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仪(港)

7.7 / 111,330人    163分鐘

導演: 柏納多貝托魯奇
編劇: 柏納多貝托魯奇
演員: 尊龍 陳沖 彼得奧圖 黃自強 坂本龍一 鄔君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空

2006-05-15 00:41:02

《末代皇帝》——真正史詩的魅力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大概是在讀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去影院,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集體觀影中,也不記得具體情節了,只是模模糊糊地對幾張臉有印象。所以,這次的第二遍觀看與其說是重溫,不如說是重新以一個成人的眼光審視這部經典。
    出於習慣,我喜歡在觀影前後在網上搜尋有關其他人的影評。很奇怪的,很多國人對這部1987年的奧斯卡金獎影片惡評不少,有說「一個老外來拍中國曆史,能了解多少,拍得出好片嗎」,也有的認為「影片裡的中國人都說英語,太奇怪了」,難道真的如他們所說的那麼差嗎?評論沒有阻止我的觀影慾望,反而激發了蓬勃的好奇心。
    影片本身很長,影片跨越的時代背景也很複雜,從清朝末年到軍閥混戰,從抗戰到解放,你無法不把它當作一部史詩片來看。很多人都想拍史詩片,記得《看電影》雜誌上曾在一個專題中羅列許多適合拍史詩的題材,但似乎迄今都沒中國人拍出來真正的史詩片。陳凱歌之流,以粗陋的情節和不怎麼高明的特技,妄想炮製出一部所謂的史詩,卻還沒一個「饅頭」來得精彩。但是,一個老外,一個義大利老頭,卻早在19年前就真正作到了。
    作為第一部被允許進入故宮實景拍攝的影片,建築背景效果自不必說,青磚紅牆的真實質感,光影班駁的森嚴殿宇,都平添了影片的歷史厚度,太和殿登基大典,文武百官參拜皇帝的場景,氣勢和場面也巍為壯觀。除了華麗視覺影像的營造,宏大敘事的場面調度方面的出色表現,導演在細節方面也是匠心獨具,例如並沒有讓袁世凱正面出現在鏡頭中,而是代之以幾秒鐘袁大頭在故宮內邁上宮殿的背影,便暗示了權力的轉移和時代的變遷,等等。另外,影片採用的兩條主線,現實結合回憶的敘事方法,在當時來看應該還算創新,並且從效果上來看不錯,銜接得頗為自然。
    其實,作為影片最大亮點的還是對末代皇帝這個角色的塑造。中國的帝皇影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在大陸,一般來說溥儀這個角色會被加以濃厚的政治彩色,論為歷史教科書中的一個扁平符號;而在香港,人物也許會被塑造得很鮮活,甚至過於「鮮活」,變成在商業利益驅使或者大眾獵奇慾望下的一個可笑的緋聞纏身的「戲說」,都無法讓人產生真正的內心共鳴。在我看來,影片導演貝爾托魯齊恰恰突破了這些窠臼,他的成功在於,暫時忘卻他的帝王的身份,首先把溥儀看作一個普通的人來看待。同時,將他置於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展現在時代變遷面前作為一個人的無奈、掙扎等種種情態,讓人們認識到任何人包括帝王都只不過是命運之神的玩物,至於溥儀,更是為皇帝聲明所累的歷史犧牲品,你可以不同情他,但是你無法不被他的悲劇人生所打動。
    很喜歡這部影片的海報,愁眉苦臉的困惑小孩與宏大的故宮形成鮮明對比,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中,溥儀可以說就一直是個無助的小孩,聽人擺佈,在故宮裡,他相當於一個被軟禁的中國唯一不能走出門的小孩;出了故宮,他也只不過是個在日本人掌心控制中的傀儡「兒皇帝」。有人曾經這樣評論「我替這個小皇帝感到悲哀,他不過是個孩子」,是的,他只不過是個孩子。
    縱覽全片之後,先前的諸多惡評在我看來大多成了酸葡萄心理作用下的產物。也許,這部影片還存在某些與史實方面的出入,但畢竟,這是部故事片而不是歷史記錄片。至於影片結尾的溥儀在皇帝寶座下找出兒時蟈蟈籠子裡的蟈蟈依然存活的細節,我寧願看作一種藝術的浪漫和對人生的感嘆。很多人說外國導演不了解中國曆史,拍不出好的中國背景的影片。但實際上,「旁觀者清」在藝術上有時也是適用的,「當局者」出於自己的喜好和利益會粉飾太平、「製造歷史」,反倒是身居其外的外國電影人,以一種寬容的人文關懷精神,更能客觀還原中國人、中國史,君不見,「菊花與刀」的日本文化的雙重性也是由一個美國人提出的嗎?
    我原以為,有些感動只能是一次性的,只能存在於遙遠的回憶中,但《末》片給了我驚喜,原來,經典的魅力、真正史詩的魅力是可以穿越時空、依然鮮活的,就像那隻皇帝寶座下的蟈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