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天涯家园/世界末端的家/末世之家

6.6 / 13,781人    97分鐘

導演: 麥可邁爾
演員: 西西史派克 柯林法洛 羅蘋萊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白光

2006-05-15 01:41:17

這個大千世界,美麗而又嘈雜,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戀情或愛情,精神或肉體。

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反映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也越來越多,但無論是反映同性戀歧視及不被祝福命運的《費城故事》,單單想表示同性之間的禁忌之戀與異性戀同樣擁有愛的權利的《野蘆葦》、《the latter days》等,或者借同性背倫之戀來承載禁忌反叛絕望崩潰等意念,如《魂斷威尼斯》,或者是探討同性戀對傳統社會道德倫理衝突的《喜宴》,還是其他的出於滿足獵奇心理和對異色世界的好奇,無論主題為何,這些影片中出現的同性戀是以一種確定的與異性戀敵對的形態出現的,很多情況下擁有同異性戀相同的模式,不同的是這種感情發生在同性之間。但人們面對博比和喬納森這兩個男人之間的情感時,卻很難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這部影片並沒有像其他涉及性向的敏感問題的影片一樣,試圖對人的情感做出明確的定義和分類。導演將這種感情統稱為「愛」,卻無意將之劃分為「愛情」、「友情」、「母愛」等等,這對看慣了明晰的現實倫理和情感的觀眾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衝擊,並為之迷惑和思考。而導演似乎想傳達這樣一種理念:愛有很多方式,其本質卻是一樣的,對愛進行定義和規範反而會違背人心目中愛的天性。三個主角之間的情感看起來似乎是一團糟,同性戀異性戀,友情和愛情,這是世俗社會的倫理結構難以解決的矛盾,但是最終,他們遵從內心的渴求,組成一個用愛維繫著的違背常理的四口之家。片中,同性戀的喬納森可以愛著克萊爾並希望和她生一個孩子,也可以愛著博比而沒有與之發生性接觸。克萊爾可以同時既愛喬納森又愛博比,而博比既愛著克萊爾卻也無法離開博比,通過這些,導演似乎向觀眾提出問題:愛是精神的還是肉體的,是否跟性向有關?友情和愛情的界限在那裡?人同時愛著兩個人並希望同他們在一起是否是不道德的?等等。

導演並沒有過多地把筆墨放在同性戀的敏感和禁忌上,認為這不過是性傾向或曰性癖上的選擇,與愛並沒有很大關聯。雖然在兩人青春期所玩的「禁忌遊戲」中,喬納森都是主動的一方。而重逢後喬納森也一度希望以同性戀這種方式來加強兩人之間的聯繫。但是,那也不過是希望博比不會丟下他一個人,能繼續維持兩人之間的愛和依靠,所以才會同意了那個瘋狂的相處模式。這是一個性、愛分離的角色,他的身體在不同的人之間周旋,但對他最愛的兩個人,卻始終保持著精神上的依戀。作為異性戀的博比,在精神上始終無法擺脫喬納森,不管喬納森對他代表了什麼,但從兩人相識以來,博比已經習慣了喬納森的存在並從他身上獲取心靈上的安定。真正維繫他們關係是,是彼此對於對方的心靈上的意義。正像影片中克萊爾對喬納森說:「可是博比才是你生命中所愛。」喬納森回答:「不是那麼簡單」。

兩個男孩之間的友誼,經過了歲月悠長的沉澱,已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對於喬納森來說,博比是他少年時期的「魔術師」啟蒙者,是他唯一的夥伴。作為一個乏味的戴牙套的時常帶著侷促恐慌神情的乖乖牌男孩,他只會埋頭啃書,沒有朋友,無法和家人自如的交流情感。是博比主動介入他的生活,成為他的玩伴,和他抽菸跳舞聽流行樂開著老爸的車去兜風接吻在深夜裡互相把手探向對方,向他展示如何透過面具認識後面人類的溫柔脆弱的天性,告訴他「如果你有什麼事情沒做好,就跟父母說,我盡力了。」「這個大千世界,美麗而又嘈雜,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很好,小弟弟。你的家人愛你,我也愛你。沒什麼好怕的。」並促使他最終做出離開這個小鎮,去探視這個美麗世界的決定。而對於離開故鄉克里夫蘭並成為一名同性戀的喬納森來說,博比更是他和故鄉家庭和少年時光的唯一聯繫,是代替他陪伴照顧父母的另一個兄弟,是一個比父母更能傾訴心事的親人。是博比緩解了喬納森身處異地的大城市和身為同性戀的孤獨漂泊感和「絕後」的無根和恐慌——也是這種孤獨感使他希望能和密友克萊爾生一個孩子。是博比引導他飛向這個美麗世界且代替父母給了他家庭的歸宿感,對失落的自覺多餘的喬納森說:「兄弟間的親吻,沒什麼不對的。」,並且放棄了克萊爾和自己的女兒,獨自陪喬納森走完他最後一段人生。對博比,喬納森的感情是複雜的,既心存仰慕崇拜依戀感激,同時對他奪去父母的寵愛和克萊爾的孩子有心懷不滿。

而對於喬納森,博比原來是有些移情心理的,對於喬納森來說,多年前目睹自己的哥哥——那個自己崇拜依戀的叛逆浪漫的美少年的意外死去,是他心底一個永遠的痛。初見喬納森,博比也是先注意到他那一頭與哥哥相似的頭髮,後來把哥哥的夾克給他穿,帶他到哥哥帶自己去的墓園,像哥哥一樣告訴他多年前哥哥告訴自己的同樣的話。喬納森不僅給了他兄弟密友親人一般的感情,而且給了失去親人的他父母和家庭的溫暖,讓他有了家的歸宿感,享受家的溫馨甜蜜和責任。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後來博比才不願也不忍丟下喬納森。而克萊爾,原本她以為自己可以同時愛著兩個人並接受這樣的家庭模式,但最終她還是離開了,她以為自己可以理解並接受喬納森和博比和自己之間的感情,但最終她還是只能理解不能接受。儘管她是如此叛逆而開放的女人,但仍然無法擺脫心底對平平淡淡的傳統家庭生活的渴望,對於另外一種正常生活的嚮往,而不是這種沒有法律意義也沒有世俗意義的家庭。她說:也許,我並沒有這麼不同尋常,可能只是因為我的頭髮。最終,仍然只有喬納森和博比留了下來,在冰天雪地的小鎮上一間兩者橘色燈光的小屋。誰也不能否認他們之間存在的愛,不管以什麼名號來定義,但它都是溫暖的,問題是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空間來維繫鞏固?這種違背常理的相處模式最終失敗了,但無疑是對傳統同性戀和異性戀的粗暴定義的質疑,也是對傳統家庭倫理觀是一個衝擊和挑戰。

自由和歸屬——離開、故鄉和家庭

影片裡無論是傳統合法家庭還是反傳統的「天涯家園」,導演都持著尊重的態度。這集中體現在主角博比身上。博比的哥哥是個具有反叛自由精神的美少年,後來被一次晚會上意外撞破玻璃而死,這對博比後來的性格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他教會了博比用一顆溫柔自由的心靈來感受這個美麗噪雜的世界,無需害怕。而家人的連續死亡使他對家庭生活、溫柔的情感和歸屬感充滿了渴望,在和死亡的多次接觸中,更使他對生命有一種悲憫和超脫的情懷。「喜歡在黑暗裡行走」「同一個時間,既像活著,又像死了,就像懸在中間,活著的人在做夢,而死去的人,在他們應該在的地方。而我在這兒,在黑暗與寂靜之中。」過早失去親人造成的情感缺失以及失而復得的家庭生活,使他格外珍惜。為此,他像對待弟弟一樣愛護縱容著喬納森,教喬納森母親抽菸跳舞排解內心深藏的美麗寂寞的思想,放棄了探視世界的渴望而留在了克里夫蘭的喬納森家中。而他的所有夢想,就是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園,和所愛的人在一起。他喜歡克萊爾,不只因為她的性感叛逆,還因為代表了圓滿的家庭中的女性的溫柔,和延續後代的小孩。他活得像一個聖徒,頂著一頭嬉皮風格的長髮,隨身帶著一大袋的唱片,依靠自己的雙手,牢牢的捍衛自己的家園,守護自己的兄弟和女人。在他身上,集中傳統家庭的父性的力量。雖然也因為這樣,使他少了一些人性而多了一些神性而表現出象徵性。

與他相對照的是喬納森母親,這是一個溫情善良的傳統母親,為了顧全家庭生活而掩埋了熱情和浪漫的女人,也是一個家庭的守護者。對比前後兩種類型的家庭,前者傳統合法安定卻不得不賠上自由,後者雖自由開放卻沒有法律保障,相同的只是,維繫它要耗費人的愛和能量。喬納森的母親對克萊爾說:「我覺得你很勇敢,我想你這麼大的時候,結婚、成家,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了。」「可我覺得你的境況要好得多,真的,一旦你得到了所有想要的,然後,你會發現自己身處市郊某個角落,不過這也沒什麼,我的意思是,不是不好,只是,你周圍的世界就好像開始慢慢變小。大多數女人完全不知道他們的將來會是怎麼樣。」這也是老一輩家庭的人的困惑,特別是在一個閉塞落後的傳統家庭里出來的人的困惑,就連克萊爾父親,也隱約透漏出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的壓抑,「你喜歡克里夫蘭嗎?」「在這兒,我多少能呼吸到一些新鮮的空氣,你媽媽也學會了怎麼做瑪格利特酒,誰希望一輩子帶著沙漠裡。」「是啊,誰都不希望一輩子待在任何一個地方。」「這話太深奧了。」面對年輕一輩的自由生活,他們是羨慕的。可是這些走出來的年輕人也並非全無煩惱,在他們的骨子裡仍然保留著對家庭、故土以及傳統價值觀的依戀,他們也渴望在這過於自由的世界裡尋找一份心靈的歸宿,建立一個家的港灣。正如喬納森母親所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影片最後,喬納森和博比站在冰天雪地裡,抱著骨灰盒對父親說:「不管怎麼樣,我們來了,這是我們的地方,也是你的地方。」儘管遠離故土,經過那麼多波折,這些當初一心想著離開的孩子們,還是在這天涯盡頭,建立了屬於他們的家,和當初亞利桑那州那個一樣溫暖的家。

其他

影片從一開始就出現做愛的鏡頭,女孩從窗戶跳進來和少年做愛,少年對9歲的弟弟說你早就不該是個處男了,色彩鮮艷的夾克和寬腳褲、抽菸、憂傷唱片、舞廳裡瘋狂扭擺的「飛機頭」、吸毒……這部影片充滿了美國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色彩,年輕人放蕩不羈崇尚自由蔑視傳統,抽大麻搞破壞上街參加遊行,崇拜音樂、書籍和哲學等等,但是影片並沒有過多渲染暴烈的一面。在這個小鎮上,一切都很平靜,勸媽媽吸菸跳舞已經就很聳人聽聞了。而喬納森到達紐約的時候,仍然梳著嬉皮頭,熱愛音樂,堅持信仰和愛情,在性解放的潮流中仍然保持著處男之身。而喬納森和克萊爾呢,顯然都吃過這種過於自由的苦。喬納森到處玩樂,並一度認為自己可以成為那種可以紋身的人,最終不慎得了愛滋病。而克萊爾則嫁給一個吸毒的虐待狂,因為自己是個崇拜吸毒者的受虐狂。這些,都是從喬納森和克萊爾的敘述中得知,他們都深受時代流行思潮的播弄。而博比不同,他是自由主義者,又帶著傳統的詩意和哲思,從而在追求墮落反叛的文化中保持了清醒和純真。這個形象或許導演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一個充滿了傳統品質的清醒的自由主義者,從中也可看出導演對那段文化的反思和態度。正如影片中反覆強調的:「大千世界,美麗而嘈雜,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不管世事如何變幻,我們也要平和寬容地微笑接受這個大千世界贈予的美麗和嘈雜,享受世界的廣闊和生活的豐富,而不能讓某些成見蒙蔽了眼睛。

影片採用寬螢幕,四時變換的景色拍的非常唯美。其中小博比在墓園中那一幕拍的尤其讓人稱道不已,墓園在小博比眼裡眩暈又清晰,小博比漸漸飛昇至空中(本人懷疑是服了輕微迷幻藥所致),讓影片在寫實之外增添了浪漫和童話色彩。此外,該片的配樂也非常精彩,根據情況穿插了許多舒緩懷舊的歐美老歌,即暗合了影片的時代特色,也有助於表情達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