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樓傳來的歌聲--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二楼传来的歌声/Sangerfranandravaningen/SongsfromtheSecondFloor

7.5 / 20,422人    98分鐘

導演: 洛伊安德森
編劇: 洛伊安德森
演員: Lars Nordh Stefan Larsson (Ⅲ) Bengt C.W. Carlsson Torbjorn Fahlstrom Sten Anders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ephyrs

2006-03-22 06:47:42

二樓傳來的歌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先坦白一下:看這個片子的過程中我睡著過兩次……

每次睡醒我都會認真思考一下,究竟是什麼讓我困的如此徹底。除了對白的瑞典語過於怪異,以及沒有背景音樂烘托氣氛之外,我想原因大多還是要歸結於導演的鏡頭語言。影片全部用長鏡頭拍攝,而且是固定長鏡頭,演員就在這樣一個限定的場景裡面表演,就像舞台劇一樣,時間長了難免有枯燥之感;當然看舞台劇不一定會讓人犯困,但是這個舞台的色調總是灰暗冰冷毫無生氣,表演者也是死氣沉沉猶如行屍,加上每一幕之間聯繫極為鬆散全無線索情節再扯上眾多混亂的出場人物,估計每半個小時觀者小小崩潰一下也算正常吧。

事實上,導演Roy Andersson是一個廣告師出身,善於拍攝風格怪異的廣告。所以我很能理解為何影片會有如此眾多短片一樣的內容出現。導演正是通過這樣一種短片拼結手法,描繪出一幅冷酷絕望的末世眾生像。

-群屍

愛幾乎已經在那個世界中死去。丈夫不再疼愛妻子,父親不再關心子女,人和人之間疏離冷漠,人們所關心的只是如何在自己的身價後面多填幾個零。只有詩人還相信愛歌頌愛,所以他瘋了,進了療養院,從此靜靜的一言不發——「那棲息安坐的人將得到愛」,正如詩人所寫的那樣。他其實並非精神失常,他只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他對眼前的世界絕頂失望。在這個蒼白的世界裡面,幾乎所有人的心中都不再懷有愛不能夠再提供愛,他們的皮膚像鬼魂一樣蒼白,毫無血色,如同在城市裡移動的群屍;只有少數的人還能保持正常的膚色。而更具諷刺的是,真正在這個城市中游蕩的鬼魂,那個雙手反綁頭上套著絞索的俄國男青年,卻在用聽不懂的俄語向所有人痛苦的懺悔,懺悔他當時沒有能保護一同被德國人絞死的妹妹。

-群痴

信仰也一同死去。在那個瀕於崩潰的城市裡,痛苦和怨恨像濃霧一樣籠罩著,終日不見陽光不見希望,也許上帝的膝下本應是他們最後的避難所。但是,人們在莊嚴聖潔的教堂裡面聽到的卻是牧師在抱怨股市波動讓他大受損失;連上帝的使者都忙於追求物質和金錢了,這個塵世可還有希望?不過導演扭曲的幽默感還沒有結束。商人們也沒有放過每個賺錢的機會,在耶穌2000歲生日的時候大賣耶穌受難的十字架。我們看到交易會上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其中的一個耶穌手上丟掉了一個釘子,於是它像一隻猴子一樣單手在十字架上滑稽的蕩來蕩去,似乎在失態的呼喚著麻木眾生的注意。至於看到後面那場精心安排隆重盛大的祭祀,以及那個被推下山崖的祭品女童,上帝必然也會感到徹底的絕望:人們不單單是在喪失信仰,他們更是在喪失一種作為進步文明的虔誠。

總的說來,人們很難在這個電影中找到樂趣,無論是從情節上還是氣氛上。不過,在每個作為分段情節的「短片」里,倒是能從其中異常荒誕離奇的內容中感受到導演獨特神奇的想像力。所以大抵可以把這個電影看成是一系列黑色冷幽默的短片集,討論社會中逐漸喪失的愛與信仰。很難有人能把它一口氣看完,尤其是後面一半著實讓人感到窒息。當然,導演拍攝此片並不是蓄意製造壓抑和絕望,我想他是更想讓人們意識到這樣一點:在我們人類文明前進的河道里,我們正在用自己夾捲來的垃圾阻塞著這個河道;如果不能及時的疏導,我們文明前進的河水必然會溢出氾濫,流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