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慕尼黑惨案/复仇

7.5 / 239,105人    164分鐘 | Philippines:163分鐘 (cut)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東尼庫許納 艾瑞克羅斯
演員: 艾瑞克巴納 丹尼爾克雷格 希朗漢德 馬修卡索維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jolras

2006-02-27 07:47:06

預知卻無法阻止的悲傷


 
看過的四部奧斯卡提名的片子,Munich最令我悲傷。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乾淨,堅定,結局儘管不完美,但畢竟是小團圓。Brokeback Mountain,隱忍的悲傷,結局令人扼腕痛惜,但是終究,我們知道,兩個愛著的人是沒有錯的,將來或許悲劇不會重演。Crash,複雜而令人思考,有悲傷,但是也有溫暖。但是Munich是什麼,是一種令人絕望的悲傷。

其實,Munich要說的東西並不復雜,簡單地說,就是在質疑「以暴易暴」是否正當,是否有效。安替說Spielberg在搞平衡,其實我不覺得,他一直都在通過Avner的角度去講整個經過,電影裡之所以不閃回黑九月成員如何策劃慕尼黑事件,是因為這些事情是Avner所不知道的,而且是他最後懷疑的。但這些東西重要嗎?即使有證據給Avner看了,面對過那麼多的鮮血和死亡,他的惡夢能夠停止嗎,他的恐懼能夠消除嗎,他和妻子能重新找到過去做愛的歡娛嗎?電影其實是通過暗殺行動對Avner施加的影響,讓我們看到仇恨與暴力的循環,會讓人陷入一種怎樣的悲劇性的境地。一個人是這樣,許許多多人也是這樣,一個民族,也許也是這樣。以色列入是這樣,巴勒斯坦人也一樣。但是,問題在於,不這樣,能怎麼樣?仇恨深種,暴力的報復已經開始,他們可以在哪一點停下來?你能夠用什麼力量,去讓他們停下來?

電影無力回答這個問題,誰也沒有辦法,所以,電影也沒有很深入地追問,只是把觀眾推到逼真的鮮血與死亡面前,讓觀眾與Avner一起體驗,一起去懷疑,一起去恐懼。

但是我也許是看醫學題材的電視看太多了,電腦上面的觀看效果也減弱了視覺衝擊力,畫面上的彈孔、鮮血、殘肢已經嚇不到我了。但是我依然感到悲傷,我的悲傷來自另一種體驗。

電影的拍攝手法並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是純熟而有些落套路的,很多時候,我可以知道後面的情節將要如何發展,通常,缺乏懸念感會讓電影變得乏味,但 Munich似乎不一樣,看著特工小組那幾個成員,過去的工作是這麼平凡普通,然後,我知道,他們要成為殺手,殺人,然後被殺,或者陷入被殺的恐懼。看著敵對雙方的年輕人,偶然地進入同一個房間,並非友好但仍然安全地談話,然後,我知道,他們肯定要再次相遇,而且肯定,是你死我活的爭鬥。看著特工小組的成員一個一個地向Avner發出疑問,我知道,疑慮,預示著他們的死亡……在平常人中間看到不可逆轉的悲劇命運,這種預知使我無比的悲傷。

在我這裡,電影的主題就是用這種預知而無法阻止的悲傷帶給我的,我看到了,殺掉了一個組織者,頂替他的可能只是另一個更為強硬的人,被暗殺的人未必無辜,但是,一個接一個的殺戮,隨之而來的報復,圈子不斷擴大,難保不會帶來更大範圍的流血。是的,我看到了以暴易暴的循環永無止息,走向的只能是悲劇,但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這種悲劇似乎是無法阻止的,就像我知道,下一個鏡頭,電影裡的那個人就要死去,卻明白,結局已經預定好,作為觀眾的我,根本無法挽回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