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孔雀--Peacock [2005]

孔雀/Peacock

7.6 / 1,129人    Germany:144分鐘 | China:136分鐘 | 244分鐘 (original length)

導演: 顧長衛
編劇: 李檣
演員: 張靜初 馮礫 呂玉來 劉國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厚

2006-04-29 21:37:23

打著普通人牌子玩了一把文學氣質


這是一部好電影嗎?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

應該說《孔雀》提供了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前期的生活標本。青磚瓦牆,藍灰的服裝系統,做鹹鴨蛋,踩藕煤,肉聯場的冷凍庫......一切宛如昨日重現,這些都是我們的過去——單調刻板,物質匱乏的計劃年代蹤影。我們必須肯定,顧長衛還原了我們的記憶,雖然這對他並不費力。他力求表現的,也是那個年代普通中國人如何堅韌頑強地熬過來,並且在其中也追求過他們各自的理想——雖然都幻滅了,但也曾經像那孔雀,孤獨地打開過它的美麗。這樣的視角,比起那些宏大敘事的主旋律或是充斥耳目的帝王將相宮廷片,應該要更貼近我們。

但是觀後,卻總覺得各色。那樣逼真的環境中,人物卻總在我們想像之外。當姐姐看到英姿勃發的傘兵從天而降,瞬間她的生活重心就此偏離,瘋狂地為實現當傘兵夢想而不惜各種代價。當夢想幻滅了,就將自製的巨大降落傘掛在自行車後,在大街上盡情撒野般飛馳。這個場面作為該片的經典片段被人推崇不已,我卻感覺突兀。也許,姐姐本就是為了理想近乎偏執,但我們所見70年代,本質上是個循規蹈矩刻板僵化的時代,她這樣神經質舉動,無疑跳出我們普通人的印記範疇。更為驚世駭俗的是,她僅僅為了討回降落傘,居然在小樹林裡脫褲獻身。這樣的場面顯得莫名其妙。

弟弟的故事也突兀離奇,太缺乏適當的過渡。突然就離校出走,若干年後突然回家,帶回一個妖艷的女子和小孩,過著未老先衰的寄生蟲日子。確實我們生活中大量行走著這樣的屍體般的人們——他們對日子沒有了任何希望,毫無理念地當起混世魔王。人物是真實的,但表現太頓挫太七鱗八爪,讓老外們對中國人更添了神秘感,讓中國人也覺著有些考驗智力。

大哥這個人物彷彿是傳統文化的最終歸結:大智若愚。一個智障者最終成為嘲笑別人的人。他身上或許寄寓著顧長衛們的象徵意味。但我認為這樣帶有輕喜劇色彩的被生活拋棄的人物,現實中並不具有這樣的智慧高度。他們是卑瑣的,被欺侮的被遺忘的沉默的大多數,基本沒有值得想像和模仿的命運。所以,這樣的角色本質上是虛假的,是弱者的一次藉機自慰。

最讓我感覺虛假的是,片子中充滿著張藝謀式的對白——要不就是沉默得不可思議,要不就是歇斯底里。雖然中國人整體上是個沉默的失語群體,作為象徵體一點沒錯。第五代導演們片中沉默的中國人,都是高深莫測般智慧;但我所看到的真實的民間生活場景,卻是喧囂的,充滿了廢話。

讓我感興趣的是,片子能夠使用復調式敘事手法,從某一個夏天的一張飯桌出發,哥哥姐姐妹妹三個人物各自展開故事,相互活在對方故事裡,相互印證。其實這樣的手法,可以從黑澤明的《羅生門》,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找到痕跡。與之不同的是,《孔雀》不是出自假設而展開,它出自一個原點同時展開真實的故事。片中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片段:姐姐單戀的英氣逼人的傘兵,最後淪為現實生活中一個猥瑣的市井人物。姐姐裝做毫不在意,卻在挑番茄時別過臉去,涕淚滂沱。對理想徹底幻滅的痛感,表現得很到位。可惜很多這樣的片段,大多只是通過旁白一語帶過,整個片子散文般缺些必要的連貫和交代。連使用孔雀這樣的喻體,也只是在片尾才突然出現,多少有些突兀——比起《阿甘正傳》前後飄遊的那根羽毛,《孔雀》太缺乏呼應和過渡。

《孔雀》本質上是一部抒情氣質濃郁的文藝片。和《我的爸爸媽媽》一樣,試圖以普通人的情感生活構建一種樸素的美麗。我們全然被片子的人物短暫催動一下,回頭一想,不過是回首往事的虛假的田園詩意。那樣死寂般的生存環境,心靈撕裂的痛楚,應該是不堪回首,怎麼就成了甜蜜的憂傷了?如果民間果真大面積存在這樣的真情和智慧,社會悲劇發生的機率應該大大化減。所以,那是一場偽飾的歷史記憶。往往通過中國人極易被打動的親情人倫軟肋,消解了真正重大的歷史文化謎底。

藝術不一定要表現英雄,表現普通人日常生活平靜外表下的湍急水流也許更能讓我們感同身受,但不能在幾可亂真的外在環境裡,製造一些虛假的讓我們一笑而過的人物。《孔雀》讓我感覺是打著普通人牌子玩了一把文學氣質。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