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向日葵 [2005]--Sunflower [2005]

向日葵/Sunflower

7.2 / 725人    Canada:129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張楊
演員: 孫海英 陳沖 王海地 張凡 高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vkalu

2006-05-08 10:09:24

《向日葵》之一:一個想像世界的自我意淫




題記:
第六代總是覺著自個聰明,總是以30年後的思維來想像30年前共和國的「純潔無暇」,任何年代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和道德架構,孩子們好好去發現歷史吧!不要把無知當有趣
――――卡夫卡·陸(KavkaLu)

[img]http://image2.sina.com.cn/ent/d/2005-09-15/U105P28T3D841374F326DT20050915140258.jpg[/img]

欣賞總是帶著主觀性,我一聽假模假樣的呻吟聲就噁心,對於第六代的偏見是因為我始終認定取巧勝過了主題的敘述。或許張揚認為那是生活,可是,在1976年代之前中國的住房條件決定了中國婦女將做愛當成偷偷摸摸的勾當,基本上是處於無聲狀態的,中國女人開始叫床得歸功於門戶開放,日製的錄像機喚醒了中國女人的性意識,大多數中國人才從「FUCK」轉向了「MAKING LOVE」這張揚應該向他的父母問問。
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前的兩地分居是非常正常的,孩子認生也是正常的,可是,在一般家庭叫人是一種常識性的禮貌,不叫老子,莫非你想反了不是,作為父親讓兒子尿了一褲襠導演想表現老子的威權,可是卻缺乏生活常識,畢竟老子不是喝風長大的吧!
張揚竭力想把中國的人倫轉嫁到西方的「弒父」情結上,可是,在1976年代,我們的父親們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孩子對於父親的感覺敬仰得多。被演出來的隔離至少在我眼中比較滑稽,孫海英對於人物的處理過於臉譜化,他和孩子的隔閡顯現的是作為父親的導演臆斷。
當然,作為南方人或許我們確實和北方有差別,可是,我們可以比較《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孔雀》以及賈式平民史詩的描繪,生活不是描繪孩子玩彈弓和藍天鴿哨那麼簡單。
陳沖的青春期是一個可愛的花瓶,當她步入中年扮演的一系列角色卻非常紮實,她的臉上始終有一些悲情和滄桑,這幫助了她詮釋中國婦女的形象,演和生活化的表演最大的差異在於能否放鬆,在《向日葵》裡她和孫海英的形象始終處於擺拍木偶的狀態形成巨大反差,這也說明了導演的能力侷限,畢竟演員是靠導演調教出來的。
我並不反對手提攝影,但是,從影像本身而言手提造成的晃動其實是違背人的視覺常識的,地震棚的那段穿越張揚想造成的現場感卻在晃動里成為技術的使用,看著不舒服。
而作為故事本身張揚所提供的沒有任何新鮮東西,在1976年代之前的世界觀用現在的狹隘來評判是荒唐的,在文革時期,向哈哈哈匯報思想和揭發反動思想是純潔的中國人民不二選擇,而在第六代的視野里這往往變成了人性陰暗,這完全是扯淡!我曾經在整理父親遺物時讀過父親的一些日記,在他筆端的一些私人感情往往是建立在公共判斷上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沒有我們所理解的私心雜念。在那個年代討論原諒與否的話題是不合適甚至是不符合時局的,這就是歷史給世界觀帶來的不同。第六代對於政治常識的篡改只能說明他們的無知,在1976以前毛哈哈就是真理,任何對於制度和制度懲罰的懷疑都是不容和不可想像的。作為道德判斷我相信姜文的影像世界。
作為史實張揚應該去了解什麼是訃告的記錄速度朗讀,他更應該好好去看看當年的記錄片體會一下什麼是英明領袖華主席,也必須明白在描繪向陽加入紅小兵的場景里拉下了什麼東西,張揚很希望往歷史的厚重上靠,可是,在中國記憶的歷史裡他的拼湊是主觀而殘缺不全的。他還是搞搞麻辣燙這樣的當代小品電影比較合適。歷史感的把握是系統的修養,他欠缺太多。向陽那段爆竹戲裡和父親的對視那叫造作,導演完全曾經在自我的虛構里。
導演草率地敘述著歷史卻無法找到一個打動人心的點,向陽和父親的對峙想表述什麼?沒有能力就不要學習陳凱歌的弒父主題,人,端著很累的。
在1976以前,人們的價值體系和現在完全不同,張揚安排的那些戲是一廂情願對於歷史的誤讀,這不是幾段背景聲就能搞定的。

未完待續,之一

【附錄:影片資料】
《向日葵》中國大陸2005
導演: 張楊
主演: 孫海英 / 陳沖
片長:130分鐘
獎項:2005第54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
個人評價:藝術性3,欣賞性2(假模假樣的電影,和賈不能比)


2006年5月8日 星期一 上午01時41分 雲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