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假面--Persona

假面/性格/人物

8.1 / 131,045人    85分鐘 | Argentina:80分鐘 | USA:83分鐘

導演: 英瑪柏格曼
編劇: 英瑪柏格曼
演員: 比比安德森 麗芙烏曼 Margaretha Krook 綱納‧柏恩史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xunhuan

2006-07-28 22:28:30

無法告白的——《假面》


發信人: Bergman (Ingmar), 信區: Movie
標 題: 無法告白的——《假面》
發信站: 日月光華 (2004年07月18日15:29:06 星期天), 站內信件

 高速運轉的放映機,勃起的陽具,兩格動畫片,描述噩夢的默片鏡頭,蜘蛛,對不知名動物的屠殺,綿羊的無辜的眼,用長釘把手釘在木板上,枯萎的森林,圍牆,老婦的臉,熟睡中的小孩,手,陰道,雨中的池塘,海邊的岩石……

   《假面》是一個奇蹟。每一個場景,每一句台詞,每一個鏡頭都是。
    有沒有過一部電影,情節簡單的甚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演員Vogler突然失語,護士Alma和她搬到一個小島上進行治療;卻能充滿懸念,讓觀眾自始至終的沉迷於每個場景不能自拔,以致要頻繁的快倒,再看一遍直到每句台詞每個動作都瞭然於胸。但即便如此你心中依然充滿疑惑無法解答?

    有沒有過一部電影,露面的人物不多於五個,絕大部份時間只有兩個女演員參與演出,其中一個只說過一個語氣助詞,另外一個承擔了幾乎所有台詞;卻充滿趣味與性感,造就了電影史上最值得回味的演出?

    有沒有過一部電影,雖然只有短短八十分鐘,卻讓你感到世界和時間都停頓了。把每一個鏡頭都深深的烙印在你的腦海中陰魂不散,讓你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面回味不已驚心動魄?

    有沒有想像過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或許你和我一樣患上了Vogler的失語症,對這部不朽的電影只能保持沉默?
    無法告白

無法告白之劇情
    假如你堅稱所謂的劇情存在的話,那麼它的確是存在的,而且疑團重重。
    最大的疑團莫過於Vogler的失語症。
    影片借醫生之口說出了Vogler對語言交流的拒絕:"生存是一個無望的夢。什麼也別幹,只是生存。每秒鐘都保持警惕,注意周圍。與此同時,在別人心目中的你和你自己心目中的你存在著一個深淵……每一個聲調都是一個謊言,一個欺騙行為,每一個手勢都是虛假的。每一個微笑都是一個鬼臉……你能保持沉默,你至少不撒謊了。你能離群索居,把自己關起來,於是你不必扮演角色,不必裝模作樣,不必做虛假的手勢……
    老伯本人的解釋也是如此:
    「Vogler太太渴求真理。她到處搜尋,又是似乎找到可掌握的持久事物,然而突然之間又消失了。真理消散無蹤,更甚的,真理變成虛假。
    ……於是我覺得從我嘴裡出來的每個聲音、每個字都是謊言,是空泛乏味的劇作。只有一件事可以拯救我,使我不至絕望、崩潰。那就是,保持沉默。探索沉默背後的清澄,或起碼設法收集還可以找到的資源。」
                                               ——摘自《伯格曼論電影》
    《羅生門》所揭示出來的人性當中永恆的弱點,在假面里赤裸裸的坦陳在我們面前,不加絲毫掩飾。

     另有一個解釋,在Vogler的信中提到自己從Alma的自言自語當中得到演戲的靈感。這讓人想到了所謂的「體驗生活」。不過這種做法極端了一點,用雙方接近精神崩潰作為代價和吸血鬼德古拉公爵如出一轍。

     最後有一個奇特的想法:這不過是一場虛幻,Alma和Vogler本就是一個人精神分裂的兩個自我。(這一想法出自Fight Club,我幾乎可以肯定David Fincher在假面當中吸取了不少靈感)這種想法倒不是完全的子虛烏有,至少Vogler的丈夫把Alma當成Vogler那一段只有這種說法是能解釋得通的。

不可告白之製作
    「兩個女人在陽光下互相全神貫注比較雙手,多麼性感的畫面——《魔燈》」這就是假面最初的動機。藝術家的觸覺往往就來自於平常人司空見慣的細節當中,繆斯女神就在那一刻眷顧了他們,於是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的誕生。

    導演一般會對以下幾種處理方式心存忌憚甚至是充滿恐懼:(1)靜止的長鏡頭close shot。這個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從導演的角度來說,這種手法很容易導致畫面沉悶呆滯,使電影的節奏感完全打亂。從演員的角度來說更是如此,演員的表演藝術必須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然而比演技更重要的是對鏡頭的感覺必須異乎尋常的好,否則這個場景將毫無疑問成為一場災難。(2)大段的個人獨白。每個編劇都不會願意面對這樣的難題,讓演員面對觀眾傻乎乎的說幾分鐘話的想法簡直是自掘墳墓。對演員而言就更不用說了,念台詞的功夫是絕大部份演員的死穴。(即便如Nicole Kidman這種影后級別的演員念台詞也不能令人滿意)(3)背光的燈光設置。背光拍攝是每個攝影師的噩夢,光源的設置必須恰到好處,稍微差一點畫面就模糊一片,強烈一點又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是攝影師水平的分水嶺。

    這三大困境在《假面》當中被老伯輕描淡寫的化解了,其中Alma和Vogler那一段精彩絕倫的對話戲(準確來說是一方責罵,一方聆聽)更是巧妙的同時運用了上述三種手法達到了非常奇妙的效果。

    一般而言,這種場景最普通的處理手法就是正反打,也就是鏡頭平均分配給兩位對話者來反映對話內容對雙方的內心造成的影響。牛掰一點的或者會考慮運用一個運動長鏡頭,在兩個演員之間鋪設軌道,然後讓攝影機在演員之間來回遊走。這已經是我等平凡之輩能想到的最好的處理方式了。老伯天才的手法卻真正讓人瞠目結舌,用靜止close shot的想法已經夠大膽了,他卻用了前後兩個靜止的長達三分鐘的長鏡頭close shot分別對準兩位演員!更神奇的是兩位演員的魅力完全駕馭這一幕本應沉悶無比的戲,其中又以Liv Ullmann尤為驚為天人,因為她充當的是聆聽的角色,只能靠面部表情演戲:低頭回憶往事-對Alma的懷疑-企圖否認-不敢面對虛偽的自我-無盡的悔疚-痛苦,合眼低頭-崩潰邊緣-厭倦和麻木。毫不誇張地說,單就這場戲而言,Ullmann單純用面部表情表達出來的東西超過了很多演員一輩子演戲所能做到的。

    老伯另一位愛將Bibi 安德生自然也不會遜色,這一段話用一種神秘的聲調吟哦而出,猶如海妖的歌聲動人心魄。文字實在無法描述,最好的辦法時親自領略一番。

    如前所述,背光拍攝已經夠困難的了,要達到像假面如此特殊的效果更是難上加難半暗的臉合二為一,成為一張臉孔!老伯御用攝影師Sven Nykvist的表現用鬼斧神工來形容毫不為過。

    假面是老伯的電影生涯第二個轉折點(第一個是第七封印,我自己的看法),假面以後伯格曼徹底的拋棄了作品中的宗教情結,開始了自己探索人類心靈世界當中最隱秘部份的旅程。
    「我曾說過,《假面》拯救了我的生命,這話一點也不誇張。要不是他給我力量,我可能已經被擊垮了。我破天荒頭一遭真的不在乎電影能否被大眾接受。這件事具有深遠的意義。」(《伯格曼論電影》)

--
※ 來源:·日月光華 bbs.fudan.edu.cn·[FROM: 218.19.218.82]
評論