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攻殼機動隊2--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攻壳机动队无罪/

7.4 / 40,636人    100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ver

2006-03-15 23:27:38

孤寂的瘋狂與相遇的悲傷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本篇

巴特是Cyborg。
他的手、腳、以及身體的一切,都是機械。
對他而言,所剩下的,只有小部份的腦
——和對一個女性的回憶……

從1995年到2004年,經過8年多的漫長歲月,再次回到視野中的,無限廣闊的網路世界,活躍在事件陰影中的公安,以及有著義眼的高大身影。
會去看Innocence,完全是在計劃之外。預定的日程被愛睡懶覺和愛發獃的壞毛病破壞掉,在繁華區的街道上晃來晃去的結果,看到影院外大幅的Innocence海報。二十分鐘後開演,99分鐘的故事。
影院全都是指定席位,好位置已經售完。售票的小姐問我:要旁邊的還是前排中間的?
中間。
劇場在六樓,很小。我的座位在第二排的中間,大螢幕的正下方,音響交匯的地方。幕布在頭頂上方鋪展開來,打著微弱的頂光,觀眾席彷彿被一個以螢幕為中央的無形球體掠過,越往前身體放得越低,到了我這一排,早已經是齊刷刷低躺下。
然後,電影開始。

日本電影的慣例,是開片之前會有幾個相關的介紹,同一個電影公司的新片,或者是關聯的製作。這次也不例外。第一個廣告就是《Ghost in the Shell》的遊戲,3D,PS2。個人不喜歡3D的遊戲,總覺得人物一3D化就失去2D時超越現實的故事感,看這個遊戲的介紹畫面,也是如此。好在配音的是SAC的原班人員,遊戲介紹以素子倒地,巴特的一聲大呼:「素子~~~」結束,感覺還是滿有魄力,笑。

接下來的兩個預告片是我完全沒有預想到的,大友克洋的《STEAM BOY》和GHIBLI的新片,魔女的森林。大友克洋延續他一貫的風格,十九世紀的機器繁盛被他畫得一點浪漫氣息都沒有。明明就有英雄救美的場景,吞吃觀眾神經的卻照舊是略顯老舊、繁複盤纏的機械。魔女的森林很不像GHIBLI以往的風格,畫面平面裝飾的風格極重,色彩板塊化。以前在CD店看到海報的時候還差點以為是歐洲的動畫片。
接下來的就是柯南的新劇場版和蠟筆小新西部生活的劇場版預告。這種畫風不精緻的東西果然是不能拿到大螢幕上看的……感覺是完全粗糙,線條太粗、顏色太平板……不過介紹的影片和本片氣氛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以致於小新的片頭出現的那一瞬間,劇場裡所有的人都在笑。
話說回來,連Innocence在那麼大的幕布上看起來都不是特別精緻。可是有音響和大畫面的魄力……我還是喜歡在電影院看 ^^

在播放預告片的時候,劇場裡最前排的黃色頂光還亮著。五個預告片一放完,燈光悄無聲息地齊齊熄滅。
黑色的螢幕上打出一行字:
「本片即將開始」

那一刻真是寂靜,寂靜得可以聽到屏住的不自然的呼吸聲。會在這個時候來看這部片子的所有人——我想,沒有趕首場的時髦,沒有人在心不在焉地吃東西,沒有人不在開場前到達並坐好——是真的在期待著這個故事。
螢幕全黑,然後城市的夜景出現在眼前。

看押井守的片子不是第一次了,但以前一直沒有察覺到,直到真正坐在影院裡,才真正發現押井在描述的時候,很喜歡用俯視的角度。在上空盤旋的直升機,高層建築的樓頂,從水面的正上方看見的倒影。如果直視螢幕,會覺得視線是傾斜的;可是躺在螢幕的正下方,會覺得畫面那麼大,好像整個城市壓下來了一樣。介紹片中曾出現過的,有著鳥翼的飛機飛掠巨大的建築群,被廢棄的遠東工廠,街上的中國風祭典,大頭娃娃,還有投影在樓房前水面上的雲影,都毫無疑問地是在炫耀CG。雖然知道這一點,但置身於這樣的場景之下,那種巨大的城市就在自己頭頂上的重量感和壓迫感,感覺色彩隨時會傾瀉下來的真切錯覺,強烈到了害怕的地步。
但是最驚艷的不是這裡,而是抬頭望向天頂,完全仰視的角度,那個流光異彩的藍色水晶鳥骨,巨大地、晶瑩地懸掛在頭頂上。透過鳥骨的光亮,是冰冷澄澈的透明藍色,從高高的天井瀉下來的陽光,是頹廢的、陰鬱的昏黃金色。
拋開其他所有場景不說,設計出這個場面的人,我要說他是天才。
押井的視角運用的確是很能讓人琢磨。第一次的想像現實,天井裡的鳥骨,是仰視的;第二次的想像現實,天井裡的無頭天使,也是仰視;第三次的想像現實,天井裡一隻普通的海鷗,卻是從天井向下俯視,好像是活著的海鷗,在用自己的眼睛往下看一般。突然想起遊戲中素子從樓頂往下看的場景,動畫裡素子俯瞰城市的場景,不由得想像這樣的角度會帶來什麼樣的視覺。
「……網路無限廣闊,我要去向何方呢?」
同樣的場景,是在夜間飛機離開地面的時候,我看見蛛網般在黑暗的地面上蔓延出去的燈光,漸漸遠去,好像安德洛墨達表面的形狀,好像是無限的網路空間。
網路無限廣闊,我要去向何方呢?

在看這部片子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鬱悶的準備。因為看GIS的時候,素子用力到臂膀肌肉脫落的場景,一溜子彈打上世界樹的場景,在腦子裡迴旋迴旋再迴旋,好像中了魔咒一樣。而押井說:「我決不允許有牧歌式的主人公,現在的主人公是以抱持著更為痛切的主題為絕對條件的……」
苦笑,真是惡劣的監督。
片子的一開始,就是陰雲慘雨的氣氛。暫且不論押井喜歡什麼顏色、黃昏場景般昏黃的海面具有何等華麗的視覺效果,整部影片就沒有給出一個讓人覺得鮮亮的場景。夜晚的城市,巴特掃瞄視野中的綠色,雨,光線昏暗的海面,燈光不明亮的密閉工廠。押井是打算徹底地打壓觀眾的心情,從開始,到最後。

前幾天在雲中看文,看到這樣的對話:
「巴特的眼神……」
「瓶蓋能看出眼神麼。」
笑倒。Innocence的主人公是巴特,從頭到尾,就沒有過大的表情變化,大多數時間都是那樣的樸克臉。生氣的時候臉上的線條只是微微地集中,笑的時候嘴角揚得人幾乎看不到。這樣的巴特,卻是活生生的、絕望的、瀕於瘋狂的。我說不出是影片裡的哪個動作哪句話會給我這樣的印象,但是我所看到的巴特,勉強地維持著和狗的生活,在同事面前精神緊繃,虛無、絕望又無可奈何,好像是在……瘋狂般地要尋找一個出口。一開場駕駛大型車到來,緩慢、沉默、頑固、惜字如金的巴特;在Ms.哈拉威的事務所里對著似曾相識的人偶久久凝視的巴特;在石川開車送他回家的時候因為一句關於素子的話就變成岩石刺蝟的巴特;在黑社會的事務所亂掃一氣,對下巴快要掉下來的托古薩有點得意洋洋地笑著說「我已經儘量避免」了的巴特,總覺得有一種刻意張起防幕,尋求某種支柱,或者尋求毀滅的表情。
誰能說巴特明知故犯地違反命令,跑到紅塵會大打出手,不是抱著「萬一死掉了也不錯的想法」呢?
回家的路上買狗食,下班了回去做狗食,餵狗的時候還要小心地拎住狗耳朵免得弄髒。巴特是很溫柔的人,在Ghost in the Shell的時候如是,在Innocence里仍然如是。1995年,素子在在海中凝視水面倒映出來的自己,困惑著自己所感知的一切。素子浮上水面後,光看錶情就知道要詢問什麼的巴特,這種細膩至今不變。但可能也正是這種細心和溫柔,在失去素子之後,失去的空間無法填補,於是溫柔變成了折磨。

如果……如果巴特一直這樣陰沉著臉,遊走在崩潰的邊緣,尋求著林中的畫像,我想,我最終會喜歡這部片子,而不是被它打動。看到最後,終場,螢幕轉黑,伊藤君子的歌聲響起,我突然聽懂了歌詞的那一刻,感情微微一動,悲傷湧了進來。

Follow me(わたしと一緒にきてくれ)

看片子前笑著說:沒有素子姐姐的東西我為什麼要去看啊。於是一聽說有素子就真的跑去看。素子素子,Ghost in the Shell的Ghost,無論那個世界怎樣變遷,也還是她。就好像朋友所說的,講巴特的故事沒有素子,要怎麼講呢。Innocence的故事因為素子的出現而完整,也因此徹底成為悲劇。
水面,西式建築,有異彩的天井。大片海鷗飛起,在昏暗的海面上。身體慘白的人偶如雨點般降臨。在天橋上,頂光的照耀下,兩個人劃出一個完美的圓形戰鬥空間。然後,轉身,槍口同時指向對方的腦袋。
場面凝固。
那時候整個影院裡,大概只有我在嘆氣。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久別重逢」的方式,確實是很適合巴特和素子。不是情人,不是兄弟,是曾經可以把自己的背後交給對方的人,是有著比語言和肢體動作更加深切的默契的存在。然後離去,沒有任何聯繫。
我一個人在那裡苦笑,果然就是吳的套數。
影片的基調,從觀眾明白「素子」出現的那一刻,就開始改變了。戰鬥的步調,行進的方式,命令的直截了當,情報的陳述,馬上切換成素子的乾脆俐落。大家一直跟著巴特在泥沼里爬啊爬的心情,突然就跳到了乾爽硬實的地面上。

而最大的改變,是巴特的表情。
還是樸克臉,還是瓶蓋眼,但是從語氣到肢體語言,全變了。給素子赤裸的木偶身體披上背心的巴特,身上那種弩張劍拔的戒備心和下了三年梅雨的發霉氣質,全都跑去了九霄雲外。曾經在Ghost in the Shell里認識,而最象Stand Alone Complex第25話裡巴特的那個人,重疊在這個面容上。當時看得開心後來覺得最悲傷的一場,是巴特守護進入系統的素子。沒有對白,場景不切換。槍林彈雨之中,素子默然而立,巴特跪在地上,從容不迫地射擊、換彈夾、射擊,全無緊張之感。
腦子浮現出來的只有一個詞:騎士。
把自己的榮譽和生命都獻給某個人,因為能為對方不惜一切地戰鬥而感到喜悅和榮耀的,傳統騎士。在這一刻,巴特是這張牌面的最好寫照。
早先就看過押井的採訪,卻是到最後才能理解押井對於素子 「殘酷」的認知。
「巴特,記住。無論何時,只要你連上網路,我就在你身邊。
「那麼,我走了。」
我們喜歡的,就是這樣的素子。
對於巴特來說,這也是最致命的殘酷。
永遠不可能跟上的腳步,永遠不可能抓住的身影。甚至連要去抓住的念頭都沒有。
在《鐵錆廢園》里,天玉座兀自沉思:古王國已經消失,叫我們這些為了守護而被創造出來的種族如何生存呢?
他所追求的,恰如林中聖像。


(二)音樂

來說音樂。

關於OST,茶館的素已經做過詳盡的介紹。流行音樂一向不是我的長項,所以就不說了。我對Innocence的編劇是梢有微詞,但是對音樂完全無可挑剔。笑,也是另一種戀聲癖的發燒方式。
第一個主題式的音樂,出現在人偶自殺,故事進入正編,開始打出字幕,穿插著人偶成型的片段的那一刻。曾經想到Innocence可能會沿襲GIS的格式,倒是真沒想到沿襲到這種地步。開場果然就是一大片似曾相識的女聲撲面而來。讓人目瞪口呆——這應該說是偷懶,還是執著呢——
同一個主題的延續,是在擇捉的中國祭,斜斜的視角,大頭娃娃和神像。街道兩邊擠得滿滿的人,帶著鬼怪的面具,沒有人氣。巴特和托古薩繞到小巷裡去抓人來拷問情報的時候,背景音樂完全消失。然後沒有任何預兆地,鏡頭切回祭典,大片的音樂如同峭壁般陡然揚起,直直地壓迫過來。
再一次目瞪口呆,音樂果然是有壓力的。

除了《傀儡謠》的三首曲子之外,其他的BGM就不是很明顯了。影片的重點還是在劇情和陳述上。但是說白了傀儡謠也只是麻藥,刺激,迷人,動聽,叫人無法自拔。真正能在心裡盤旋的則是那首《Follow me》。素子和巴特分離後不到兩分鐘,影片就結束。黑黑的幕布上一行一行的工作人員名單打出來,悠然響起的,就是這首歌。

Follow me(わたしと一緒にきてくれ)

因為素子的出現而受到衝擊,因為巴特的情緒改變而感到欣喜,還沒能來得及體會就結束的別離。此時此刻,悲傷開始慢慢滲出來。
這首歌,存了心要勾人眼淚。
看完電影出來,沒有直達電梯,只能一層一層坐電動扶梯下樓。五樓是音像店,本著平復心情的打算就進去了,結果進門是一大張海報,破壞的人偶,同時Follow me的第一句歌詞劃空而來。
眼淚一下子湧了上來,然後覺得心裡的悲傷好像反芻一樣,一波一波地拍了過來。
該死的音像店。
站在試聽的角落將近一個小時,把OST里幾乎所有感興趣的曲子聽完,才終於回到了現實世界。


(三)雜感

我看東西向來以台詞優先。一則是因為我的電腦螢幕小,二則是因為我常常是開著碟子一邊聽一邊做事,所以台詞好的片子自然喜歡。
Innocence,個人覺得是比不上Ghost in the Shell的。一方面是台詞比較多,劇情的張力比較差,而且有些片段有純粹買弄CG的嫌疑。而另一方面,和士郎的原本不同,Innocence幾乎完全是押井自己的劇本,借用了「攻殼」的這個外殼來述說自己的觀點,所以難免帶上說教的口味。95年的GIS是押井的GIS,但是藍本勿庸置疑是士郎的,兩者的融合,創造了一部顛峰之作。而Innocence完全是押井的作品,硬要比的話,會和Avalon比較像。押井在改編劇本上是天才,可是不客氣地說,他自己寫的劇本,就總是有生硬的痕跡。

看完影片後豎起耳朵去聽日本人的反應,普遍覺得難,但是好看。當時的觀眾主要是學生、上班不久的年輕人,超過30歲的人很少。考慮到這些因素,給出的評價會和業界有相當大的差異。我自己思考過人與機器人的關係,而且有相當一部份觀點和押井吻合,因此那些純敘述的部份對於我來說很親切。可是如果對這個問題了解不深的話,哈拉威的那段說教,Kim的長篇大論,是一定會讓人打瞌睡的。

從98年一直跟蹤動漫畫的情況,國內最初寫出深刻評論、帶動動漫潮流的人,一直收集資訊的資料狂,以及類似的一些人,我一直覺得是小圈子。而更廣大的動漫圈,只是覺得「好看」而已。在日本,也是這樣。動漫雜誌的盛行,以及大量質量並非上乘的動漫畫的湧現,是為了填補時間,是為了娛樂。Innocence受到注目,是因為GIS的影響,尤其是在歐美的影響,以及業界的無限關注。但是實際上這部片子,只有60%做的是現象,至少有40%是做給OTAKU的。如果我也只是「看」的人,我想,在從劇場出來後,會記得那些華麗的場景片段,會記得素子的出場,但是一定會記不得整個片子的流動,記不住這麼多的細節。

士郎是士郎的攻殼機動隊,這個FANS的圈子非常牢固,就好像看過《刀鋒》的人,要嘛不喜歡,要嘛就會非常堅絕地擁護毛姆。押井是押井的圈子,看過GIS的人不一定就非常喜歡攻殼機動隊的原作,甚至可能了解不多。在這一點上,神山的SAC就做的比押井好的多,至少好懂得多。
融合了押井和士郎優點的,始終就只有那一部GIS,Innocence是比它沉悶得多的片子。無論是故事的流暢性,可看性,分析的力度和易接受性,包括音樂,包括人物塑造。雖然在95年的技術環境下GIS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而在現今的動畫技術環境下Innocence沒有再與其他片子拉開那麼大的距離,會對觀感產生影響,可是像《2001年漫遊太空》,象《阿拉伯的勞倫斯》,無論技術如何,震撼人心的東西總在那裡。

我的日本同事的觀點,我想很能代表日本人的想法。
他說:「我很想去看Innocence,因為聽說很出色。但是沒有看過GIS,我擔心會看不懂。」
以及:「知道你要去看Innocence還好;知道你要去GHIBLI美術館,才知道你是真的喜歡動漫畫;結果你連大友克洋的短篇都收集全了,我說,你是OTAKU嗎?」
我的回答是:「即使看過GIS,如果不是當真對科幻設定有一定了解,對機器人和人的論述有一定認識的話,這仍然會是華麗、沉悶、看不懂的東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