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衝擊效應--Crash [2004]

撞车/冲击效应/冲撞

7.7 / 449,159人    112分鐘 | 115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演員: 珊卓布拉克 唐其鐸 麥特狄倫 珍妮佛雅絲波席托 威廉費奇納 布蘭登費雪 譚蒂紐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jolras

2006-02-18 20:24:54

The fault, is not in our races, But in ourselves.


這個城市有這麼多的汽車,撞車(Crash)是這樣的難以避免,這個城市又有這麼多的種族,衝突(Crash)也是這樣的難以避免。

雙關的戲名,使得它難以準確地翻譯,而電影本身的主題,也讓人覺得一言難盡。

電影寫的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發生在洛杉磯一天半內的眾生相,人人在和不同的人發生衝突(Crash),那些卑微的人們之間的悲喜劇,有關種族,也無關種族。我們向別人發火,常常只是因為自己心裡不爽,但在電影裡的洛杉磯,這個一塊招牌砸下來,大概會砸中九個不同種族的人的地方,憤怒的炮火,擊中的往往就是不同種族的人。看起來是由於種族之間的偏見和衝突,但也許導火線是一些非常個人的原因。——如果你剛剛在街上被兩個黑人混混打劫,嚇了個半死,你在跟家人發洩怨氣,大罵該死的黑鬼都是賊的時候,會不會顧忌正在幫你換鎖的鎖匠是個黑人?但是,那些潛意識裡的偏見,也許又使弱勢族群剛好成為槍口下的犧牲品,所謂柿子總揀軟的捏。——即使你是個自以為沒有種族偏見的好警察,深更半夜可以讓一個黑人小子搭你的便車,但當你們爭吵起來,他不顧你的警告,伸手到口袋裡去掏東西的時候,你會不會以為他在拿槍而向他開槍?(如果那不是一個黑人,那麼不要說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根本連架都不會吵起來。)

如果Crash的編劇兼導演接受採訪,會不會說,這部電影說的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在探討人性呢?很多人都會認為它的主題是有關種族問題的,但是我認為,並不這樣簡單。消除歧視,種族平等的口號喊到現在,人人熟悉了那套政治正確的指引,現實生活中,卻是相當複雜的情況,不能以一句種族偏見掩蓋一切。就像電影開頭Graham警官說的那樣,在玻璃和金屬阻隔之下,我們久久沒有與別人擦身而過的經歷了(大意)。其實,政治正確,也像是人們心靈上的玻璃與金屬,它保護著我們,小心翼翼地不受傷害,但也讓人失去了在衝撞與摩擦中互相理解的機會。只是,在利與弊之間,我們如何抉擇呢?這個問題太難回答。

電影裡的細節,也做的相當細緻,不過不是暗示和象徵性的,而是情節性的,有些溫柔感人,有些尖銳反諷,也給觀眾留下不少的回味。但與《斷背山》的細節不同的是,《斷》的細節指向的是電影本身,給觀眾帶來的是對電影情節含義的再回味與再發現,而Crash的情節、細節卻是讓觀眾去反思與思考的。所以看完《斷背山》,可能會為兩位男主角壓抑的愛戀不容於世而扼腕痛惜,偷偷嘆息自己的遺憾或者傷痛,會陷入影片而不能自拔。同時也期待,也許沒有了偏見之後,悲劇就不會發生。但是看完Crash之後,你會發現,即使社會是在慢慢進步,但人生依然是如此無奈與複雜,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好人出於自我保護,也會有不光彩的劣行,混蛋在感激或愧疚的一念之間,也會做出善舉,人們在衝突與摩擦中互相傷害,但同時也互相幫助與安慰。

看了不少的觀後,很多人覺得劇本的情節安排得巧妙,手法很獨特,但是,在我個人看來,編劇手法並沒有太多很新的東西,電影的深度其實在於前面所講到的帶給觀眾的思考。
查了一下資料,發現編劇及導演Paul Haggis是電視劇編導出身,可能正因如此,這部電影其實有著很多的電視劇痕跡。被兩個黑人小混混搶車之後,地區檢察官討論如何處理最完滿那一幕,我大笑之餘一下子想起Spin City。在結構上的多線索平行又互相交叉的手法,沒看過的也許覺得巧妙新奇,但在電視劇里已經是屢見不鮮。尤其是,我看了那麼多季的ER,這種結構再熟悉不過了。看完後覺得,如果ER拍一部兩個鐘頭的電影版,也就是這個樣子吧。而且,ER拍到現在,急診室的醫生護士,也是那麼族群複雜:出身富裕的白人,從底層奮鬥上來的黑人,來自前南地區的,來自中國的,拉丁裔的,印度裔的,單身母親,女同性戀……加上來急診室的人也那麼五花八門,對生死的思考,選擇的兩難,絲毫也不遜於Crash中安排的種族問題。而且,ER裡面,以急診室作為舞台,讓不同的人在這裡相遇、離開,雖屬偶然,也總接受得過去。但Crash里安排這麼多不同種族的人在一天半里面互相扯上關係,未免就過於巧合與刻意,尤其那兩位警官先生,與前一天被羞辱的那對夫婦再次相遇,還要是不再一起執勤的情況下,那麼戲劇性地一人遇上一個,真是中了彩票頭獎了。

當然,編劇安排種種的巧合,是想要造成一種人類的命運互相關聯的效果。以前看過一些歐洲電影,也有類似的手法。像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Before the Rain(中文有譯作《山雨欲來》和《暴雨將至》的),它是三個故事先後發生而不是平行發展,但是和Crash相似,三個故事裡的人物,也是互相關聯的,而且兩者都用了一個環形的結構,從某個時間點開始,然後倒敘,再回到開頭的時間點,而且它通過剪輯,造成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時間循環效果。Crash和它還有一個很相近的細節處理,Before the Rain開頭從天氣悶熱,暴雨將至講起,而結尾回到開頭時間之後,則是醞釀已久的暴雨終於落下。而Crash在開頭不久,警官說到,像要下雪了,而臨近結尾,果然是雪花飄落。兩者異曲同工。但我覺得無論是環形結構的效果,還是這種類似的安排,還是Before the Rain來得意味深長。

PS:Crash可能是到此為止,我在一部電影裡面看到最多種族出場,聽到最多粗口的電影了。

PPS:題目來自《晚安,好運》裡面引用過的一句莎士比亞:
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Julius Caesar, ActⅠ,Scene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