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生于七月四日/七月四日诞生/生逢月日

7.2 / 116,063人    145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Ron Kovic
演員: 湯姆克魯斯 Raymond J. Barry Caroline Kav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jali

2006-03-29 20:29:10

並非越戰反思片


      電影名聲不小。1990年奧斯卡獲得最佳導演和剪輯,並有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Tom Cruise和最佳改編劇本等6項提名。

      奧利佛 Stone在場面的調度上面技巧嫻熟、節奏感好,自始至終能抓住你的興趣。他還頗有情趣地選擇美國國旗上紅、白、藍三色的濾鏡,交替使用,拍攝了整個電影,比如戰爭用紅,夢境用白,傷感場面用藍。Tom Cruise的表演,看得出很努力,但我並無特別感覺。據說10年前Al Pacino曾預備出演這個角色,後因資金問題擱置。如果是Pacino,估計我又要跟著閃爍的膠片撕心裂肺一回,但我慶幸不是他,因為該片的情節設置在我看來實在是……

      依據真人Ron Kovic 的暢銷傳記,Ron本人和奧利佛 Stone在威尼斯一家咖啡館裡完成了劇本和分鏡頭的寫作。這個Ron同學(和Stone同學一樣)是擁有紫心勳章的越戰老兵。原為大學生運動員的他應徵越戰並負傷,下肢癱瘓。傷勢嚴重且美軍傷兵醫療條件簡陋,遂心生惡氣憤世嫉俗。後成為反戰積極分子,成功擾亂過Nixon總統的就職演說。曾考慮政治生涯,但最終拒絕了民主黨讓他參選國會的建議。而絕色27歲之Tom Cruise(born on 1962.7.3)扮演的Ron則有如下結局:繼Nixon後競選美國總統。

      電影充滿了戰爭的殘酷與變態、戰後的苦悶與掙扎,看上去像是好萊塢反思越戰的又一個努力。然而對照Now Apocalypse、Full Metal Jacket,或同為Stone執導的Platoon,便發覺《生於七月四日》堅決避開越南戰爭的本質,更談不上反思和批判。《七月四日》實為一曲以美式個人奮鬥的勵志故事為原材料來熱烈宣揚Americanism 的讚歌:說的是以一個充滿夢想與責任感的男孩(Ron)為代表的fabulous美國人民,如何被暫時性的一屆壞政府所矇騙和利用,受到身心創傷,但最終大無畏勢如破竹地推翻該政府,成功捍衛了美國價值。故事中的男孩在宏觀環境的大騙局中受創,殘疾、失去性能力,為之犧牲的(越戰)又不被世人所認可,因此陷入全面價值崩潰的深淵:詛咒美國和上帝,沉溺在小我的痛楚和負罪里,嘗試各種方法都不能得救。最後,他甩開小我、全心投入Americanism的輝煌的大我之中,以無私英雄的姿態衛道,終於夥同無數fabulous的同胞祛除邪惡、重振美國精神。與此同時,在小我層面上他完成了自我實現。價值回歸的重心在影片結尾精確點題:坐著輪椅駛向總統競選台的Ron對記者說:「我終於又有了『家』的感覺。」

      《七月四日》有個較為詭異的安排。在渲染Ron戰後的極度痛苦上,濃墨重彩都在於其因負傷導致的性能力喪失。與往日相戀的女孩無緣、酒吧勾引少女出醜、在家深夜詛咒瀆神、赴墨西哥嫖妓……全部與之相關。這一著墨點符合西方對個人主義和身體感覺的重視,換作我國高大全式勵志故事,主人公受挫絕不會與性受挫環環纏繞。然而,然而影片給出的解決方式卻毫不遲疑的呈現為——獻身國家,捍衛美國精神。在這樣的光芒萬丈的正義裡面,性無能性壓抑等種種一概雲煙消散,好像電線桿子上的小廣告保治百病。望著Ron滿面的信心和笑容,我確實感到極端的詭異。作為好萊塢的意識形態宣傳片,如此處理實在蹩腳得可以,活脫脫一具有美國特色(對個人主義和身體感覺的重視)的中國樣板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