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攀越冰峰--Touching the Void

冰峰小时/濒临深渊/触及巅峰

8 / 30,458人    106分鐘

導演: 凱文麥唐納
編劇: 喬‧辛普森
演員: 李察‧霍金 喬‧辛普森 賽門‧亞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晃

2006-05-29 08:17:12

冰峰上的希臘悲劇



    1985年,兩名英國登山者賽門和喬,準備征服高達二萬八百英尺的秘魯安第斯山Siula Grande峰。在攀登到一萬九千英尺時,意外發生了,喬不慎跌下一個陡坡,摔斷了右腿。他下面是萬丈深淵,而向上又無法攀爬,同伴賽門只好用救生繩緊緊拉住他,並在暴風雪中隨其一起下降。但在下降三千英尺時,由於繩索不夠長,喬被懸掛在陡壁上,他動彈不得,又不能通知賽門。繩子漸漸不堪重負,兩人隨時都有同時跌下山谷的危險,賽門覺得懸在下面的喬毫無動靜,估計夥伴凶多吉少,只好割斷繩索,自己爬出陡壁,回到營地。喬被賽門割繩放棄後,隨即跌進深淵,本已經萬念俱灰,卻憑藉著驚人的生存意志,拖著斷腿爬出了深淵,並連續在雪地上爬了三天,才趕在賽門離開前到達了臨時營地,從而獲救。
    事後,很多人批評放棄同伴的賽門,但喬卻始終為其辯護,因為他知道,在那種情況下,任何人都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紀錄影片[冰峰168小時]就是以對歷史真實再現的形式,細緻表現了這次冰峰遇險事件,影片在英國放映後獲得如潮好評,甚至有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有關登山運動的[受難],因為在這裡「真實的主角在七天內的苦難及堅毅表現,看來可與[受難]中的耶穌相提並論,而且由於真實感更強,它甚至勝過了影片[受難]。」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雖然誇張但並無不妥,這個攀山界的傳奇,確實成全了一部對人性進行深入剖析的精彩影片。
    導演凱文·麥克唐納是紀實片名家,他3年前的作品[9月的某一天]就已經奪得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這次他採用「真實再現」的方式,回顧登山史上一次著名的遇險,除了表現了驚心動魄的自然場景,對兩個當事人真實心理的捕捉也相當準確,這很難得。在紀錄片領域,「真實再現」並非創新,早在80多年前,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在拍攝那部著名的[北方的納努克](1922年)時,就已經採用了這種拍攝手法。但[冰峰]要「再現」的內容卻遠比[北方的納努克]要複雜和困難的多,因為,凱文·麥克唐納不但要再現象兇險的雪峰和雪難,要再現那令人心驚膽跳的冰壁懸崖上的生死搏鬥,更重要的,他必須忠實於這個事件的核心——人性的掙扎,還有當事人喬面對死亡時內心巨烈的波動和丟棄同伴的賽門的複雜的內心活動。
    也正是因為這些,那位影評人才會用[受難]來對比這部不朽的紀錄片。
    在幾年前的好萊塢動作大片[終極天險]中,有一個極其類似的情節,就是在緊要關頭,割斷繩索。但好萊塢大片裡宣揚的往往是一種善意的自我犧牲,在現實中,人類尊重生命的方式要殘酷得多。從這個角度看,[冰峰168小時]確實稱得上是一部「冰峰上的希臘悲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