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阿

2006-05-22 18:49:26

聽從內心的召喚


每一部電影,每一首詩歌,或者無論別的什麼,如果能打動你,一定是如雷電般擊中了你的內心,使你說不出的隱痛得以撫慰。
《死亡詩社》無疑是這樣的傑作。看過這部片子,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相見恨晚。我沒有像尼爾和托德那樣,在最美好的青年時代幸運的遇到激情似火、浪漫叛逆、人格完美、性情張揚,熱愛文學和人生、鼓舞年輕人發揮個性的基廷老師,而「自我」也一直蒙蔽在渾渾噩噩的生活中,本該張揚的青春活力卻長久的沉睡。
那是一個理想指示前進方向的年代,那是一段詩歌引領靈魂之路的歲月。哦,多麼令人激動的時光啊!
「及時採擷你的花蕾,
舊時光一去不回。
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便在風中枯萎。」
影片中的尼爾,是一個外表英俊、熱情開朗、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個形象,是典型美的塑造。尼爾最先響應基廷老師的呼噢,重建死亡詩人俱樂部;他想方設法瞞著父母,追求自己成為演員的夢想,成功演出「仲夏夜之夢」。但是,面對父母嚴厲的期望,尼爾最終並沒有像他高聲朗讀的詩句那樣「永不屈服」。在現實和夢想之間,尼爾無路可走,選擇了死亡。導演用一個鮮活生命的完結,用美的毀滅,向世俗的社會發出無言的抗議。
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一生下來,人生方向就被規劃好了,那該有多麼可怕!然而不管我怎樣想,現實中這樣的事情頻繁發生。大多數人,依然是選擇順服,選擇「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尼爾進行反抗,卻以極端的反抗方式走向死亡。他用他的死亡,更為深刻的喚醒了他的同伴。
另一個主要角色托德,是影片的敘事核心。托德原是一個天生膽小、內心害羞,不「招惹是非」的好學生。他的哥哥是韋爾頓學院的優秀代表,這使他本已壓抑的內心更加沉重。基廷給他們上完第一堂課後,托德回到宿舍,在筆記本上寫下「SEIZE THE DAY」,隨後又趕緊撕下,學習功課。在一堂英語課中,基廷鼓勵學生們換一個角度重新看世界,大膽的發出自己的聲音,尋找新的觀點。小心翼翼的托德,最後一個站上教室前方的講台。這些都說明,他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一心一意做個乖巧的好學生。後來,在基廷老師的教育一步步深入後,表面平靜內心隱藏火山的托德,激情開始慢慢萌動。生日時又收到父母送給他的千篇一律的生日禮物,向尼爾傾訴苦衷後,托德把那套精美的文具扔向天空。影片最後,基廷被迫離開學校。托德第一個站出來,率先踏上自己的書桌,高呼「船長,我的船長」為基廷送行。
尼爾死去,托德重生。基廷試圖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就的慾望;鼓勵學生們掙脫習慣與性格的羈絆,珍惜青春時光,抓住每天去汲取生命精華的教育夢想,最終在托德身上實現。基廷雖「敗」猶榮。
影片最讓我激動的,是尼爾及其好友在基廷老師的熱情感染下,重建死亡詩人俱樂部。他們選擇學校的後山山洞作為據點,在深夜秘密行動。他們像幽靈一樣在星光下穿越樹林,聚在山洞中一起唱歌、抽菸,大講鬼故事,大聲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歌,用詩交流心得,鍛造品性。俱樂部的所有成員在詩歌的光亮照耀下,變成一群擁有夢想,歡呼雀躍著奔向自由的天使——托德開始摒棄懦弱的天性,查理在女孩子面前念詩,而諾克斯更是勇敢的在自己喜歡的女孩面前讀出自己寫作的動人情詩。我看到山洞裡,他們那一張張生動的面孔,在手電光的映照下,變成一幅幅流動的古典油畫。
基廷老師熱情滿懷的宣佈:「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基廷老師的話時刻指向這個主題:抓緊時間,干自己真正想幹的事情;抓住自己的夢想,走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他說出的每句話都如此振聾發聵,他背誦的每句詩都令人熱血沸騰。他就像盜火下凡的普羅米修斯,用思想的火花,點亮學生們前行的燈塔。
基廷雖然由於尼爾的死,被傳統固執的校方當作替罪羊趕出學校。但是,托德以及他的夥伴們已經站立起來,我們也站立起來,因為我們的夢想,決不是一天到晚像一潭死水般了無生氣,枯坐在無論哪個角落裡任憑無聊的瑣事把我們變成蛆蟲的食物,所以,不要再猶豫了,聽從內心的召喚吧,立刻開始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