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慕尼黑惨案/复仇

7.5 / 238,165人    164分鐘 | Philippines:163分鐘 (cut)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東尼庫許納 艾瑞克羅斯
演員: 艾瑞克巴納 丹尼爾克雷格 希朗漢德 馬修卡索維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ilnn

2006-02-26 04:57:32

《慕尼黑》――為了誰的和平


  總感覺,關於中東地區這個沉重的話題,應該是有過類似沉重經歷的人方能理解和駕馭的。民族、宗教、立場、屠殺……千絲萬縷,牽連不清,個中感受遠非我們這些依賴某些片面的媒體報告的旁觀者所能夠解讀。當然,忙著「反恐」和報復的以色列入以及忙著製造「人體炸彈」光復家園的巴勒斯坦人不可能有這種閒情逸緻,幻想通過一部電影就能感化對方,於是,美國人來了。
  當然,在這裡,我絕非想通過這篇文字批判或者暗諷Spielberg。事實上個人也感覺《慕尼黑》態度很誠懇、手法很嫻熟、場面很震撼,只是憑老斯的個人經歷和立場所拍攝的這部影片還是顯得片面和單薄,而且,無法遮掩的商業味道也使整部影片的真實性和震撼性大打折扣。
        劇情
  本片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劇情,被指責與歷史相去甚遠。我認為虛構本身並無不可,但作為一部取材於歷史真實事件、討論當今最敏感問題的電影,即使虛構劇情,也必須以客觀現實為基礎。可慕尼黑的劇情卻出現過多戲劇性的略顯俗套的安排和衝突:電話暗殺事件中突然返家的小女孩和手忙腳亂的暗殺成員、表面上眉慈目善實際官居情報機關高位的法國老頭、穆薩德組織成員毫無情報來源而一直必須依靠法國情報組織――這一幕幕難免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就彷彿導演一邊正兒八經地向你講述一個嚴肅的話題,一邊卻又安插了一些肥皂劇裡的喬段來表達自己――不但沒有說服力,反而更添商業渲染和造作的嫌疑。
        人物
  關於男主角,個人感覺影片刻畫地有些過頭――一個如此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殺手。我不是否認人性,只是宣揚地過了,就難免帶上了庇護的感情色彩。尤其是那幾場暗殺行動中對於弱者和旁人的保護簡直有英雄主義的傾向,這不是《空軍一號》,而事實上一個殺手也不可能在完成了一個爆炸行動後還衝進火堆里去救人。我不得不將這種對主人公的美化與老斯的猶太血統聯繫起來,而這種照顧西方觀眾情感的行為也使本片註定不能成為上乘之作。
        敘事
本片敘事略顯枯燥。敘事線索完全是由一個個暗殺場面+大量對白堆砌起來的。老斯對於動作場面的駕馭能力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尤其是開頭那段慕尼黑慘案的再現,感覺很客觀真實。還有那場旅館爆炸案前,寂靜的夜晚摻著不成調的哼唱以及打在「新龐德」臉上忽明忽暗的燈光,一種恐懼的心理油然而生。然而,不少當代導演熱衷的暴力美學已經讓作為觀眾的我們變得麻木,對於慕尼黑,影片前半部的血腥鏡頭也曾讓我震驚,但是能驚心的未必能動魄,更何況到後半部,過多的類似場面使我多少有點無動於衷。倘若再加上大量說教式的對白,這樣的敘事方式讓我覺得乏味。
        主題和立場
  老斯在影片上映前曾經表示「拍慕尼黑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但是,僅僅通過對以色列特工暴力報復巴勒斯坦人的反思,來解讀的和平絕對是片面的;而僅僅通過對一個殺手精神道德上的救贖,來完成的說教絕對是蒼白的。慕尼黑中的巴勒斯坦人似乎還是那群野蠻的暴民,影片對於他們的描述立場還是如當今多數西方人的立場那樣,高高在上,即使有些許同情,卻多少也帶有點施捨的成份,是拒絕深入了解的,甚至是有點偽善的。對於相當一部份西方人來說,死亡的恐怖威脅往往只會激起他們先發制人的征服慾望,阿拉伯人的死似乎早也是習以為常。而對於巴勒斯坦來說,所謂的「恐怖襲擊」對於他們來說,又怎是威脅和叫囂那樣簡單?沒有經歷過他們的痛苦,你當然不會了解每一次武力反擊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個重建家園、保全後代的希望。
   我感覺全片最精彩的莫過於主人公Avner和巴勒斯坦人Ali面對面那場戲,於我個人而言也是最有感染力的。這是全片唯一一處對巴勒斯坦人的正面描述,也是全片立場最為客觀、視覺最為公正的地方――「是誰讓我們變成這樣的人,是誰讓我們喪失了生存的地方,我們過得有多麼的艱難,我們想要的只是自己的家園」
   之前看過一篇影評,很贊同其中一句話――「立場決定觀點」。所以,我不可能要求老斯拍出我理想中的《慕尼黑》,我和他們立場的不同註定了我對這部電影的不待見。不管怎麼樣,老斯這部電影應該可以在世界上引起較大的反響,也可以引起一部份人的思考,我想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吧。電影只是電影,一個能夠被電影輕易改變的人改變不了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