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慕尼黑惨案/复仇

7.5 / 238,165人    164分鐘 | Philippines:163分鐘 (cut)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東尼庫許納 艾瑞克羅斯
演員: 艾瑞克巴納 丹尼爾克雷格 希朗漢德 馬修卡索維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古典音樂

2006-05-07 07:42:21

真實比電影更殘酷


摩薩德的那次復仇行動是現代間諜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其跨時之長,地域之廣,計劃之複雜而周密,其間歷經種種政治事件如戰爭、外交糾紛而仍決心不輟,都是前無古人的。光是其中任何一次暗殺都可以拍成精彩的電影。但是史匹柏自從拍完《拯救大兵雷恩》以後,就對戲劇性的奪寶、殘酷的殺戮不太感興趣,轉而思考隱藏其中的人性以及折射出來的平民和政府、體制之間的關係,如《抓住你》,《幸福終點站》,甚至去年的《世界大戰》等。所以《慕尼黑》並沒有我們初以為的充滿扣人心弦的殺機和陰謀,相反有些沉悶,雖然有些評論還是認為電影過於血腥。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可以肯定的說,真實的事件比電影更殘忍、冷酷。重新梳理一下發生在20年前的種種殺戮,再對照一下電影,可以找到很多微妙的對比,以及導演對觀眾欲語還休的猶豫和無奈(尤其考慮到觀眾中肯定包括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入)。我堅持認為,史匹柏在這部片子裡並沒有和盤托出他的思想。


電影中為了有中心人物,設計了主人公以及圍繞他的一系列配角,組成了一個暗殺小組。事實上,當年的暗殺小組有多個,原因我想只有一個,暗殺對像有11個人,分佈在多個國家,多個小組效率更高。為什麼要暗殺11個人?因為要為11名以色列入抵命,所以無論如何要湊滿11個。

第二個被暗殺者,這個人名叫哈姆沙裡,博士,住在巴黎高尚住宅區,娶了個法國妻子,電影中也可以看出他頗有教養,一邊和妻子說著法語,一邊用英語和記者激烈地討論時事。電影中暗殺小組是乘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溜進去在電話機里安置了一個炸彈,然後乘他回家接電話時,通過遙控引爆。事實上,哈姆沙裡有嚴密的警衛,根本容不得暗殺小組如此進去。但當時摩薩德用了個很巧妙的方法,簡直比現在的電影還精彩。他們先是裝成一個管道工破壞連接哈姆沙裡家的電話線纜,哈姆沙裡的電話就開始老出毛病,他怒氣沖沖地讓電話局來檢修,但這個報修電話不出意料地打進了停在公寓外面的摩薩德的工具車裡。之前車裡的特工一直在操縱著線路,一會兒通,一會兒不通,一直到哈姆沙裡怒不可竭地報修為止。於是「電話局」告訴哈姆沙裡馬上有技師過來。一會兒,果然有技師上門了,可他上門的服務卻是在電話機里安裝了一枚炸彈!記得3年前的爛片《義大利工作室》里也有很類似的情節,其實編劇是20年前的摩薩德。這反映了絕大部份所謂的「藝術」並不見得高於生活,但一定是源於生活。

暗殺了3名目標對象後,摩薩德想出了個突襲貝魯特巴解總部的點子,因為那裡有死亡名單上的另外3個人物。影片中暗殺小組扮成女人,靠近大樓,然後啪啪啪啪殺死幾個目標,其間還放過一個小孩,最後安全突圍。其實那次戰鬥慘烈無比,哪怕吳宇森的電影也為之黯然失色!
先是30名以色列突襲隊員搶上巴解大樓,對臥房裡的目標之一,「黑九月」首領之一,納傑爾一陣掃射。他的妻子想保護丈夫,也被射死。在電影的情節中有一個小孩迷迷糊糊的過來,一名以色列突襲隊員剛想開槍,迅被旁邊隊員攔住,放他過去。這個小孩應該是納傑爾15歲的兒子,事實上他那次也被亂槍打死。這是電影給以色列特工人員的第一塊遮羞布。
同時那此行動中隔壁一個婦女驚聲尖叫奪門而出,也被當場擊斃。但事後查明,她是一個無辜的局外人。電影無此情節,第二塊遮羞布。
電影中特工人員完成任務後就在槍林彈雨中奪路而逃。但當時摩薩德擊斃3名目標以後,開始整理被打死的領導人員的辦公桌抽屜和保險櫃裡的文件,還足足幹了半個小時。而這時,戰鬥剛剛開始。大街上的巴解戰士開始了還擊,以色列突襲隊員在門口堅守陣地。同時,8樓還有巴解戰士,他們為了戰鬥,用升降機將人吊到街上。而當吊斗接近路面時,突襲隊員就冷酷地將吊斗裡的人全部打死,然後把屍體拉出來,再把吊斗送上去,在黑暗中等待下一批。這一情節真的讓人不寒而慄!可以想像如果拍成電影一定會讓阿拉伯世界無法承受。最後臨走前,以色列突襲隊員將整棟大樓夷為平地,裡面許多巴勒斯坦人都遇難。此役共打死100多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3名暗殺對象。
電影中還省去了一個情節,其實很能反映摩薩德計劃的嚴密、簡潔甚至幽默。開戰時,摩薩德特工從貝魯特各處的公共電話亭向黎巴嫩當局報告:巴勒斯坦對立派在發生火併。當時黎巴嫩當局對遍佈城中的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很為頭痛,聽說他們在自相殘殺,警方就都避開不管了。而戰鬥進行了一個小時以後,以色列入開始呼叫停在海邊的直升機接運傷員,但此時,貝魯特警察局和貝魯特海岸警備司令部又都接到了很像是對方打來的電話,說他們已經讓幾駕直升機起飛,一時無法確定鬧事位置,這樣竟然造成不可思議的混亂,誰也沒想到去核實。結果讓以色列突襲隊員輕鬆地離開了黎巴嫩。

電影中描述特工用燃燒彈暗殺「黑九月」聯絡官希爾的情節也遠遠比不上現實情節那麼有戲劇性。
影片中以色列特工曾經和「黑九月」狹路相逢,但謊稱自己為西班牙「埃塔」組織,避免了交火。這裡有一段電影中最重要的對白。巴勒斯坦人認為歐洲的組織如「埃塔」是不會成功的,因為他們幹完事以後還可以「go home」,而他們無家可回,這就是他們堅信會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Nation is everything」,巴勒斯坦人說。當以色列入置疑巴勒斯坦人多久才能成功時,巴勒斯坦人有個漂亮的反問,猶太人花去了多少時間去建國?

影片中巴勒斯坦人還提到了以色列建國是歐洲人因為用毒氣屠殺過猶太人的歉疚回饋,而他的父親並沒有毒死過猶太人。言下之意阿拉伯人不必,也不應該為歐洲人的罪惡救贖。這是否讓人想起伊朗總統內賈德前段時間的話?不知他看了劇本還是劇本抄他的。
其實我一直很能理解內賈德的行事所為。內賈德對猶太人被大屠殺的否認確實被人抓住把柄,但他認為不應該由阿拉伯人為歐洲人還債的說法,歐洲人、美國人都心知肚明,但都避而不談。但奇怪的是,講出這個理,並能讓所有地球人都聽到的(我是說能引發當下這般效應的),竟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這個波斯人內賈德和一個美國猶太人史匹柏。

這場對話是整部影片出彩的地方之一,並且影片在殺死希爾之後,還安排了那個特工和那個巴勒斯坦人在暗殺現場的一場槍戰對峙戲。也很不錯。但這是虛構的情節。現實情況是比較搞笑。當時3名特工在飯店裡完成暗殺任務後,碰到一起,然後有意不從正門出去,而走飯店工作人員的出入口。這樣做很酷,而且符合「絕對不要從進去的地方出來」這條特工原則。但結果是,剛走到出入口把門打開,卻看見之前看到那輛克格勃的黑色車子也正好停在他們面前!原來外面的克格勃聽到爆炸聲,作為富有經驗的特工人員,他也想到了從邊門進去看個究竟。以色列特工作夢也想不到會發生這種事情,而他們本來可以輕易地從進來的大門出去的!然後又是一陣槍戰,結果雙方都不敢戀戰,倉惶而逃。
正所謂正確的方法不一定永遠適用的。

影片中雖然對以色列特工執行國家任務時內心的衝突著墨很多,但大的基本色調還是摩薩德無往不勝。事實上,好運不會一直跟到底的。在連續得手這麼多人以後,摩薩德的運氣已經到底了。

摩薩德一心要幹掉頭號目標薩利邁,但卻在挪威認錯了人,殺掉了一個無辜者!這就好比醫生要摘除左腎,卻拿掉了右腎一樣,對特工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醜聞!而更糟糕的是,其中兩名特工還被挪威警方抓住了。彷彿這還不算背運到極點,其中一名特工竟然患有「幽閉恐懼症」,一被關進狹小的囚室,他就全招了,所有暗殺小組全軍覆沒。摩薩德吹得天花亂墜的心理篩選也被貽笑大方。

電影當然沒提這些,基本也就到此結束了。事實上,20年前的暗殺行動確實暫告段落,因為1973年10月6日,這一天是贖罪日,埃及軍隊的鋼鐵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跨過蘇伊士運河上的巴列維防線,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同時向以色列宣戰!戰爭是人類政治活動的最高體現。所有設計精巧的機關、詭秘的暗殺陰謀都將讓位於國家機器之間的隆隆開戰。

死亡名單上還剩幾個人,其中一個死於癌症,薩利邁本人終於在5年後被摩薩德炸死,還波及了4個過路人。最後一個目標是達烏德,他因企圖綁架約旦國王海珊而被判刑,在「贖罪日戰爭」前夕被赦免釋放,以後摩薩德一直沒找到他。

直到1981年,達烏德在波蘭的一家旅館大廳裡突然遭到槍擊。開槍的還是一名摩薩德特工,不過他在波蘭另有任務,只是突然在旅館裡認出這位大名鼎鼎的達烏德,一陣衝動舉槍就射,然後在一陣混亂之中逃之夭夭!

整個復仇行動歷時9年。

回顧完20年前的事件以後,我們就可以明白史匹柏的苦衷。他不可能完全照搬歷史。因為歷史比我們看到的更殘忍;他也不可能重現摩薩德行動中精彩紛呈、驚心動魄的一幕幕,雖然那些素材對任何一位編劇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現成劇本,因為這樣做影片的意義就變成了美化以色列入特工,並將會無可救藥地變成一部庸俗的驚險槍戰片,其真正的人性拷問意義就將徹底弱化;同時我個人更相信史匹柏原本在影片中並不止於想探求人性以及人與政府的衝突對立。事實上,這種題材的電影主題僅有一個:兩個民族的愛與恨。放在歷史的大格局之中,人與良心的拷問我覺得還是在其次的。正像那個巴勒斯坦人說的,先有國家再說別的。但作為猶太人,又生活在美國,史匹柏不可能拍出這樣的主題,因為以他這樣的人應該知道,電影除了給出問題以外,還應該給出答案和希望,或至少應該看出導演探求的思索軌跡。

但電影沒有。

這不是他的錯。目前為止,這個世界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