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

8.1 / 168,190人    98分鐘 | Poland:94分鐘

導演: 王家衛
編劇: 王家衛
演員: 梁朝偉 張曼玉 潘迪華 Lai Chen Ping Lam Siu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曹豫生

2006-05-28 10:49:59

一部真正的超級爛片


     這是一部一般人很難有耐心真正看完的電影,即使在有耐心看完的人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喜歡這部電影的,我看是少之又少。蒼白的故事情節,極度緩慢的節奏,再配上王家衛標籤使得一些東西,如攝影,耍酷等等就成了一部電影。說實話,看這部電影能不打瞌睡的都是好樣的。

    王家衛的電影有一些獨特的風格,如不同凡響的攝影,古怪卻新穎的音樂,但王家衛顯然是一個不會講故事的導演,他的大部份電影都沒有什麼完整清晰的故事,往往是一些碎片和片段的集合。影片中的人物一般都夠酷,擺出一副什麼也不願說明的架勢,真相你自己找,我呀打死也不說,宛如武俠小說中的高級俠客,覺得辯解影響身份。有人說王家衛的電影有一個統一的主題,那就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不能溝通,所以人是孤獨的。這樣的評論到也不假,我忙著擺酷呢,哪有功夫跟你溝通,再說真的溝通了,那就顯得不酷了,所以我說活都很有哲理,什麼意思慢慢想去吧。

    《花樣年華》繼承王家衛先生的影片風格,它的風格中的優點和缺點本片都保留下來。王家衛講不好故事的特點本片保留並且發揚。以前王導的片子的故事雖然只是一些碎片,但有些碎片到也講的還不錯,還是有一些吸引力的,但本片的故事講述足以給人帶來催眠的效果。影片就那麼點意思,張曼玉和梁朝偉在那裡反覆折騰,一次又一次重複那些某些人大讚的什麼旗袍呀,眼神呀。可悲呀,一部電影最大的價值就是一場旗袍秀,無非是把T台搬到了電影上,換了個背景而已,真不如讓張女士從頭到尾單純搞個旗袍秀算了,這樣可以換更多的旗袍。至於梁先生的眼神,他哪部電影不是那樣,實在沒什麼可表揚的。

    說實話,大部份觀眾看一部故事片都對情節要求挺高的,情節要起伏,要有高潮,要不落俗套等。而《花樣年華》的故事情節就像一杯白開水,什麼味道也沒有。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樣的電影那麼受追捧呢?我想原因無非是「社會認同」。所謂社會認同指的是人們進行某種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當我們判斷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的時候。社會認同通俗地講就是「隨大流」。舉個例子,當電影《無極》上映後,網上一片罵聲,這樣一些覺得還可以的人在社會認同原理的影響下,也會重新從影片中找毛病,更趨向於認同這是一部極差的影片。說了這麼多,我的意思是《花樣年華》受到的追捧其實是媒體營造出來的,媒體先把這部電影誇的如花似玉,造成一個追捧的假像,這樣有許多看的打瞌睡的人就趨向於認為這是好電影,就拼命的挖掘影片的「好」來,什麼小資,旗袍,電眼都被大家挖出來,還有一些我根本看不懂的東西。我想說,大家辛苦了,休息一會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