充滿了恐慌。這時一個來自外星的龐大機器人落入地球,被小男孩霍加斯發現。這個鋼鐵怪物不會說話,但經過與小男孩的接觸,漸漸產生了人性,與小男孩結成好友,這與《E.T.》很類似。成人世界發現了這個怪物,要治之死地。不過與《E.T.》結尾不同的是,人類誤發射了核武器,機器人為了拯救小鎮上的所有人,作出了犧牲的選擇。
  
  冷戰給人的恐懼感是空前的,世界末日彷彿隨時會到來。在這個神經高度緊繃的年代,一絲火花都可能釀成世界大戰。而就在一個安靜的小鎮的一個夜晚,機器人降臨了,後面的故事可想而知。人類對大機器人的敵意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讓觀眾真正感動的剎那,不是小男孩與機器人相濡以沫的感情,不是人類軍隊瘋狂進攻機器人的場面,而是機器人為了拯救小鎮而自我犧牲的時刻。因為人們沒有想到,連機器也都這麼富有人性。
  
  這部影片表現出的機器人的偉大人性讓觀眾感到無地自容。這與金剛表現出的人性是孑然不同的。金剛只是迷戀Ann 一個人,只是拯救Ann 一個人,只是在兩情相悅、生離死別時表現出人性可愛可憐的一面。但Iron Giant 卻毫不猶豫地作出了生死抉擇。這種人性,或許只能在1991年的《終結者2》中還可以看到。不過遺憾的是,《終結者2》對T-800的人性描寫還不夠細膩,更多讓人覺得,他選擇自我毀滅仍然是程序的計算結果和對人類的單純模仿,而非自我意識(人性)的覺醒。
  
  表現人性,成為本文提到的所有影片的主題。E.T.中的童真與成人的冷漠形成了對人性的批判,金剛表面的獸性與內在的人性成為其悲劇的根源,鋼鐵巨人的自我犧牲表現出的人性使這部影片進一步昇華。

http://blog.sina.com.cn/u/3ee165a5010001r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