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手機 [2003]--CELL PHONE

手机/CellPhone

7 / 1,539人    107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震雲
演員: 葛優 徐帆 張國立 范冰冰 范偉 趙奎娥 楊欣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菩提樹下

2006-02-01 20:16:08

21世紀初的意向符號再造


在21世紀初,大部份中國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在每一天的例行公事中已經對許多事物習以為常,從未在更深層次探究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和生命帶來的意義。我自己也是在不經意的思考中發現了從事這種探究的樂趣,希望自己能夠開個頭,拋磚引玉地讓大家把自己的生命體驗營造得更為豐富多彩。

手機
在城市裡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機,這些手機或貴或廉,或大或小,或新或舊,時刻與其主人保持親密的接觸,彷彿一隻只高科技化的寵物。人們自從擁有了這麼一隻寵物,就像得到了一隻來自《太空戰士》(Square發行的RPG電腦遊戲)裡的召喚獸,能夠讓自己做出一些光憑身體機能無法實現的事情――將自己隨時隨地的和近乎無窮的人類溝通網路聯結,讓自己的思想在廣袤的天空中和其他人的思想互相交織。這其實是一種由文明進步產生的、偉大的自由和權力:只要自己想要,而且知道對方的號碼,就能夠隨時隨地的聯繫他。當然,這種自由和權力和它們的兄弟姐妹一樣是相對的,對方也有不接受思想聯結的自由和權力。
現實生活里,往往有各種各樣的障礙來限制人們行使這種自由和權力,最大的障礙就是手機費用。我們想像一下在取消了手機通信費用的時代里人們依賴手機交流的程度,以及交流程度的改變所引發的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的改變,就可以明白這個費用障礙是多麼的萬惡。上帝在上古時代為了不讓人類同心協力建造通天的巴比倫塔,於是就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說不同的語言,藉此削弱人類間的合作關係。今天,人類已經逐漸克服了語言不同帶來的溝通障礙,但是今天的上帝又製造了高昂的通訊費用,阻止人類形成親密無間合作來挑戰他至高無上的神權。
上帝關閉了一扇門的同時也會開啟另一扇門,手機簡訊就是另一扇門,雖然狹窄了點。書面信件,作為數千年來人類交流的主要載體,正在迅速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它的基因和精髓已經有了許多傳承者,那就是電子郵件、傳真,當然還有手機簡訊。文字化表達,聯結區域廣泛,非即時性反饋,尤其是費用相對低廉,這些都是簡訊風潮得以從2002年開始在神州大地愈演愈烈的原因。誰都知道讀信的感覺和電話交談的感覺有天壤之別,同樣是表達愛意或新年祝福,在電話裡直說往往會讓雙方都覺得肉麻,但一條簡訊過去就會變得溫情脈脈。如果是難以在電話裡溝通的思想,還可以利用簡訊的方式,讓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來決定回復的內容和語氣。如果對方關機導致一時呼叫不到,發過去的簡訊還可以在對方開機後不久送達,如此一來就不需要每隔10分鐘撥打一次電話了。最重要的是,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大陸版圖內,無論雙方距離有多麼遙遠,兩地交通有多麼困難,只需要1毛錢就能馬上聯繫到對方。這就是科技「召喚獸」賦予當代人的力量。從節日期間數以十億計的簡訊流量,到大學生呼朋引伴去參加反對日本右翼的遊行,再到「玉米」「涼粉」替自己喜愛的「超女」搖旗吶喊,無不顯示出人們對這個使用得心應手的交流工具的信愛(斗膽自造一詞)。
手機已經被賦予了許多超出它技術功能範圍之外的文化象徵意義,這一點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劍對於人們的意義。首先是權力,古時佩劍者一般都是有權有勢或有膽有識的人,他們當然擁有某些當時稀缺的權力。今天的人們通過擁有手機而擁有的權力來自於現代工業文明的大規模製造,這種權力遠非古代君王所能企及,但是在「自由、平等、博愛」的現代文明社會裡已經普及到擁有相應經濟權力(能力)的個人。在電影《無極》裡,奴隸崑崙問光明大將軍:「我怎麼才能知道誰是王?」光明回答:「就是手裡沒有武器的那個。」這讓人想起當年「大哥大」剛剛在國內出現的時候,領導們的「大哥大」往往不在他們自己手裡,而是在那位亦步亦趨的隨從手裡。因為當時手機所代表的權力仍然具有稀缺性。
手機蘊含的象徵意義其次是地位,和服裝、汽車、住房一樣,它主要體現的是經濟地位而非政治地位。現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新手機價位差別很大,從不到200元的中興T189,到超過萬元的NOKIA8810,讓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形成的、貧富差距日漸增大的不同社會階層有了各自的經濟地位代言機型。擁有手機的人們都擁有自由溝通的權力,就如同佩帶鑌鐵劍者和佩帶青虹劍者均有殺傷能力,但器物還是無情地在彰顯主人的地位,所以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更換手機的行為上看出此人經濟地位的改變。
手機這隻科技寵物還可以告訴別人它主人的品味。地位和品味是兩回事,歐·亨利筆下的流浪漢可以給心儀的女教師送去一瓶青草,上個世紀90年代的大陸暴發戶也可以比賽燒人民幣。精明的手機廠商自然明白這一點,對每一個價位上的手機都會設計出多種款式,配以簡潔的廣告語和相應的廣告畫面,幫助人們輕易找到符合自己品味的手機。選擇手機已經成為和選擇服裝、鞋子一樣,是一件要考慮和自己氣質素養是否一致、和自己身上其他器物搭配是否協調的事情。
如果說ARPAnet是Internet的雛形,那麼今天的手機(Combined Set)其實就是未來個人資訊處理便攜系統(PIDCS)的雛形。到那個時候,在PIDCS的幫助下,人們不僅僅擁有與其他個人溝通的自由和權力,而且還擁有與公共設施、電腦系統溝通的自由和權力。這種良辰美景早已出現在我們身邊的影視作品中,它離成為現實的日子不會太遙遠,畢竟從儒勒·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1870年代)到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下水(1950年代)只花了80年;在不到30年前,世界上才誕生第一台個人電腦Altair 8800(1975年)。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有生之年還可以享受到那些更先進的自由和權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