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alleybachelor

2006-05-28 21:41:05

狂熱與反思


意志的短暫勝利過去了,緊接著的是帝國的最終毀滅。不同於《意志的勝利》的政治意圖和宣傳目的,本片凸顯的是德意志民族的內省意識和導演的人文關懷。希特勒從領袖的神壇上走下,回到了具備喜怒哀樂的普通人角色。走路時佝僂的身影,遭部下反對時歇斯底裡的叫喊,在滅亡逼近時絕望的神情,一切都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雖然他具備超乎常人的性格和個人魅力,但就像金庸用「天龍八部」所比喻的那樣,雖然「有奇特個性和神通……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

記得有人說,渴望同情的往往是弱者,相反沒人能理解強者,所以希特勒就成了女人、同性戀、精神病人等等。人們對他瘋狂地迷信與崇拜,把他捧上了神的位置,卻無人能理解他作為神的心理歷程。即便是跟他生活了十幾年的情婦愛娃,也跟女秘書說無法理解他。不過儘管如此,她對希特勒還是一如既往地敬仰、不加考慮地追隨,對他的每一句話都奉若神明。在希特勒要殺她妹妹的丈夫時,她還前去苦苦求情,但希特勒只說了句這是他的願望,她就立即一臉恭謹地表示你是元首,意思是她一定會遵從他的決定。在希特勒十數年的蠱惑煽動下,多數德國人都毫無理性地陷入到對第三帝國的憧憬中,更不用說毫無是非辨別能力的孩子們了,每個人都願意為了元首而到前線去當炮灰。最極端的例子是戈培爾夫人因為不願意自己的六個孩子生活在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世界裡,而親手毒死他們。看過了《意志的勝利》的真實記錄,由不得人不信這種獨裁政體對個人的潛移默化的可怕力量。

當然,導演在電影中更注重的是對第三帝國美夢的人性化思考。通過女秘書眼中的大廈將傾時納粹高官的百態,黨衛軍醫生眼中柏林軍民的滿目瘡痍,少年士兵親身經歷戰爭的殘酷、家庭的破碎、信仰的幻滅,暗示著納粹極端理論對人性的摧殘和帝國美夢的無限荒謬。他們都曾盲目地投入到對這種理論的崇拜之中,在見證了帝國的毀滅之後,相信他們對他們曾經的狂熱會有更多理性的思考。這種自省和反思的力量,正是影片所試圖帶給我們的。只有正視昨日的悲劇,才能避免明日悲劇的重現,這是每一個國家都應該向德意志民族學習的,特別是那些仍然沉浸在帝國幻想中的國家,尤其應該好好看看這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