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7 / 12,237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放飛自我

2006-07-19 21:31:36

「編劇是電影的核心」——中國導演的編劇能力


不久前看到一篇新聞,英國導演明格拉與陸川、徐靜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對談,其中談到有關編劇的一點深得我心。明格拉和陸川兩位導演都是編劇出身,一致認同「編劇是電影的核心」,聯想起拉拉雜雜看過的不多的國內電影,就借我喜歡的李安電影《喜宴》的寶地來粗淺談談我對國內導演編劇能力的看法。

前不久看臺灣紀錄片《華人縱橫天下——李安》,講述李安的成長曆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自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後,李安在紐約整整「蟄伏」了六年。這六年是默默無聞的六年,是前景黯淡的六年,是內心苦悶的六年,但同時,也是韜光養晦的六年。這六年李安做了什麼?李安自己說,他不是不能去片場工作,像很多人一樣先接近電影,先養家餬口再一步步追求理想,但他認為編劇才是一個導演最重要的,所以,在看似「家庭婦男」生活的六年里,李安其實是在沉下心來鍛鍊內功。接下來,才會有六年後憑著《喜宴》、《推手》兩個劇本在台灣獲得劇本大獎從而贏得執導機會的人生大轉折。儘管如今的李安是徹底大紅大紫了,不過在我看來,他的電影中最好看的,還是李安自己擔當編劇的「父親三部曲」,這是李安的人生情結,是從一個華人的血液里流淌出來的。

正是編劇能力,給了李安這個性情靦腆、甚至自己承認不擅長人際交往的人在電影圈裡一飛衝天的機會。(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娜斯的部落格里有一篇文章分析像李安這樣的導演在大陸的電影體制里是很難存活下來的,分析得很是在理。)然而,編劇能力的積弱乃至缺失,卻是我在看國內許多電影時越發感覺強烈的一點。

當看完《無極》,字幕上打出編劇陳凱歌的名字時,我無語,繼而想:也好,自己打自己耳光,片子爛也不能怪編劇了,因為這是陳凱歌「自己的兒子」。我不想對此片進行評論,我只覺得,陳導演賺錢心切,一心媚俗,以致將人民群眾當白痴了。片中有幾處頗現陳導「文學功底」的對白,但在這樣一部片子裡只覺得異常刺耳、搞笑。這是一部不能稱其為片子的片子。我甚至納悶,這和《霸王別姬》怎能是同一個人導的呢?陳導的編劇,讓自己晚節不保。

張藝謀的編劇能力自然沒什麼誇耀的,從來攝影才是他的強項。《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梁》等,這些成就張導名聲的無一不是來自國內文學名作,有深厚的文學作品為劇本,加上色彩之魅,張藝謀的早期片子確實風格獨樹一幟。可是等到《英雄》、《十面埋伏》等出來,我疑心張導對編劇的選擇,對劇本的眼光都開始喪失了,除了色彩的炫耀,連一個像樣的故事都沒有講出來。《千里走單騎》據說請的是國內有名的編劇操刀,可是,這部被認為是回歸親情的片子,「里子」是極為虛弱的。我只在片裡看到做作、虛偽、說教,彷彿有個人在旁邊不厭其煩地講解:「看看,多感人的父子情,你還不流淚嗎?」如果沒有對「你想拍什麼,你要說什麼」有深入的想法,張導的片子即使色彩再眩目也激不起我的興趣。要命的是,我看了一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劇情簡介,硬要將《雷雨》演繹成一個古裝片,我懷疑該片很有可能和《英雄》、《十面埋伏》組成張導一路延伸的「武俠三部曲」。

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了,對於初當導演的她來說,值得鼓勵。不過,將茨威格的小說改編成發生在中國亂世裡的愛情電影,我覺得這樣的電影意義不大,而且,劇本也實在容易討巧。不過,看了部落格「老徐」之後,我才開始真正失望了。徐靜蕾一直討人喜歡,也有「才女」的光環。我不否認她的「才」,不過我覺得,相比她的名聲和地位來說,這個「才」顯然還太薄弱了。而她部落格的結集成冊讓我覺得她很沒有自知之明。說她是文學青年我勉強認同,不過,要成長為真正一流的導演,光看很多電影是用處不大的。從來是「功夫在詩外」,電影也是如此。

我真正喜歡的的導演是賈樟柯,這個同樣是以編劇勝出的小個子山西男人。看他的片子覺得「言之有物」,覺得別有一番情懷。這是一個真正關注小人物的導演,除了《小武》、《站台》,連他被許多人批評的《世界》我都覺得很好。真實,是我看《世界》最大的感受。賈導對小人物的刻畫和關注永遠令人心動。有意思的是,之前看蔡康永採訪台灣導演蔡明亮——同樣是「編而優則導」的導演,突然覺得蔡明亮和賈樟柯很有一點相似:都愛用固定的那幾個演員,都不走明星路線,都是給自己喜歡的演員量身訂做劇本,都和自己的演員發展出一種深刻的了解。這種拍電影的方式令人動容。

亂七八糟說了這麼多,還是趕緊打住吧。總結起來就是,我喜歡有內容的電影,而我覺得不管有多少明星,多強陣容,多大投資,最重要的還是決定電影靈魂的——導演。一個導演有沒有能力拍出好片,體現在一個導演的才情上,而這個才情最大的出口就是編劇。一個導演的編劇能力折射了他的眼光,他的生活閱歷,他的閱讀層次,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洞察力和感悟力。

在談論編劇時,明格拉說了這麼一段話:「我一直對那些從編劇轉變成為導演的人非常感興趣,因為編劇才是真正的核心,他們會理解寫作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過程,如果能夠寫一篇作品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的作品,這樣的人還是非常少的。」深有同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