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魂記--Psycho

惊魂记/精神病患者/触目惊心

8.5 / 720,114人    109分鐘 | Germany:108分鐘 (cut)

導演: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演員: 安東尼柏金斯 珍妮李 約翰蓋文 薇拉邁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rgool

2006-04-20 21:39:18

愛的需求


   這部影片給我的最大印像是片尾處的心理學分析,真佩服大師希區考克的懸念安排。它是希區考克恐怖驚悚片的代表作,在1960年的當時,這部影片可謂好萊塢最暴力色情的電影。而我決定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最近正在學習心理學的一些學說,想知道更多關於心理學的內容。關於這部電影裡的恐怖的鏡頭,我是沒有感覺的,因為現在的《咒怨》,《午夜凶鈴》、《筆仙》等恐怖電影,已經遠遠超過了它。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恐怖免役能力。當然,要是你有點膽小的話,裡面的瑪莉蓮和柯偵探被殺的鏡頭還是很刺激的。

    影片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但是真相直到最後的心理學分析才大白。記得以前曾看過一部電視劇,武俠片,裡面有個女人也跟貝斯一樣,有雙重性格。白天的時候是一個人的性格控制了她的肉體,晚上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個人的性格。當時,我覺得這簡直是拿觀眾開玩笑,世界上哪會有這樣的事呢,太離奇了,純粹是虛構的。所以,就沒再看了,也記不得片名了。

    直到我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很大,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很多事自己都不知道。世界上真有那種精神病人,具有雙重性格,一會兒是這個人,一會兒又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這也讓我領略了心理學的偉大與神秘。

    影片裡的心理學家說分析說,原本父親死後,貝斯母子靠遺產倆過著平靜的生活,儘管母親有些專橫,但倆人還是相互依靠地過著日子。後來,母親結識了一個男人,貝斯感到自己被母親遺棄了,心裡受不了刺激,於是就把母親和情人給殺死了。但同時,貝斯心裡有無法承受的罪惡感,於是,他就把母親的屍體從棺木中偷運出來,做了相當的防腐功夫後,收藏在地下室裡。這樣,母親就依然「活著」,至少貝斯是這樣認為的。但母親只有屍體存在,於是貝斯就常常把自己代入母親中。有時,他會變成兩個人,並能進行對話,還能模仿母親的聲音。有時,則會完全變成母親。當貝斯對住在旅館裡的女客人起色心時,「母親」就會發狂,會把女客人殺了。

    這不禁令人恐懼,我們的心理是如此的脆弱。每個人都需要愛,需要別人的尊重與接受,一旦這個要求得不到滿足,心理就會扭曲,人就會走向反面。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被愛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而愛的能力則是一個正常人的判斷標準之一。這在Freud和羅傑斯的學說里,都有重要的體現。比如:羅傑斯認為,我們都有被接受與尊重的天生需求,而當這種要求的滿足被有條件的提出的時候,常會使我們不自覺地去滿足這種條件,以維持重要他人的尊重。這時,我們往往會以他人看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來行事,而不會再聽從自己內心體驗的指引,我們就越來越變成一個社會意識的產品,而這就是各種心理疾病的起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