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一世情--Legends of the Fall

燃情岁月/秋日传奇/真爱一世情(台)

7.5 / 184,284人    133分鐘

導演: 愛德華史威克
編劇: Jim Harrison (Ⅰ) Susan Shilliday
演員: 布萊德彼特 安東尼霍普金斯 艾登昆恩 茱莉亞歐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anana*(Mars)

2006-05-03 04:57:25

生命就是不斷的丟失與獲取


影片涉及了所有人擁有和珍惜的感情:親情,愛情,友情,通過一個男人崔斯汀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得到詮釋,其中多少帶上了美國式的英雄主義與孤獨主義的色彩.在美國人眼中,真正的英雄和傳奇人物往往都是孤獨的,或思想上的孤芳自賞,或行動上的形單影隻,追求一種形而上的無拘無束.於是電影中的主人公們大多都被編排在了一種頗為蒼涼的大背景下,似乎在呼嘯的狂風和野獸的低鳴中,粗獷外表下隱藏著的感情才愈發顯得細膩感人.
崔斯汀的生命中有兩個世界,一個維繫著所有珍愛他並為他所珍愛的人,另一個則代表了他的自由與理想.就其一生而言,這個男人身上背負著太多的羈絆與不幸,因為有了羈絆,所以不幸.蘇珊娜用自殺來成就自己對他未果的愛情,伊莎貝爾最終失去了用自己一生等待來的愛情,摯愛的弟弟在自己眼前死去,哥哥因為嫉妒與他反目成仇,父親對他長久的等待等來的是蒼老和癱瘓,三次,崔斯汀都因為這些他生命中無法放下的牽掛,從那個理想的世界中返到了他的起點.如他的印地安友人"一刀"所言,崔斯汀的心中一直都有一頭熊,當他浪跡天涯,是因為這頭熊在他的心中咆哮,而當他返回到那些深愛的人中間時,那頭熊就睡著了,而誰都知道,睡著的總有一天總會醒來,當崔斯汀發現生命中已經再沒有可失去的東西時,心中咆哮的聲音引導著他再度走出了人們的視線,終其半生,孤獨半生.
崔斯汀的一生恰恰道出了生命中無法成全的一些遺憾和無奈,於任何人皆是,與崔斯汀一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一個理想中的世界,不為任何人和事所牽絆.但僅僅侷限於理想,理想之外我們必須用許多的愛去回饋那些附加在我們身上的愛,有愛就有傷,那些因為愛的辜負和消失帶來的傷害成了生命中沉重的砝碼,背負著這些砝碼我們如崔斯汀一樣無法走得更遠.
全片最感動我的一幕,崔斯汀第二次遠行歸來,中風癱瘓的父親跌跌撞撞地走出房門,已經無法言語的他用粉筆在掛在自己脖子上的小黑板上艱難地寫下兩個單詞:"Am happy".瞬間,螢幕外的我與螢幕內的崔斯汀一起淚流滿面,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語,道出了太過深沉的一份父愛.想起片中三個兒子遠赴歐洲戰場,最珍愛的二兒子多次出走,大兒子氣急地離去,這個堅毅的老人無一採取了同樣隱忍而沉默的方式去對待,離別時,一個握手,一個擁抱,一句珍重,用最深沉的愛目送最深愛的人遠行,然後再用最深沉的孤獨等待他們的歸來.正因為這樣的父親,才造就了崔斯汀這般不平靜的靈魂.
94年的影片,對於隔了12年才看到的我而言,收穫的感動和憂傷,多於事先對這部電影的期待與想像.這再次驗證了我對於好萊塢經典的印象,在我看來好萊塢的真正意義上的顛峰,一個出現在黑白影片時代,另一個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許多在那個時候出現的電影,從,,,,到這部,感動了多少人並仍為今天的人們所津津樂道.反映的主題無一不是人性的回歸,多少帶著點對所謂文明社會的蔑視與嘲諷.好比生物機體的進化,人在精神上的昇華和反思往往在這些電影中得到了體現.
好萊塢影片中比較有趣的一點是,所有的影片幾乎都被有意無意划進了兩種看似互相對立的兩大"陣營",一類是所謂的商業巨製,香車美女,爆走飛彈,在眼球和神經雙重的刺激下帶來片刻的快感,我們在高速和極度的壓抑下選擇了這類影片去放縱自己內心的狂躁與不安;另一類筆觸更為細膩,或大或小的背景下人們的感情和想法被鏡頭無限地放大,流水一般的情節划過觀眾的眼睛,進而划進觀眾的心底,每個人都能在其中尋找到似曾相識的一份心情,所謂以情動人說的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一個人對於一部電影喜愛與否,很大程度上由這部電影裡演員本身及其演出決定.似乎是無法更改的刻板印象,並不喜歡Brad.Pitt,但凡由他出演的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從最開始讓他名聲大噪的,,,,再到後來大熱的,感覺都不過爾爾.卻很喜歡他在這部片子裡的扮相,不為那飄逸的長髮或他招牌式的性感,只為那個為其演繹的至情至性的名叫崔斯汀的男人.片中兩位女演員的演出,於一部男性電影而言已屬不易.至於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父親,無話可說,第N次捍衛了他在我心目中的最好男演員的地位.
PS:原來看藝術人生時就覺得編導真不錯,那背景音樂要多煽情有多煽情,看了這部影片才知道,原來始作俑者在這裡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