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孔雀--Peacock [2005]

孔雀/Peacock

7.6 / 1,129人    Germany:144分鐘 | China:136分鐘 | 244分鐘 (original length)

導演: 顧長衛
編劇: 李檣
演員: 張靜初 馮礫 呂玉來 劉國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兵部四郎

2006-04-04 00:00:56

七〇年代的灰色記憶


孔雀讓我想起《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的七十年代,一樣的市民生活,一樣的年輕人。不同的是皇城根下的孩子的童年記憶是陽光燦爛,而古舊小城的孩子們的世界裡卻籠罩著一層灰色。
孔雀的故事發生在安陽。我每次回家或者返校,火車總會經過的一個城市。很小,很舊,一條主要的街道,一家電影院,一個公園,這幾個符號足以構成中國土地上大部份的縣城。於是在這兒講述的故事更加具有普遍延伸的意義。安陽,其實可以換成任何其他類似的城市。這個家庭也可以換成其他的家庭。相比之下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個性化更加明顯。
顧長衛曾經說,這部是一部向普通人致敬的電影。確實,電影講的確實是普通的生活,但因為環境和人物命運的常見,使得這部電影具有了獨特的政治意味。電影中出現的青春期、性、親情、人情還有人物對於自己命運的把握是屬於特定時代的產物。姐姐一直在生活中抗爭,尋找自己的道路。哪怕別人說她是破鞋呢,她對於幸福未來的嚮往,讓我們理解了那個時代的生存之道。一項在北京大學生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姐姐是最被觀眾喜歡的角色。觀眾不覺就接受了電影的解釋。
痴呆的哥哥「戀愛」了,對像是工廠里艷麗撩人的陶美鈴,這絕對是一場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一相情願。哥哥和一個農村姑娘相親,話沒說上半句,兩人倒開始推打起來,這可不是打情罵俏,這樣的畫面讓我樂不可支。哥哥最終和這個農村姑娘結婚了,這倒一點都不出人意料,這就是一個時代兩個人群的命運,哥哥沒有選擇,而那個農村儘管認為「要不是小時侯家裡沒錢不給我治病,我才不會嫁給你」,但她也同樣清楚的明白「能嫁到城裡來,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呢」。
倒是弟弟的故事顯得單薄。儘管這是一個陰鬱沉默的孩子,但當他因為一張裸體鉛筆圖就斷然離家出走經年不回時,我還是有些疑惑,這樣是不是太輕率了?感覺他的故事才剛剛鋪墊就匆匆而止了。後來導演解釋說,本來弟弟有一段同性戀情,因為這僅有的感情依賴而積蓄起的矛盾和對抗才導演了後面的故事。但後來送審前刪掉了這個段落,不知道在顧長衛許諾要出的導演版DVD中會不會加上這一段呢?
姐姐,弟弟,哥哥,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孔雀》在反思那個年代人群的生活軌跡上,用波瀾不驚的故事做了動人心魄的講述。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結構。三個段落自成一體,編劇初次操刀電影劇本,顯然還欠火候。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