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搏击俱乐部 / 搏击会(港) / 斗阵俱乐部(台)

8.8 / 2,326,816人    139分鐘 | 151分鐘 (workprint version)

導演: 大衛芬奇
演員: 布萊德彼特 艾德華諾頓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斐然

2006-05-31 22:39:51

拋棄一切 重獲自由


    我坐在舞台中央的椅子上,四週一片漆黑,一縷陽光從舞台上方的某個地方直射到我的身上,但我感覺自己的身體被什麼東西束縛著,我越想掙脫,就感覺到更加喘不過氣來……
    我沉迷於電影,我愛它。過去的我總想把上面這個場景做為如果有一天自己能拍部電影的開頭。這個開頭,我想對我來說完全是個本能,這個開頭沒什麼可以賣弄的,不新奇,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的確,它就是我過去一直想要表達的。
    如果說,這個開頭給人感覺很抽象的話,那麼我就做個形象的比喻:舞台就好比我們的人生之路,四週一片漆黑說明我們沒有一個能像數學公式一樣可以精確計算的人生計劃,陽光我們可以認為它就是希望,我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被什麼東西束縛,說明我們沒能獲得自由……那我們為什麼沒能獲得自由呢?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疑問……
  李敖,應該有人知道.他寫過一本書叫《法源寺》。座落於北京的牛街,寺廟的碑文上記載著:「法源寺」原來有很多名字,但最近的名字法源寺是雍正皇帝起的。佛教稱,人的痛苦是由於「貪 嗔 痴」導致的,而要驅除痛苦,就必須「戒 定 慧」,雍正更認為戒是驅除痛苦的萬法之源,法源寺由此得名。
    說到雍正,他應該算是中國曆史上一位賢明的國君。「國事 家事 天下事」「立功 立德 立言」每件事都放不下,都親力親為。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是痛苦,畢竟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所以,雍正在痛苦得不到排解的時候,雖然選擇了精神的寄託,選擇了宗教信仰。但是,雍正也只是悟到了,萬法之源乃一個字"戒"。悟明白了,萬法也就自然通了。但真正能做到又何其難啊。畢竟人有情,有欲,所以做人,做官能做到皇帝,仍然有如此多的煩惱,怎一個「戒」字了得?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生活在「市場經濟」推動下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是快節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被社會淘汰。就好比我們隨時生活在一個機械的世界裡,一切都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我們越是理性大於感知[感性],目的性就越強,到了後來我們彷彿都好像著了迷似的,被一種無形的東西完全束縛著,我們在身體和精神上被徹底的俘虜。隨著科技的騰飛,時代的變遷,導致一切事物都變的更加透明化,數位化,簡單化。人們相互產生的比較也就更加清晰化,比較對於精神層面來講是模糊的,琢磨不清的,因為它沒有一個統一的價值觀標準;物質生活的比較,卻因為一切個人物質消費力的透明化和財務的數位化讓人們能很簡單地做出主觀判斷,用來定奪和比較一個人的個人價值。在這種社會背景的大前提下以致於讓我們就更容易看見彼此之間的所謂的差距,有差距,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去彌補那段差距[除非你是人們傳統觀念里不知進取的人],在彌補這段差距的進程中,蠢蠢欲動的我們總以為更好的物質生活能夠給我們帶來長時間的滿足感跟快感從而達到自我的原宥和慰藉,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加倍努力的工作的方式用來換取自身的物質生活和消費購買力的提高而達到這個目的,但是卻因為我們貪婪的本性沒有一個固定的參照物[因為貪婪沒有底線],所以使我們的比較對象也會隨著我們變化而不斷的變換,所以我們更大的物質佔有慾也將隨之產生。所以我們一切的滿足感都只是短暫的[這一點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因為當我們達到目的不在進取的時候,我們不但會感覺到自己的停滯不前,處於呆滯的狀態;而且同樣我們會感覺到因為自己長久的沉醉於物質生活盲目地瘋狂追求之中,從而導致自己精神文化的極度欠缺。在這種物質生活跟精神文化因為差距無限拉大而失去平衡時,在生活中的我們就會時常感覺到莫名的精神空虛,煩躁,跟虛妄感。為了消除這種虛妄感,無知的我們可能又會抱者僥倖的心理期待著明天更好的物質享受去刺激對生活的體驗,用來換得快感時。其實,也許我們每一次得到快感後換來的卻是更大的虛無與空洞;而且還有了內心對於生活狀態的厭倦。所有的努力與嘗試在這個時候都顯得徒勞無功,其實我們是將生活的空洞與虛無隱藏於物質背後,自欺欺人罷了。漸漸的,我們會慢慢對生活產生恐懼,對周圍世界的感知與反應也一點點弱化,從而對自身存在的感知也開始模糊和不真實,我們遊走於虛幻和現實之間,倘若發現不了生活的真正意義。真的到了一觸即發時,也許我們已經到了萬丈深淵,身不由己,毫無退路。
    我想我們都同時搭乘同一輛火車,車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原因而停下來,它會一直按照自己本來的速度飛快前進,我們不能因為留戀窗外的風景而駐足停留,跳車我們只有粉身碎骨。[火車就是社會,火車就是我們普遍的價值觀,一種社會評比他人的標準] 所以在我們這個「市場經濟」推動下的的社會中,越是成功的人,壓力就越大,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準備承受更大的壓力!我們的價值觀能承受生命之輕嗎?
  說到<大話西遊>,我想很多人也都看過[特別是我們這代人]。也許很多人,把它當作一個喜劇片看,覺得它很好玩,博得了大家輕鬆一笑,加上裡面很多經典的台詞,以致於到現在大家還回味無窮,記憶猶新。我就想舉一個例子,電影快結束時,西洋武士和紫霞仙子在城樓上擁抱看到孫悟空的背影,說了一句:你看他,像不像一條狗.而此時的孫悟空已經下定決心,要幫助唐僧西天取經,取經的道路,充滿了坎坷,為了實現這一事業,孫悟空只能拋棄兒女情長,甘願做唐僧的一條狗。也許說到這時,你們會說,真可悲,或者潸然淚下為這份有緣無份的愛情感到惋惜,同情孫悟空來著。但我的觀點也許截然相反,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看來他很可悲,但同樣可以說,孫悟空其實是幸運的,因為他已經放下了一切,放下了一直以來折磨著他的兒女情長,他的痛苦,他的兩難局面,他的事業和愛情不能平衡,不能兼得的時候,他的野心,他的貪婪,他的尷尬境地。他的貪婪,他的「魚和熊掌」都想兼得的苦惱一直纏繞著他,折磨著他。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一心做唐僧的一條「狗」,他沒有了牽掛,所以說他是自由的。他從人生兩難的博弈中,選了做一條「狗」.我們能說他是可悲的嗎?我們還能嘲笑他像一條狗嗎?
  電影<搏擊俱樂部>裡面說到:現實的社會和該死的廣告讓我們去追求汽車和時尚,嚮往那些名牌時裝、高檔傢俱、豪華寓所,讓我們做自己憎恨的事情學我們不喜歡的東西,好讓自己將來有可能去買那些其實並不需要的狗屎。我們是被歷史拋棄的一代,我們不僅沒有目標也沒有位置,沒有偉大的戰爭,也沒有經濟大蕭條。我們的偉大戰爭就是與自身靈魂的抗爭,我們的經濟大蕭條就是面對貪婪的物質世界,內心真實的虛無飄渺。我們小就看電視,幻想有一天能成為百萬富翁、影帝或是搖滾明星。但是我們不會這樣做了,我們正慢慢揭開真相。我想要說,其實我們是有機會重獲新生的,我們有必要讓自己的自由意志有限的擴張,把我們的本我展現出來,我們有選擇自由的權利!
  如果有機會,我現在則會拍攝:我坐在椅子上,我同樣能感受到被束縛著,四週同樣一片漆黑,一束燈光射在我的跟前[希望就在眼前,燈光就在你的跟前],但我卻浸沒在黑暗之中,因為我沒有坐在舞台的中央,我想我只是黑暗裡的一部份。也許,我坐的地方根本就不是舞台,是一個雜貨間,或者一個地窖,或者一個隨便啥子亂七巴遭的地方[黑暗是我們不能預計的人生,我浸沒在黑暗中,這說明我只是世界60多億人中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人。文章開頭我比喻自己是束縛在人生的舞台上, 我在這裡想要表達的是:也許我們根本就不在舞台上,這說明一切假設都是我們自己太把自己當回事,以自我為中心的結果。認為我們是中心,是焦點,像藝術家,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其實也許我們什麼都不是,在別人眼中,我們可能只是在陰暗潮濕的地窖里而已]  
    放棄一切,重獲自由.[It's only after you've lost everything that you're free to do anything...]       
                       

                                                                                                                     斐然寫於2006年5月23凌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