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底

2006-05-23 00:06:51

你被如何扭曲——[全金屬外殼]


    說是「born to kill」也好,說是「人性本善」也好,都不可能成為一個人的所有本能。這是人的矛盾,也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兩面性。
    從進入新兵訓練營,到戰後根據地的新聞采寫,實際上「小丑」這個人物折射的正是一種大環境下的人性。最開始的他一身正氣,公然反駁教官的話,甚至還得來幾分賞識。在周圍人無法教好「胖子派里」的時候,又是他接過了這個任務,把對方打理得井井有條。
    但故事的狠毒是在這裡突然顯現出來的。「小丑」並沒有阻止周圍的新兵去摧殘派里,相反,他還加入到這群人之中。派裡的遲鈍固然會引來旁人的難以忍受,但對「小丑」本人而言,這一舉動倒不妨理解為壓抑下的爆發。作為一個普通人,再正常不過的於大環境下有意無意中對自己本性的壓抑,在這種特定的場合有了一個恰當的釋放口。但做過之後,卻會成為他的噩夢。
    「胖子派里」的轉變也正是自那時起。喃喃自語,眼神恐怖,行動靈敏。但誰都料不到最後爆發的那個突兀。據說自殺的段落按照劇本本應發生在宿舍,但庫布里克還是改成了廁所。這種封閉幽靜場所裡的突發尤其會顯出令人不寒而慄的效果,何況特地選擇了白色。白,我們素來認為代表著莊重、純潔、平等的色彩,在庫布里克那裡,卻成為了極端暴力的代言。想一想此君的[發條橙]吧,alex喝著的牛奶,和身上緊緊包裹著的外套,哪一樣不是觸目驚心呢。
    要說派里是戰爭之前體制的犧牲品,其實並不完全。千篇一律的冷酷訓練需要的不是溫情,而是殺人機器,這種大環境使得人人自危且無暇旁顧,派里最初的遲鈍表現拖的是全員後腿,在當時的年代你不可能指望他人給予的救贖。派里最終結果了hartman的生命,但這並非反抗,相反那裡面有很深重的惘然。於是他狠毒凌厲的眼神甫一轉,立刻變為無比空洞,並轟開了自己腦袋。這一段,庫布里克的處理乾淨,通透,帶著冷冷的旁觀。與前半段新兵訓練時熱鬧的開場及嘲弄的諷刺形成強烈反差。
    轉眼新兵們上了戰場,「小丑」成了戰地記者中的一份子。這裡沒有戰爭硝煙,卻多了對越戰的反思,這之中又尤其以小丑為代表。他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美國為了證明白己的能力而自導自演上映的一出鬧劇,當然其中也有他自身的矛盾:他想上前線,他也想贏得勝利,即使他明明知道不太可能,以及「勝之不武」的道理。如同他自己所言,一面人類都是「born to kill」,甚至如派里那樣遲鈍的人,也知道扣動扳機去征服他從不敢違逆的教官;另一面,則是人內心一角向善的願望。我不是人類專家,無以得知何為本能,但私底下以為,這兩面應該人人都有,只不過看在關鍵時刻由哪一面壓倒哪一面而已。
    最後的嘲諷性時刻在於,當一群美國兵突出重圍找到向他們開槍的狙擊手時,卻赫然發現那是個年輕的越南姑娘。這是對霸國政策強權主義的一種諷刺,也是對戰爭的悲哀——任何人都不再有自我而僅僅是國家的戰爭機器。小丑舉起槍,仍然結果了生不如死的姑娘,你可以理解為他體內人性一面的勝利,但一直糾纏於他腦海中的派里在廁所內的一場冷笑卻會註定成為他終身的夢靨。是被戰爭早就磨滅的人性,被制度嚴重扭曲下洗腦後的人,即使有過那短暫的復甦,卻又能如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