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狂愛--The Night Porter

午夜守门人/狂恋/魂断多瑙河

6.6 / 14,990人    118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芃誠

2006-03-06 19:02:02

黯夜中的惡之花


黯夜中的惡之花
 
    《午夜守門人》,女導演莉莉安娜·卡瓦尼1974年的作品,據說爭議頗多,在影評類的書籍里大都歸為情色片的類型。

    我是分兩次才看完的。前一晚看到一半的時候,實在困的不行,加上影片壓抑的調子,略顯詭異的情節令人心生恐懼。我一直在想女演員是誰。查豆瓣網上的資料,只知她叫夏洛特·漢普林,好像還演過《本能2》,不知是否同一個人。不過,我有一張《沙之夏》的碟,主演也是她,大概是近些年的片子,明顯老了,只是面部特徵還是那樣,薄薄的嘴唇,眉骨突出,眼窩深陷,經常面無表情,卻又總是給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印象。今天下午陽光很好,氣溫回升,煮飯的空閒時間裡總算把剩下一半的片子看完了。

    說實話,我不太能接受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所謂戀情,很多影評所質疑的也是其中透露出的導演的道德和價值取向問題,因為男的曾是納粹軍官,女的曾是集中營中的猶太犯人。印象中相似的影片還有帕索里尼的《索多瑪120天》,也是義大利的導演。不過,那是一部我絕對不會再看第二遍的片子,因其內容已經大大超出了我的心理極限,也包括生理上的不能適應。而這部《午夜守門人》,儘管也有「性虐」的情節,好歹還算是用儘量溫和的手法來表現,而且貫穿全篇的音樂很美,多少衝淡了一些劇情的殘酷。估計音樂是導演有意為之的選擇吧,莫扎特的《魔笛》,我不太懂古典音樂,不過這次卻聽出了幾分弦外之音。

    如今的我,已經比較傾向明朗輕快的表現方式,包括對電影的選擇。反映二戰內容的經典影片像《鋼琴師》、《辛德勒名單》等,雖然基調也壓抑,也沉重,畢竟還有震撼和反思,結尾時的明媚色彩多少給人以希望和嚮往,以及走出戰爭陰影的人們對過去的承受,不曾泯滅的人性的溫暖。

    《午夜守門人》中,1957年的維也納,清冷的街道,古舊的建築,人物臉上冷峻抑鬱的表情,處處透出一股陳腐而陰黯的氣息。十年以後重又邂逅的男女,匆忙對視的慌張眼神中,藏著太多無法刪除的記憶和秘密,逃避不了,再次糾纏。

    如果說,影片中兩人之間的感情吸引僅僅只是建立在情慾基礎上,現實中倒底有沒有可能?也許有吧。畢竟人類是個非常非常特殊的群體,理性與情感往往在不遺餘力的角力中產生出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和舉動。

    關於反思戰爭的電影,要嘛是在槍林炮雨中直接呈現戰爭的血腥和慘烈,要嘛是在戰爭的背景下展現人與人的關係。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其實都有一條最簡單的道理擺在我們面前,即,施與受的雙方都同樣是痛苦的,不幸的。難道僅僅只是那些死傷於炮火中的人們才是唯一的受害者嗎?顯然不是,戰爭就像原子彈爆炸後的輻射波,慢慢滲透,所波及的任何一處,肯定都無一倖免。

    《廣島之戀》中的女主人公,也是在戰爭中愛上了不該愛的敵軍的士兵,被家人監禁起來,戰後即便開始了新的生活,內心的陰影和苦楚仍舊難以徹底釋放。《午夜守門人》中同樣如此。女人如此,男人亦如此。影片結尾處,男人穿上了戰時的軍裝,攙著虛弱的她驅車來到橋上,兩聲槍響,他們倒下了。是個中景,畫面裡的屍首彷彿鬆了口氣,終於結束了,原來死亡一直是他們緩緩投入的深淵,是自我選擇的最後結局。畫面外,射殺他們的人彷彿也鬆了口氣,他們一心想掩蓋的秘密終於沒有了證人。

    那些曾經的納粹軍官,戰後都有了體面身份的一群人,或許就此能夠安心了。我不喜歡那種看似紳士長相實則心理陰險變態的男人。當然,演員的職責是儘可能還原劇中人物所要求的身體語言和心理活動。只是看見那樣的臉,容易讓膽小的我夜裡做噩夢。

    過陣子,想重看一遍《羅馬假日》。同樣是義大利,同樣是黑白片,但有我喜歡的溫情和淡淡的惆悵在裡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