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衝擊效應--Crash [2004]

撞车/冲击效应/冲撞

7.7 / 449,891人    112分鐘 | 115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演員: 珊卓布拉克 唐其鐸 麥特狄倫 珍妮佛雅絲波席托 威廉費奇納 布蘭登費雪 譚蒂紐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drew

2006-03-13 12:12:52

我們都要思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了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Crash》,果然名不虛傳。既有電視劇集的娛樂性,又同時處理在民主社會裡種族歧見的問題 (專制社會裡是政府專利處理的)。

這套電影在西方其他已開發國家都會有相同的感染力。廿一世紀是人材世界流通的年代,現在所有已開發國家所走的方向都是:降低專材移民條件,以吸引人材,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爭一長短。結果是無可避免地大城市都變得種族多元化。

各地都有自己一套「政治正確」的種族觀點。如在美國,白人是大多數、是歧視者,其他族裔是都可以叫做「非白人」、是被歧視者。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白人很快已在人數上不是「大多數」,但還是會繼續做「majority」。

 

政治不正確

這套電影最大的賣點是「政治不正確」,把種族問題回歸真實。故事發生在LA,把一連串小市民每天都要面對的種族問題極端化:片中滿是因小事、誤會而引起仇殺、失控。看這片是會覺得LA真可怖,其實不過是編劇的故意造就。不過正是這種把小事極端化,才能令觀眾對號入座,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種族政策」會否帶來不可挽救的後果。

政治正確的種族電影的典型是:黑人雖然言行乖張,但其實只是文化差異,他們都是善良。最後一幕必定是黑人被警察無故歧視,不明所以,不聽指示,然後警察以為他要拔槍,就先下手為強...最後發現只是誤會。

在現實中,因為社會因素,黑人卻常是無所事事、打家劫舍之徒。片中沒有為了政治正確而失實,要說的是,種族歧見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被歧視者的心態和行為都很具決定性: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一句無心的說話,被歧視者都能把它看為歧視的行為。

有時候,歧視只是在自己心裡,是自己歧視自己。

 

我們都要思考

這套電影帶出的訊息是,我們都必須多思考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立場和看法,不然就會發生災難性的結果。

當年輕警員受不了老警員對非裔人士的種族歧見,提出請辭時,老警員對他說:「你以為你知道自己是誰嗎?你一點也不知道。」結果年輕警員最後做出更大的悲劇。

從來不覺得有人歧視自己的黑人青年,最後為自己招來大禍。

反而在開始時種族歧見很深的人,被他們的言行影響了,從歧見中解放出來。

我們是想我們對這個敏感問題的態度,是被隨機的人和事影響,還是自己有一套堅持的方針?

把所有人種平等對待,抱開歧視,是否解決辦法呢?天真地無視歧見的存在,只會更自己做出不合適的舉動,為自己招在不必要的麻煩。

在一個充滿歧視的社會裡生活,遠不止不把黑人叫作 nigger 那麼簡單。

http://andrewo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237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