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爸爸--My Father and I

我和爸爸/MyFatherandI

6.8 / 183人    Canada:9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Singapore:100分鐘

導演: 徐靜蕾
編劇: 徐靜蕾
演員: 徐靜蕾 葉大鷹 張元 姜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蹄子

2006-05-09 07:32:21

我看「我和爸爸」


我一直有一個固執的想法,就是覺得有旁白的電影是一種力不從心的表現。電影在更大的程度上應該體現出主要是視覺方面的藝術,全世界都記住了的卓別林的默片時代是一個很有力的說明。而我的印象中,所有具有旁白的電影都讓我感覺到某些方面的貧乏。一個微笑可以體現出無比廣闊的精神世界---這只有在電影這門藝術中才有可能做到。一個特寫的面部表情可以讓人經久難忘,這是對演員生命的最高讚賞。任何藝術都有它本原的核心的表現語言,我認為一部電影最具生命活力的地方,便是它的影像的綜合。這其中包括了導演、演員、及其幕後工作者的共同的真誠與汗水。

徐靜蕾的導演處女作「我和爸爸」,試圖探討某種稍顯奇異的父女關係。你可以視其為一部文本意義所說的情感較量或是心靈史這樣的電影。這部從頭至尾充滿了父女對話的電影讓我感覺有些疲累---一部類似辯論的電影是無法給我以藝術上的愉悅的——它總是離電影最需要的通由視角傳達意象的藝術遠了那麼一點點。我更樂意將其視為是一部文本性質大於電影語言的電影。雖然,它要比那些粗製濫造,迎合觀眾口味的流水線生產的電影嚴肅與努力,但終究是一部難以在整體上接近成功的電影。

整部電影的影像表現手法顯得比較單薄,從而無法表現出對白無法表現而影像可以傳達的那些微妙的元素。這就像一個初學素描的孩子,對於表現物體的立體感仍然最多停留在理論上,畫出來的素描總是帶著未入其門的印象。充斥了整部電影始終的父女對話,缺乏一種必要的味道上的改變,由此造成這是一個只表達了「兩個小時」的時段的故事這樣的印象。而徐靜蕾在我看來是在一個表演上固然熟練、但難以深刻的那種階段。她主演的每一部電影,表演上都顯現出一種「同一個人」的「萬能公式」,包括其喜怒哀樂的電影表現方式。葉大鷹呢?他飾演的這個父親的定性是一個為了女兒可以委屈自己的角色。我總感覺他是套著頭套去飾演的,因為就我的印象,他的光頭給我的印象遠比他的面部給我的印象深刻。在緩慢的從牴觸到理解的這個線索中,這對父女的情感上的「如何變化」的表現上顯得很不充分、令人難以信服,從而從本質問題上繞了過去,這只能說明劇本上的明顯的硬傷。而這對父女給我的最深印象竟是,固然他們都對對方有著深沉的親情之愛,但感覺上這種愛是從一開始到終局都被固定於一個從未發生變化的語境之下。用電影理論的話來說,任何電影都需要一種戲劇的衝突,在此過程里人物與影像才獲得了生命以及存在。而在這部電影裡,這一點明顯用力不夠,或者勿寧說是根本沒有涉及到。這使得父女的每一次對話,似乎從開頭到結尾,都僅是一個套用的公式或是程序。這讓我想起王朔對武俠小說的人物塑造上的批判。王朔曾說,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一出場,到結局,都是一個樣子,沒有人物情感上的變化。「這是人物嗎?這是畫片。」看了這部電影,我突然想到了這句話,竟覺得隱隱有上述的感覺。這讓我突然感覺這部電影沒有一句對話或是一個場景可以讓我在腦海里有回味的慾望。而那句被一些影評視為最煽情(並無貶義)「再壞的父親也是父親」的對白,也同樣顯得有些陳舊和彆扭。至於有些影評說到的「戀父情節」類的因素,在這部電影裡倒是顯得比較明顯。從女兒對父親的一次又一次的親近很充分地傳達了這一意象。從整部電影的綜合印象來看,這一點似乎比親情有更大的份量。

徐靜蕾這部有想法的電影由於電影表現手法上的修為不夠而未能到達彼岸。它像是一個擺渡的人,停留在了河的中央,沒有了方向。而依靠旁白做陳述性的一種意圖,終使得畫蛇添足,影片最後的合葬這種場面在我看來還是落入了一種俗套。這部靠人物對話來支撐的電影並沒有表現出多層次的豐富的內容,它並未能使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浮出水面,故而讓人感覺影影綽綽,終是帶著遲疑。

這部電影顯得很平淡,好像沒有達到觀眾情感上的自然宣瀉。幾個其他的著名的演員導演的加盟演出比較乏味。姜文總是導演才華勝於表演才華的那一類,而張元呢,明顯地表現出「客串」一詞的味道。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