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猴子大人

2006-07-04 19:26:17

春夏秋冬又一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用和尚還有虛幻寧美的畫面體現人和生活的佛偈。

水中的寺廟和外界的溝通全在那船上,你看那架起寺廟的平台和船上的祥紋,東方形式表達的諾亞方舟?那兩扇有門神守護的木門吱呀一開,不知是誰的內心世界。

小和尚到山上採草藥,師父說:小心蛇啊。而後的影像里,蛇並沒有對小和尚造成實質的威脅,到是小和尚很實質性的傷害了蛇。春,很簡單,無疑是個鋪墊,教育意味很濃。

夏天啊,成長的誘惑。這裡要說欣賞導演找了個這麼韓國的妹妹來演,細細的單眼皮,和影片的調子很配。寺廟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理想化,我把其歸為以《源氏物語》為代表的「吹屋拔台」式的構圖(本指角度由上俯視,畫面將屋頂掀去,一如被風吹拔的效果,以此法透視屋內人物活動,一覽無遺。)本片中雖不是以俯視的角度,但是同樣使得屋內人物活動一覽無遺。並且,只是在視覺上劃分出了臥室和大廳,人物可以大膽的理想化的運用省去牆而節約的空間,不必客觀地認為,這裡其實是牆等。比如,眼神的交流,還有小和尚偷偷跑到女孩子被窩裡去的時候也沒有通過門――直接穿了過去。

秋――總有些惆悵的。水漫上來了,是佛祖的怒嗎?人到中年的小和尚回來的時候鏡頭沒有晃到腳下只是清晰的趟水聲。長了的頭髮,多了的歲月,眼神也狠狠的。這老和尚是佛嗎?他只輕輕的問:這些年過得好嗎?小和尚便不敢正眼對視。躲躲閃閃的眼神像王菲的歌:自己對自己總心有餘悸。小和尚想要自殺,逃避的那種。老和尚又打又罵,什麼是混帳,不珍惜生命的就是混帳。
老和尚在平台上寫下般若心經,用墨寫的。因為這是寫給小和尚的?夏的時候老和尚也有一次寫字的鏡頭,但只是用水寫。那次,是寫給自己看的?「殺別人容易,殺自己難」老和尚說的應該不只是有血有肉的軀體。般若心經收心魔,收了自己的,也將影響漫延到其他人,警察都變得平和起來。但凡有血肉之軀的都還不是佛,起碼不完全是佛。老和尚把移動寺廟的位置,加長了從寺廟到大門的距離,甚至想把小和尚留下來。這中年小和尚的演員有三次眼神的表達讓我印象深刻一為才回來時,而為躲閃老和尚時,三就是看見船划不動意識到老和尚的心時。
小和尚走了,寺廟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夕陽垂暮,老和尚一下老了許多,留下一嘆。老和尚也死了。和小和尚的自殺方法一樣――我國清朝好像也有這種刑法,用紙一層層的封住呼吸的口鼻――他們在紙上寫下「閉」字,不聞,不看,不嗅,不說再加不想,這是不是才是死的定義?

冬來了,不用那船也可以走到寺廟,寺廟和外面的世界近些了吧。小和尚回來了,打掃了寺廟,在老和尚落水的地方掏了幾粒珍珠(我想是珍珠的)。用紅布包了,印到佛像的額頭,使其成為那佛的魂。一個幪臉的婦女抱來一個小孩。失足掉在了冰窟窿里,這世界,有因果的。小和尚一直想看那女人的臉,打撈上來後,解開頭巾,卻是佛。是什麼呢?這世間冥冥之中自有,對婦女,棄子必是不可贖,但對小和尚,孩子來了就來了,不能改變的,用不著問這孩子的出處,只道日後便好,如命中有,佛緣定。小和尚又拿了一尊佛,和第一尊的風格完全不同。小和尚又站在山上那大佛旁邊看寺廟,添了些其他景色的世俗,卻比以往的視角廣了。

到這裡整個影片都是進階式的,越來越高。又一個春天了,花紅柳綠的,提醒大家冬天過了,春來了。還是那個小小孩,欺負著魚,欺負著青蛙,也欺負著蛇……你一定聽過那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記得是誰講給你聽的嗎?


故事中有很多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東西。比如,那女人是誰,那頭巾下面的佛。金基德用了很多動物,春中的魚,青蛙,蛇,還有狗。夏中的雞,鴨子,蟲還有魚,蛇。秋中的貓,冬中的蛇。我查了網上的評價,說「繼楊德洛維斯基和今村昌平之後,金基德是世界上第三個喜歡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尋找共性的導演」。不懂為何夏中小和尚還俗要帶走佛和公雞,不懂為何秋中老和尚要用貓的尾巴寫經文。不懂冬的蛇是什麼,好像有將蛇作為智慧的象徵的。最怕就是導演說:我沒有要表達什麼啊,只是覺得他應該在那裡就放在那裡了。看不明白的是那女人把頭巾取下又包上。

你想是哪樣就是哪樣了。誰是佛,佛是誰呢?有云:要向無佛處,坐大道場,自己作佛。類似的還有瓜拉尼印第安人的傳說:一個惡人,犯了種種罪,最後卻成了神。解釋為:他在犯亂倫罪時,已經公然拋棄了凡人的地位,把自己置於法律之上,與超越罪惡之上、永遠不受懲罰的神靈平起平坐了。還好東方的佛也是因果之中的,不會永遠不受懲罰。不然,老和尚也不會自焚了。又或者,沒有老和尚和小和尚之分,他們就是同一人,只是為了讓這個循環繼續,才分出了兩個角色。

呵呵,看了兩遍也看不透哎,也罷,如今的我只有這點能耐,待他日有所積累,想起再看。



猴子2004.06.24於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